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月亮和六便士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357301
  • 作      者: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著
  • 出 版 社 :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毛姆三大代表作之一,20世纪风靡全球;
马尔克斯、奥威尔、格雷勒姆•格林、奈保尔、伍尔芙、张爱玲、村上春树、王安忆、刘瑜、毛尖、董桥、冯唐、曹文轩等人一致推荐;
本书是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毛姆,一个出生于法国的英国人,他是以戏剧成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骑士,他在20世纪初,风靡了整个世纪和世界。他的这部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了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展开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20 世纪英国重要、知名的作家之一。毛姆一生著作甚丰,无论是小说、剧本、评论、随笔、游记还是回忆录都广受好评,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等。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刘永权,北京开放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从事英美文学、翻译教学二十余年。

展开
内容介绍

书中的主人公“我”是伦敦怀才不遇的作家,偶然间认识了一位证券经纪人,对方在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离经叛道舍弃一切,先是奔赴巴黎,后又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全身心投入绘画,并在死后声名大噪。“我”在他成名后开始追溯与艺术家家曾经的来往与对方之后的人生经历。艺术家的故事以生极落魄、死备哀荣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

展开
精彩书评

 毛姆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加西亚•马尔克斯
现代作家中对我影响*的就是萨默塞特•毛姆。对于他直言不讳、毫无虚饰地讲故事的能力我无限钦佩。——乔治•奥威尔
这段时间我又重读了一遍《毛姆全集》。——村上春树
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一头撞上高耸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彻底解体。
——弗吉尼亚•伍尔芙
毛姆的风格非常坦荡。                                          ——王安忆

我为什么要从头看他呢?因为他很会讲故事,我就看他的故事,我看他写的人,就像我在英国接触到的所有的英国人,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董桥在塔希提岛,我想起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个问题摆在那里,当一个人拥有了六便士,他是想要另外一个六便士,还是想要仰望一下月亮呢?
——杨澜
这是本我喜爱的小说,小说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是:如果得到自我的代价是失去全世界,那么我不介意把指甲缝里的这个“全世界”给剔掉。——刘瑜

展开
精彩书摘

序言
    1937年,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期逐渐远去,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一大批现实主义文学家迅速崛起,给大众展现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一种文学形式,人们在这种文学中看到生活中的平常所见,主人公仿佛就是身边的人,他们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最为经久不衰的一部现实意味的讽刺小说,已经传世一百余年,销量节节攀涨,常年累居书籍销售榜前十名。可以说,《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但此成功并非侥幸。
本书的名字《月亮与六便士》,充分展现人世间的两种困惑,是抬头仰望代表着“理想”的月亮,还是该低头拾起代表“生活”的六便士,斯特克里兰德给出了他的答案,而作者毛姆和我们同样还在艰难地做着抉择。虽然我们大众多会选择向“六便士”低头,但是看过本书之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向月亮仰望,能够引起这样的思考,是本书的历史使命,也让译者倍感欣慰。
书中主角查尔斯选择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为了理想不断投身到厄运中的故事,与我们寻求安逸所走之路截然不同。但他生命终结之时,却不感后悔,而是庆幸自己的选择,他放荡不羁的那段生活是他最为自由的时光,他一生所画不为他人,不为名利,只为展现心中那个磅礴奇异的世界,他的画不需要观众,他作画的过程只不过是在释放心中的激情。我们的加法人生与他的减法人生相比,有太多无奈和纠缠,也有太多不足道之事,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不断绑架自己,却不自知。毛姆所展现的是一条自由之路,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正是这批现实主义文学家中杰出的代表。毛姆因为年轻时的经历,作品中多展现出异国风情,他的笔锋敏感、犀利,能够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彰显人物丰富的个性,将人们的内心直接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挖掘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给出他个人的见解,为困惑的大众指出一条可行之路。这样的写作特点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来源于生活,《月亮与六便士》也是如此,小说是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他波荡起伏、令人疑惑不解的一生,同样书中充斥着毛姆现实社会的经历,迷茫和困惑不仅是毛姆个人的疑问,也是那个充满战乱和混乱的社会,面对新生事物的袭击,普罗大众都会产生的感受。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本书写作时间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书中也有提到。在战争期间,毛姆赶到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就进入了英国情报部门,负责收集日内瓦的情报,随后他又到俄国,劝当局政府退出战争,与许多政要有亲密接触。1916年,他开始去南太平洋旅行,了解到高更在此地的故事,1919年出版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战争之事当属他的亲身经历,此书也因为战争有了特殊意义,成为鼓励民众摆脱束缚、奔向自由之作。
本书流行了许久,各个国家各个翻译版本各有所长,而此版本是少有的通俗易懂、能够完整表述作者意图的一个版本,书中多采用现代语言形式进行表述,并且对可能引起困惑的词语进行了解释,尽量让读者享受在故事中,而不会因为生疏的人物和词语游离在故事之外。
此外,本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着重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与市面上一些前后混乱、不通的版本相比,此版本更便于理解和记忆,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了解毛姆的意图,将他含混不清的话语直白地表述出来,将他与查尔斯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展露、剖析,让读者除了故事以外能有更多的收获。



