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常营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077372
  • 作      者:
    (法)费雷德·科尔曼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527名犹太儿童被藏匿起来,
  他们的生死将取决于一个叫做“马塞尔网络”的秘密计划。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真实故事,事实比小说更加惊心动魄;
  一对年轻夫妇与纳粹的殊死周旋,拯救527名犹太儿童;
  资深记者心血之作,大量的真实资料与照片,数十位亲历者访问;
  故事主人公沉默50多年后首次公开谈论往事,马塞尔网络计划第一次完整呈现。

展开
作者简介

  弗雷德·科尔曼,长期从事海外记者工作,曾在法国报道恐怖袭击和欧元发行,并与法国外籍兵团共处一个星期,还曾搭乘坦克去过阿富汗,采访了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巴黎担任《新闻周刊》总编五年,他进行过众多精彩报道,并获得了纽约报业协会颁发的“一页奖”(Page 1 Award)。


  杨冰,虽是理工学子,但自幼酷爱文学和写作,故也有零星作品与译作出版,主要译作有:《死神计时游戏》、《半兽人》、《夜城》、《在火山下》、《米隆?博利塔的承诺》、《守口如瓶》、《猫武士》、《词典村历险记》、《冰城堡》等。


  周鹰,四川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译作四百多万字,主要译作有:《回头浪子医生梦》、《日蚀:自杀回忆录》、《死神时刻表》、《骆驼俱乐部》、《圣诞快车》、《白宫追杀令》、《毕加索密码》、《被天堂遗忘的孩子》、《吸血王子的诱惑》、《林中迷雾》、《冷酷如石》、《无处藏身》、《火星的探索》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非常营救》是一个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真实故事。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纳粹对犹太人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屠杀,甚至儿童也不能幸免。
  为此,穆萨与奥黛特挺身而出,展开了对犹太儿童的“非常营救”。
  寻找安全的隐藏地点、躲过纳粹的搜索、证件制造、人格解体、秘密遣送、说服神职人员参与、与各个势力周旋……《非常营救》网络逐渐成型,他们把它命名为“马塞尔网络”。
  在这两名年轻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跨越信仰、种族、阶层的不同,加入到这一正义的《非常营救》行动中来。
  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孩子活下来!.....

