《跟着本书游天下:长城雄风万古扬》:
经由官路正街南侧的任何一条古巷,你都可以信步到永川溪的水边,直达溪下埠头。据说,1960年以前,婺源东部不通车,还是“舟通至此”的。小小的汪口成了一个大大的码头,靠河的人家临窗而望,河滩上常有百十号商船;官路正街小巷里的喧闹与繁华,绝不亚于明清时徽州府歙县的渔梁古镇。
永川溪又称永川河。它打破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铁的定律,川流不息的东水西流唱响了碧水汪汪的歌谣,沿着村落南侧浩浩荡荡而去,堪称一大奇观,是徽商心底淙淙不息的“倒淌河”。
永川河内,河水湍急,碧水汪汪,清澈晶莹。水底的卵石、游鱼历历可见,一望便知深浅,像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的少女。这里至今还尚有女子在河里洗衣洗菜的乡间美景。轻轻撩动水波,你便会随之撩动情思,想情不自禁地扑入水中嬉戏,一任潺潺流水温温软软地吻遍你的全身,闭上眼睛享受遐思无限……隔河眺望秋天的山林,充斥着双眼的是绿色、黄色、橘色、红色、蓝色、白色……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的浅的,浓的淡的,有纯色的,也有杂色的……错落有致的古民居镶嵌在其问,依然是黑白相间,透露着古朴典雅的美韵。林间小道上的游人若隐若现,甚为神秘。此时,林间隐隐约约地传出悦耳的古琴声。古琴声掠过河流,传人我的耳膜,拽着我的思维驰骋,令我的思绪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这依山傍水的山林间隙里,一位清秀俊美的女子正潜心静气地俯身古琴,旁若无人地一曲接一曲地弹奏,让悠悠的琴声诉说着自己的情思;抑或是一位或多位鹤发老者身着洁白柔软的丝绸衣衫,随着播放着的悠悠古琴声,在林间的空地上,全神贯注地练着太极或是其他健身的武术或体操,让生命在运动里尽情舒展……望着永川河上撑杆的竹筏、漂泊的船只,循着导游的讲解,思维在时光里流转,仿若看见那个繁忙的码头上,那些或光着脊背或穿着短衫的男子,在烟雨迷蒙里挥洒着交织的汗水和雨水,艰辛地或扛或背着沉重的货物,在通往码头和巷子间的人流中往返穿梭。楼阁间,撑开窗框的老板娘提高了嗓音,催促着那些做苦力的人们的脚步。还有那春心萌动的少女,身穿碎花布衫,轻倚窗框,双手不经意地摆弄着系着红头绳的辫梢,羞涩地窥视着窗外,柔软的目光在涌动的人潮里逡巡着,打捞着那个能让她蓦然心动的白马王子,好让他带着自己的目光穿梭奔忙。或许她不知道,正是她这羞涩的眺望,在这古街的时空里,凝成了一种优美极致的风景,玲珑成了一帧情意绵绵的思春图,婉约成了一阕风花雪月的诗行。
坐在竹筏上,白发老人撑一支长杆,轻轻一点,熟稔地拨弄着河水,让竹筏载着我们悠悠然然地溯流而上,望着这悠悠河水,以及河南岸的巍巍青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那激情昂扬的音乐顿然在心头回放:“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这里是战斗片《闪闪的红星》里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乡,这里是点燃革命圣火的圣地,这里是哺育中华优秀儿女的摇篮……思维再一次循着导游的讲解游弋,我仿若置身汪口的春天里,置身于油菜花与映山红绽放的花海里。
金黄浓烈的油菜花热热闹闹地赶着季节,绽放在山坡上、古宅旁、小溪边,蔓延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把整条官路正街的天地都映得金光灿烂,形成游客们追逐的一道亮丽风景。《闪闪的红星》中的“若要盼得啊春风来,岭上开遍映山红……”赞美的就是映山红的美景。沿河两岸的映山红,有的是星星点点,有的是红红的一片,如同跳动的火焰,让人看着看着,就不由得热血喷涌,情欲燃烧。这红红黄黄的色彩绽放在春天里,倒映在春水中,分布在青砖黛瓦与青山绿水间,婉约成一帧诗意的画卷。想象拽着我的思维与竹筏一道悠悠前行,半空中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蓦然问擦亮了我的双眸,把我从春天的虚幻里拉回到秋天的现实。
河边的枫树站在秋日的枝头,点燃了自身的火把,把天空映得一片火红,给斑驳的古街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望着这枫树烈烈的火焰在空中纵情燃烧,再一次感觉画家吴冠中所说的“丹青施尽未够红”不是夸张,唐代诗人杜牧所说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更非妄语。
这条徽商心底的“倒淌河”悠悠流淌,曾经牵动了文成公主的九曲回肠,引下了无数游子的簌簌清泪,从而蜚声海内外。在明清两代,这里商贾云集,素有“草鞋码头”之称,是徽商走出大山的出口。如今,永川溪水路运输的功能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