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7165
  • 作      者:
    吴嘉佑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嘉佑,男,1955年生于安徽歙县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文学硕士,现任黄山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曾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赴俄罗斯留学,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获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并独立完成,翻译出版《攻克伊兹梅尔》和《爱神草》等译著4都,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苏联文学的道德探索历程》、《筒评“俄罗斯思想”》和《多甫拉托夫笔下的当代“多余人”》受到学术界关注。
展开
内容介绍
    吴嘉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顺利结项,其专著并将问世,值得庆贺。嘉佑是我的学生,他请我写序,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对我来说,尽管年事已高,行文困难,但我还是欣然命笔。世界之大,作家之多,但同时荣获思想家和艺术家桂冠者寥若晨星,然而,屠格涅夫却恰恰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因为他对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与社会、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道德与义务等进行了深层哲理探索,并把自己的哲学思想有机地融人到文学创作中。
    屠格涅夫称托尔斯泰为“思想的艺术家”,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他们在人生哲理探索上可以说殊途同归。
    细读《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之后,深感著者付出诸多心血,其间,资料匮乏无异于无米之炊,难度之大不亚于背石头上山,这不仅需要著者的智慧和辛劳,更需要的是他的精神与胆识。然而,嘉佑不仅尝试了,而且成功了,专家们对其成果的良好评价就是最好的说明。几乎可以说,这在我国目前屠格涅夫研究中不愧是一个创举,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展开
精彩书摘
    当然,此《梦》非彼《梦》,亦无那吓人的“老婆子”的追命,但主人公在梦中与从未谋面的父亲邂逅,为寻找父亲他来到梦中所到过的地方,最后在海滩上见到溺水而死的父亲,等他领母亲来认领时,尸体却又不见了,父亲究竟去了哪里作者仍无答案。
    谁不说此梦怪矣,梦非梦,更非现实。梦左右着人生,预示着未来,这是屠格涅夫对梦的理解,他说:“这时候我才明白,从一大清早我就被一种神秘的、无法解释的力量支配着,控制着。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除了海浪接连不断的拍溅声和对主宰命运的恐惧外,我心灵深处什么也没有了……”
    同样,《阿列克赛神父的故事》讲述的是神父的儿子雅科夫看见儿时送他栗子的林中绿色老头而成疯,最后被夺去生命。如此神秘的故事作者却以写实手法来完成,想必以期达到“逼真”的效果,然而,殊不知,效果越“逼真”故事才越显得神秘。非真而实,令人不信也信,读者怀疑年已花甲的作者是否常常混淆梦与真,是否对死亡这一必然现象越来越神秘化。他曾见证过许多死亡,甚至亲身体验过死亡的惊恐,因此对死亡极度恐惧和怅惘,在寻找不到答案后便在恐惧中产生神秘感,真是人生非但苦短,而且福祸难测,这正验证了中国的古话:福兮祸所伏。不难想见,屠格涅夫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人生来如同其他生物,一切并不由自己主宰,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神秘莫测的。
    爱情也一样,不由人主宰,人只能是它的玩物。。《爱的凯歌》讲述了一桩古老的爱情故事,故事虽然发生在16世纪的意大利,但其中多有东方古国的背景,这就使故事带有世界性。女主人公瓦列莉娅同时爱上两个情同手足的青年法比和穆齐,最后听命母亲选择了法比为夫,但多年之后,从远方归来的穆齐闯入了她的生活,尽管她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但仍无法克服神秘力量的使然,最终委身于穆齐。小说中作者渲染这种神秘力量,着意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两个相同的梦,而且还有那神奇的项珠。屠格涅夫以特殊的手法--意大利古代小说风格来叙述它,并强调这是一种不受理性支配而漫游于本能世界的幻想。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唯心主义
第二节 唯物主义
第三节 悲观主义
第四节 泛神论
第五节 爱情观
第六节 自然观

第二章 屠格涅夫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言论与行动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
第三节 幸福与义务
第四节 人生与自然
第五节 “父”与“子”
第六节 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

第三章 屠格涅夫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第一节 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屠格涅夫
第二节 早期浪漫主义诗歌创作
第三节 《猎人笔记》中的浪漫主义传统
第四节 中短篇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第五节 长篇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要素
第六节 《散文诗》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