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我20岁时,由于母亲病逝,家中需人打理,便将我在4岁时订婚的童养媳(当时穷苦人家为了俭钱,还小就订婚)朱泉珍从宁中古塘娘家接过门来成了家,由她负责母亲过去做的炉灶家务,并织些土布帮贴家中生活。有了家庭负担,而我却在事无自主的大坪店中,心里很苦闷,总想走出店中另谋出路,但在当时别无选择。
1942年初,在我进退两难之时,忽闻兴宁县田赋管理处招考60名田亩测量员,要高中毕业文化,我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愿望,决心去应考。于是我向老家人陈泉茂借到高中毕业文凭,换上自己的相片前去报名,当时报名者有1200多人,在兴宁县洋垫段饶屋考试,想不到我如愿以偿被录取。录取后我们在古塘村林屋学习测量技术两个月,学习结束后编为兴宁县土地陈报编查队.下设4个分队开展工作,我先后到城西、神光山、新陂圩、罗岗圩白水寨、黄陂圩、黄槐圩、石马圩马下村和罗浮圩棠下村等地工作两年,1944年春全县测量结束,随即解散回家。这是我成年后第一次走出店堂自力生活,也积了一些钱给家里用。
我回到大坪店中还是挑水做饭打杂,感到十分无聊,生活乏味,恰逢龙川县迴龙圩花名老牛的吴永苟老伯,他父子俩往返兴宁龙田圩做猪贩,每次经过大坪圩都要来店中喝茶,他在迴龙圩新建一间瓦店无人租用,便邀我去开店。我抱着养家糊口的愿望,以仅有600斤稻谷的本钱,前来迴龙开店经营日用杂货生意,取店名“祥隆胜”,祥隆是祖父在兴宁大坪圩取的店名,我以“祥隆”和自己名字胜林的“胜”字联起来取店名,意为继承祖业和生意兴(胜)隆。后来,经营的货物逐步从日杂过渡到做副食品生意。
1945年夏天,侵华日军飞机大肆轰炸兴宁县城,又传说日军到了梅县南蛇岗。老家夏屋陈十室九空,纷纷逃亡。当时我和祖父赶回夏屋陈,随即带着祖母、岳母和泉珍,挑着一些简单的日用家具匆匆逃难,走路到叶塘圩丁屋丁马宗(经常为祖父店中挑担送货的人)家里住夜。丁家很穷,借来大米煮粥招待我们,没有床铺,大家都睡在灶炉房边,第二天又起程到大坪住了两夜,我带着妻子和岳母来到迴龙圩,从此在这里安家生活。
1944年夏至1946年冬,经过二年多的苦心经营,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生意逐渐好起来,做大了副食品生意。祖父看到这种情况,满心欢喜,就叫我二弟来店帮忙。期间恰逢我高烧不退,卧床医治半个多月,便交代二弟去兴宁县城进货。谁知二弟不问商情,也不跟我商量,几次都自作主张,导致被人连哄带骗,将进货资金全部弄光,造成货源中断,生意做不下去,我只好打算卖掉自己养的四头大猪做本钱来维持生意。谁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其中的两头猪被大坪圩二架笔做猪贩的罗焕古抬到龙田圩卖掉后,分文未给就不见踪影:后来又将另两头猪给廼龙柳洞里人黄水妹屠宰后摆卖,他在迴龙圩卖肉多年,跟我比较熟悉,很相信他,没想到他也见财起意,卖完猪肉后卷款溜走。本来想卖掉大猪换点做生意的本钱,哪知血本无归,真是祸不单行。在生意一落千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二弟自己离店而去,后来二弟与叔父佛金及三弟焕林合伙在大坪圩开了一间店,取名“祥隆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