展开
精彩书摘

  朱利恩·恩格尔最后一次看到父母时刚刚满九岁。父母站在一道装有倒钩的铁丝网那边,朱利恩和当时还不到四岁的小弟弟乔治站在铁丝网的另一边。那是1942年9月,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被德国占领期间。兄弟俩的爸爸是戴维·恩格尔,妈妈是罗莎·恩格尔。因为是犹太人,他们被逮捕,关在西南部的一个集中营里。很快,他们将被送进奥斯维辛的毒气室。两个年幼的孩子对此一无所知。孩子们和父母一起被捕,被关进集中营里不同的棚屋内,然后被带到铁丝网边和父母道别。孩子们不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被杀害。当时在法国被占领区内,有些犹太孩子幸免于死,这便是其中的最后几次之一。
  朱利恩和乔治与父母道别时,既不能拥抱父母,也不能和父母吻别。一家四口只能勉强在铁丝网狭窄的缝隙中碰碰手。还有许多其他家庭的家人们也在互相道别,人人眼含热泪,个个泣不成声。朱利恩听到父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照顾弟弟。”
  纳粹逮捕玛莎·阿奇泰恩的父母后,她和邻居韦斯一家躲进楼下的地下室里。后来,韦斯先生和韦斯太太在公寓靠后的部分给玛莎准备了她自己的卧室。他们的两个女儿和她一起玩,让她感觉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一天早上,玛莎醒来时发现其他人都不见了。盖世太保夜里袭击韦斯一家,将他们全抓走了。他们根本没到玛莎在屋后的房间中去找过她,因为这套房子的居住者名单中没有她的名字。玛莎满心恐惧,不知如何是好,但她知道必须躲到别的地方去。她从地下室窗户爬出,站到巴黎大街上,看到满大街都是德国士兵和法国警察,他们正无情地围捕犹太人,包括孩子,将他们关进死亡集中营。现在,玛莎的生死只有靠自己了。那时的她才只有八岁。
  弗朗索瓦丝·克诺夫和家人在那座破旧不堪的旅馆中瑟瑟发抖,那里是专供尼斯的犹太难民落脚的地方。皮靴踏出的脚步声和德国人的说话声从楼梯上传来。她妈妈让十五岁的弗朗索瓦丝和她十一岁的妹妹波莱特躲进卫生间里。“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出声。”她告诉女孩子们。然后,父母把房门推开一点,坐到床上,等着被捕,心里希望他们不抵抗,德国人就不会搜查卫生间。姐妹俩听到了皮靴踏出的声音,这次是从他们所在楼层的过道里传来的。但根本没人进他们的房间。除他们家外,旅馆里的其他难民都被抓走了。德国人看到半掩的房门,以为这个房间已经被搜查过,里面不再有任何人。
  克诺夫一家离开旅馆,但他们的苦难历程远没有结束。他们没地方住,没有定量供应证合法购买食物,而且他们的钱也快用光了,无法再去黑市上买高价食物。最糟糕的是,克诺夫夫妇都知道,他们无法继续为两个女儿提供食宿。这对父母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将孩子们送给能够将她们藏起来的人家。这样女孩子们至少可能活下去。他们知道有一对夫妇可以帮忙。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
  他是一名研究生——而她则刚离开医科学校。这对身处法国德占区内的年轻犹太夫妇同时变得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影响,不受保护。对叙利亚移民穆萨·阿巴迪和他的法国同伴奥黛特·罗森斯托克而言,交通出行全靠一辆借来的自行车,一顿饭常常只有一个煮鸡蛋,就连分享一根香烟,在他们眼中也算得上件奢侈的事情。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如此,两人仍奋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那些可能被投入毒气室的犹太儿童。
  在穆萨·阿巴迪刚满三十三岁,而他未来的妻子也才二十八岁时,他俩一同创建了马塞尔网络,借此将孩子们藏在天主教修道院和寄宿学校里,或是送到新教家庭中。他们的秘密网络成为欧洲无处不在的犹太人抵抗运动中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有过悲惨的失败。最终,数以百计年轻人的命运都取决于阿巴迪,这其中就包括朱利恩和乔治·恩格尔、玛莎·阿奇泰恩,以及弗朗索瓦丝和波莱特·克诺夫。
  马塞尔网络这个真实的故事由众多素材提炼而得,本书第一次将完整的故事呈献给世人。穆萨和奥黛特坦言,处境的不利令他们几乎没有胜算。可他们仍坚持不懈。仅仅凭借着勇气、智慧和一枚道德的指南针,他们便敢于对抗历史上最为残暴的独裁专政,并拯救了527条年轻的生命。在面对违反人性的罪行时,这两位正直善良之士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们的故事将成为人类道德史上永远的亮点。
  白天,穆萨在天主教修道院、寄宿学校以及其他公立机构为孩子们寻找藏身地点。他随身携带由雷蒙德主教签发的证书,证明“马塞尔先生”是学校巡视员。通常情况下,他在整个尼斯地区拜访的牧师和修女们都同意了他的请求,答应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接纳犹太儿童。许多人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要求是主教本人委托代理人传达的。穆萨到来时,他们会说“欢迎您,阁下”,将其视为身着便服的牧师。这有利于穆萨达到目的,因此他并未纠正他们。演员的经历使这件事变得更加容易。穆萨的探访地点绵延数百英里,从尼斯城里的学校到遍布主教区各个角落的更远的修道院。他要么骑自行车,要么乘坐公共汽车。他也遇到了令人沮丧的事情,这是无法避免的。其中一次发生在他找到格拉斯附近一座女修道院院长的时候。穆萨请她接收三到四个女孩时,她回答说:“为什么?她们有成为修女的神
  召吗?”
  “没有,这不是神召的问题。她们是犹太女孩,她们处境危险。”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孩子们  
第二章  穆萨和奥黛特 
第三章  主  教   
第四章  牧  师   
第五章  扎  祖   
第六章  德国人   
第七章  同一个孩子,全新的身份 
第八章  三个女孩  
第九章  女修道院  
第十章  男孩们   
第十一章  瑞  士  
第十二章  千钧一发  
第十三章  奥黛特被捕   
第十四章  孤独的穆萨   
第十五章  奥斯维辛  
第十六章  伯根—贝尔森  
第十七章  解  放  
第十八章  团  聚  
第十九章  抑  郁  
第二十章  谨  慎  
第二十一章  戏  剧  
第二十二章  搭  档  
第二十三章  公诸于众  
后  记  
致  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