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是老问题了,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要尽快妥善解决。自那以后提出过东、中、西三个南水北调方案。
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逐级提调长江下游的水,解决京津地区用水。可调水195亿立方米,需投资1300亿元,工期10年。但是近几年运河污染严重,所调之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这样势必要增加投资和水的运营管理成本。
中线方案是加高汉江丹江口水库大坝,调水200亿立方米,挖一条1200多公里的输水干渠到北京,经过360多条大小河流,总投资要1700亿元以上,工期15年,可是汉江的水正在逐年减少,几乎无水可调。要保证输水量,必须向将来的长江三峡水库调水。由于输水干渠路经湖北、河南、河北人口稠密地区,无论是移民工作,还是水的管理和运营的成本,都是很大的;水到京津地区实际只剩8亿立方米。而且,中线沿太行山麓修渠,太行山东坡是暴雨区,山洪频繁,极不安全,遗患很大。
西线方案是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筑高坝,调水入黄河,能调水195亿立方米;开凿隧洞175公里,其中开凿的一条隧洞长90公里,主体工程即需1500亿元,工期15年。
这三个方案都是在长江上做文章,但是长江到2020年也是缺水户。
我们的思路是立足于寻找我国最丰富的水源,设计出一个既切实可行,又多、快、好、省的办法,总之是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
我们反复比较过三个方案,经查对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又到实地考察,提出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入黄河的大西线构想。
(空行)
大西线调水路线的整个地形特点是多水的西南地势高,缺水的西北、华北的地势逐级降低,形成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有利于区域间调水的大环境。大西线调水的基本走线是:在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水位抬高至海拔3588米,引水到波密,过分水岭(3566米)进八美河入怒江。在夏里筑坝堵江,提高水位达3456米,回水过嘉玉桥,在马利打隧洞过分水岭入雅砻江。在甘孜南筑坝拦雅砻江回水向东,过分水岭入鲜水河。在炉霍筑坝,使水位达3396米,溯源溢流,过分水岭入大渡河上游的多柯河和麻尔柯河。引水到阿坝查理寺,过分水岭进贾曲,入黄河(3366米)。
大西线调水工程也叫雅黄工程,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直线距离760公里,实际流程1800公里。这条线路,低平顺直,全部自流。实行爆破,搞人工塌方堆石筑坝,诸江溢流,施工容易,引水多,投资少,而且水质非常好。走水路线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区,淹没极少,移民仅2.5万人。设计总引水量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四条黄河的水量,投资580亿元,工期5年。以后的配套工程可利用黄河4600公里河道把水送到西北、华北、东北、中原。经青海湖调蓄,可输水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三大盆地以及河西走廊与阿拉善;经内蒙古的岱海调蓄,可输水晋、冀、辽、蒙北草原。它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