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犹太青年步入城市的旅程
每一个重要的批评家都有自己关注的批评对象或研究领域,这是他们的标志,也是他们的成就所在。“纽约知识分子”虽然是一个群体,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批评主题,其中特里林强调“自由主义的想象”,欧文·豪欣赏“社会小说”,埃德蒙·威尔逊重视“现代主义”,而卡津则痴迷于“对美国的感悟。”1他经过寒窗苦读,从纽约犹太人聚居地布朗斯维尔区(Brownsville)步入纽约市大学,从边缘人到名教授,从社会弃儿到主流精英,个中滋味唯其自知。生活的历练赋予卡津独特的感悟力,也使他特别关注美国文化,因为正是美国的大环境造就了他的成功。20世纪初期暴发户似的美国迫切需要能同欧洲人并驾齐驱的文化精英,第一代“纽约知识分子”如门肯、埃德蒙·威尔逊、特里林等人在美国的文化沙漠里拓荒开垦,试图营造美国的文化氛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文化中心的衰落,巴黎、柏林、维也纳、彼得堡的文人墨客纷纷逃往美国避难,一时间纽约成了“适于建造灯塔的地方”。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以及蓬勃开展的左翼文化运动,培养了一批思想斗士和办报才子,推动了美国知识阶层的形成。初出茅庐的卡津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大潮中登上纽约文坛,以《扎根本土》一举成名,并跻身第二代“纽约知识分子”的行列。
卡津出生于纽约,父母都是俄裔犹太人。作为贫穷的犹太移
民后裔,卡津对自己的出生地—繁华的纽约大都市总有一种陌生感,喜欢读书的他也从书本上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以他从少年时期就不断地思考“为什么总要想着他们属于这个城市,而我们不属于?”2此后他就依靠自己的力量超越这样的差别,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终于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佼佼者。《扎根本土》发表后,卡津应邀成为《新共和》①杂志的编辑,他和妻子搬入曼哈顿区的第二十四大街,一切都像做梦一样,卡津“兴奋得不敢相信已经拥有的一切,难以想象将来还会有怎样的发展”3。事业的成功没能抹去卡津内心与出生地的隔阂感,因此他总是以一个疏离者的眼光阅读美国文学,看穿现代作家对美国文化的疏离感以及他们身上独特的悲剧意识。
评论家对卡津的犹太身份有着不同的看法。詹姆斯·伯克哈特·吉尔伯特在他对“纽约知识分子”的研究中没有提及犹太身份对他们思想的影响,这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关注社会问题,身份意识尚未觉醒。文学理论家格兰特·韦伯斯特认为“卡津对20世纪30年代的回忆是马克思主义和犹太性的结合”4,韦伯斯特所强调的是犹太身份加强了卡津与美国文化的疏离,而疏离感则表现了“个人与文化主体的对抗”,所以他看到的是卡津作为犹太人与非犹太文化的疏离和对抗。卡津确实常为自己是犹太人而感到与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但这一隔阂是否就一定导致对抗,还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我既不认为卡津的犹太身份是毫不相干的,也不以此为决定因素,而是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犹太性这一问题入
①《新共和》创刊于进步运动蓬勃开展的时期,在此后的20年中逐渐成为重要的国家级杂志,专门探讨艺术中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话题。卡津19岁时就在《新共和》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并逐渐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批评风格,此后他一直相信文学批评应当是维护人类思想的社会批评。
手,考察他“对美国的感悟”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
1艰难的历程:从落魄青年到纽约文人
卡津对美国的感悟始于他的出生地纽约,他后来也成为“纽约知识分子”的一员,这看似是以地域来归类,实际上这里的“纽约”不仅是一个地名,它更具象征意义。自19世纪后期新英格兰文化衰落开始,纽约就逐渐成了美国文人会聚的地方,豪威尔斯在1891年就曾说过:“纽约具有浓厚的美国特征,同时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异国风采,而波士顿则像另一个星球。”5到20世纪20年代,纽约已成为美国文学生活的中心和激进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孕育之地,正如卡津所说,“毫无疑问,没有纽约一切都会变样,没有纽约,就不会有移民的史诗,不会有美国。”6对于卡津来说,纽约贫民窟的生活让他体验到犹太移民融入主流文化的艰难历程,正是这样的生活给他提供了观察美国文化的出发点。
1.1.成长的道路
“我们身在这座城市,却不知怎的并不融于其中。”7少年时的卡津总是远远地望着曼哈顿的摩天大厦,觉得那是另外一座城市。
他们是纽约的高雅人士,美国人;我们住在臭名昭著的布朗斯维尔,据一首老歌说是有钱的犹太人聚居地,这儿的人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一些雕虫小技,最后反而使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8
卡津难以理解为什么书中描写的犹太人都是精明的商人或银行家,因为他的父母和邻居都是贫困的犹太人,他们要么从早到晚在工厂里劳动,受老板的剥削,要么长期失业,一旦有份工作就打心眼里感谢老板给了他们受剥削的机会。因此,在布朗斯维尔的商业文化中心皮特肯大街,卡津总有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虽然这条街离他家只有一个街区,但贫富差距之大,使他每次到那儿都有种惊奇的感觉。
读中学的时候,卡津感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犹太文化与美国环境之间的冲突就显得愈发强烈。贫穷的父母只能把卡津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学校对卡津这样的犹太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促使他们放弃过去,适应新的环境,努力在社会上谋求安身之地。卡津的老师和家人都认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可耻。
……
——理查德·库克
卡津继承了莱昂内尔·特里林和埃德蒙·威尔逊的传统,从事一种我称之为鉴赏式批评的工作。他对作家的政治意识很感兴趣,但他的批评并不以解构文学因素去表现潜在的政治或意识形态结构。与之相反,他的批评主要是文学化的,他总是被蚊子深深震撼并不断为之感到惊奇。
——保罗·鲁滨逊
艾尔弗雷德·卡津是爱默生式的美国学者:具有强烈的公民责任、坦诚的言行举止、自立的精神以及炽热的情怀。
——泰德·索洛塔洛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