1
    提起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我时常会想起初识他的情景,当时我根本未意识到他有任何可取之处,但如今,凡是知道他的人都不会否认他的伟大。这种伟大并非政客在政治场上口若悬河获取的成就,也不是将军在战场上挥刀刺敌积累的赫赫战功,以上这种人物的伟大与他们所处的位置有关,他们的伟大会随着时间一同流逝,逐渐变得无足轻重,最后被人们遗忘,而查尔斯的伟大与他们不同,他的伟大在于他的人格。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产生如此的感受:一位离职的首相只不过是个能言善辩的说客,而卸任的将军也不过是个舞刀弄枪的硬汉。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与他们不同,他所展现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你也许不了解他的画,但却很难对他本身不感兴趣。他的作品常常触动你的心弦,让你欲罢不能,激动的心情更是久久震荡,难以平复。
其实出名前他也曾被嘲笑过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样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们对他的赞美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人们为他辩护、赞美他的作品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虽然他也有不足,但这仍难以掩盖他的光芒。他在艺术史上的成就还没有定论,赞扬者和批评者的声音一样,都有些狂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的绘画天赋毋庸置疑。
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着迷之处当属艺术家的性格。拥有独特性格的艺术家,即便有成千上万的缺点,也会因迥异的性格得到我的谅解和接纳。以委拉斯凯兹(1599——1660西班牙写实风格画家,曾任皇室的御用画家,代表作有《纺织女》、《宫娥》等)为例,他的绘画技法比比埃尔•格列柯(1541——1614风格独特的西班牙画家,代表作有《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娴熟,但性格平平,有些无趣,加之技法娴熟的画家比比皆是,因此也更让人提不起兴趣。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是希腊的第一大岛,行政上属于克里特大区)的比埃尔生性放荡不羁,一生跌宕起伏,无论生活和画作中都充满了人世间的情欲和欲望,他像是把自己的灵魂献给艺术一般,把自己的灵魂完全剖析给观众,呈现在画中。
凡是艺术家,不管是画家、诗人,还是音乐家,都是在用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装扮、探索这个世界,甚至有些艺术家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生活献给艺术,在作品中处处彰显自己的个性,满足人们的各类审美兴趣。看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能在其中发现他们的小秘密,这个过程有种探索的乐趣,像读侦探小说一样。思特里克兰德最普通的作品中也有他奇特、复杂的个人特色,即便有些人不喜欢他的画作,也不会对他的画弃之不理,他们会被其中的个人特色所吸引,充满对其个人生活和人生经历的好奇。
距斯特里克兰德去世的时间三年之后,莫里斯•社雷特出人意料地在《法兰西信使》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将这位鲜有人了解的画家推向大众视野,使他不再默默无闻,许多作家见形势大好,也纷纷效仿发表文章介绍这位画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雷特在评论界的地位声名鹊起,说话变得分量十足,公众也赞同、支持他的观点。在众多印象深刻的评论中,他的某些言论稍显夸大,但通过后来媒体的评判,他当时的论断是符合的。斯克里特兰德也因为他的缘故名声大噪,这件事也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件美谈。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我不想赘言,除非是与他性格相关的作品。有些画家的评价令人反感,他们认为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看懂那些画,门外汉根本不懂欣赏,门外汉对待艺术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安静、负责掏钱够买,这种言论我敢苟同。
这样的人将艺术视为一门技术,只有掌握技法的人才能有所体会,这是一种毫无逻辑的说法。艺术是情感的外在体现,而情感是每个人都能够体会的。但也要承认,一点绘画技法都不了解的评论家,对于画作价值的评判是欠缺力度的,而我正是一个丝毫不懂绘画技法的人。
多亏我有一位朋友爱德华•莱格特,他是一位擅长写作的画家,他在一本小书里详尽地阐述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诸多画作。其语言平实又不失优美,堪称画作评论的典范。遗憾的是,这本书的描述方式在法国比在英国更受欢迎。
莫里斯•社雷特在那篇有名的文章中概述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其中有许多谜团,让观众充满好奇。他没有过于狂热的叙述,而是采取冷静的态度描述,目的是让那些对艺术真正感兴趣之人注意到思特里克兰德。他十分擅长写文章,他知道如何表述能够达到自己吸引读者目光的目的,在众多方法中没有比调动读者兴趣更好的方式了。
