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就是秉承着这样的原则,踏踏实实地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耕耘。在“名与利”的诱惑面前,学术的土壤也难保持它绝对的纯净和厚重,也会沾染污秽和浮躁的气息。但在白重恩看来,不做严肃的研究,他会觉得少了学术的美感,也就享受不到学者独有的快乐。并不是谁要求他这样做,而是内心使然。
“回国前,我主要研究企业理论,研究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比较微观的问题,做的工作有的是建立一些理论模型,来解释现象;有的是做经验研究,找一些数据来检验现有的模型,看是否和经验的数据相符,是否有矛盾。这两种做法即便是经验检验,也可以做得很细很严谨,经验检验并不代表不需要逻辑。我和我的同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出了一些成果,现在还继续在做这方面的事情,这将继续是我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研究不同产业的发展周期,我想做的主要是比较各种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及其变化周期。所谓的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一个产业里企业的分布结构。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不一样,有的产业很集中,有的产业很分散,是什么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同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不断变化,这对我们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说某个产业重复建设,但可能重复建设是这个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阶段。我们只有对产业的演变、产业的发展有很深的理解,才能知道它的重复建设是否可以避免,是要采取政策解决,还是顺其自然,让它发展下去。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政策的制定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竞争政策,或者说是反垄断法,有些产业可能竞争到最后大多数企业会生存不下去,那么是否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制定反垄断的措施?作为企业当然非常希望知道它所属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目前是不是竞争失序,是不是竞争过度,最后有没有办法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等。所以,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我的又一研究方向。”
国内更便于研究,也希望为经济学教育做点事
因为转学经济的初衷就是研究中国经济中的问题,所以回国对白重恩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白重恩认为:“研究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在国外总是隔靴搔痒,因为你人不在这儿,你对问题的把握将远远不够,而回来后会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这个环境里,跟这些经济现象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做政策性的研究结果会更好。”
除了个人的研究,白重恩还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做点事。“我们很多学生都很优秀,我们也有很多很好的教师,但教师人数不够,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同学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好的教师。”正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他回国后跟学生在一起花的时间比较多。他每周会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讨论文章,让学生自己讲解文章,他和其他的同学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聆听,在讲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直到通过讲解和提问让听者完全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白重恩尤其跟学生强调几点:一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是作者是如何写的;三是他写的有什么不足。讲完后每位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文章的评论,交给白重恩教授。从2004年7月回国至今,有几十个学生每人有过一次这样的机会。
这样的事情尽管会花一些时间,但他觉得只要对学生有切实的帮助就值得去做。这学期有另外几个同学听说有这样的活动也希望参加进来。“如果问我为什么回来,我想这是我回来的一个原因,就是我想给学生带来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跟学生在一起,我有一点点成就感。我希望几年下来,我能使他们的经济学素养、研究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能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起一点作用,这是我回来后对自己的一个期望。”
“与学生一起读书”这一看似很不起眼的举动,却被白重恩教授灌注了如此隆重的期许。的确,他就是这样朴素,总是从小事着眼,可谁又能说,小事的意义就一定要小于那些宏伟而远大的设计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