一些接触过思特里克兰德的人,例如他在伦敦认识的作家朋友、在蒙特马特尔(巴黎的一个街区)咖啡馆遇到的画家们,他们发现原来自己认识的那个穷困潦倒的画家竟然是一个天才,自己却从未发现这一点。此后,法国和美国的很多杂志上接二连三的出现关于斯特克里兰德的文章,既有回忆个人的,也有评论作品的。这样的文章继续增加思特里克兰德的名气,却满足不了读者们持续高涨的好奇心。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文章大受欢迎,用功的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在一篇专题论文《卡尔•斯特克里兰德:生平与作品》中列出一份书单,其中都是介绍斯特克里兰德的书。
人类一直热衷于创造神话。生活中出现了某些暂时不解的现象,或是不同寻常的人,人们都会紧抓不放,将其归结为神话,并且对其深信不疑,这是浪漫之士对于平淡生活的抗议。神话故事中的事件都会成为主人公进入神奇世界的通行证。
喜欢刨根问底的哲学家大概会想,瓦尔特•罗利爵士(1552——1618,英国作家、探险家,著有《世界史》,很长时间内为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后因阴谋罪被关进伦敦塔)被人们一直铭记,大概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披风铺在地上,让伊丽莎白女王踏过去,而不是因为他赋予那些新大陆名字。
查尔斯•斯特克里兰德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虽然他有不少敌人,却没有什么朋友。那些描写他的文章多是依靠少得可怜的回忆,再加些想象力写成的,因此这样的写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人们不了解斯特克里兰德本人,但通过一些文章,加之自己的想象力,能够猜得他的性格一二。他为人确实有些奇特,性格上也有许多难以捉摸之处,一生波荡起伏,让人渐生同情之心。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说法混杂在一起,逐渐演变为神话,聪明的历史学家是不会擅自攻击这种说法的。
罗伯特•斯特克里兰德确实不是一位明智的历史学家。他认为人们对他父亲的后半生存在太多猜疑,便写了这样一部传记,为了“消除关于父亲的一些错误信息”,这些不实消息给“仍然在世的亲人带来了痛苦。”在流传的众多故事中,有一些确实会给要面子的家庭带来难堪。
在读这本传记的时候,我经常感到好笑,这本传记实在是无聊透顶,让人读不下去。斯特克里兰德牧师在传记中将父亲描述得十分规矩,他将斯特克里兰德的形象描绘成一个慈祥的父亲、一位和善的丈夫,一生兢兢业业,品行端正。
现代的某些传教士研究了一门关于“诠释《圣经》”的学问,学会包装和修饰言辞,斯特克里兰德显然是用这门学问描述了他的父亲,能够看得出来他运用得十分到位。至于斯特克里兰德其他的故事,是他作为儿子不愿意被人提起的。如果他将这样的粉饰学问用在工作中,肯定会得到教会的最高职位。我似乎能够预示到——他将主教的绑腿绑在自己结实的小腿上的样子。
他如此写传记,实在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也是一件十分勇敢的事,因为他的父亲斯特克里兰德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街头巷尾的传说。有很多人对他的艺术感兴趣,源于对他性格的好奇,或是对他生活状况的好奇,当然也有人对他的死感到惋惜。他作为儿子所写的这本传记相当于将人们的好奇扼杀在摇篮中,如同当头的一盆冷水,让人丧失对斯特克里兰德的兴趣。
《撒玛利亚女孩》(斯特克里兰德的画作,长60英寸,宽48英寸,相传上面所画是斯特克里兰德在岛屿上的妻子)是斯特克里兰德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因为九个月前收藏它的那位收藏家去世而再次被拍卖,克里斯蒂拍得了这件作品,却比九个月前少支付了二百三十五磅。这件事正好发生在斯特克里兰德牧师出版那本传记之后,这次的价格跌落可能并非偶然。
如果不是因为人们对于神话的好奇,只凭斯特克里兰德的画作,恐怕不会卖出太好的价钱。不久之后,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发表了那篇有名的文章,让许多艺术爱好者再次燃起好奇心,平息他们的疑虑。
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是一个相信世间本恶学派的作家,他认为人间的恶比许多亲眼所见的还要过分。一些将丑恶之事修饰成良善的作家,与维特布雷西特相比更令人倒胃口,而维特布雷西特这样的作家会给读者带来很多乐趣。
就像对我来说,将安东尼(古罗马将军)和克丽奥佩特拉(埃及艳后,罗马大军攻克埃及之后,克丽奥佩特拉选择与几位罗马将军联婚,其中与安东尼的故事流传最广,还被莎士比亚写成戏剧《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著名电影《埃及艳后》也是以此事为蓝本创作的)写成纯粹的经济合作,会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和无趣;如果想让我相信提比略(公元前42——公元37年,著名的古罗马大帝)与乔治五世(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温莎王朝的开创者,别名水手国王)相比是个完美的帝王,想要证明这一点需要许多的证据,起码要比现在的证据多出许多,才能令我信服,还好这样的证据是不存在的。
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用愚蠢天真来形容罗伯特•斯特克里兰德所写的那本传记,那本传记读起来很难让人不同情罗伯特。罗伯特有所保留的写作方式被称作虚伪,他有所保留的故事也被称为谎言,对于许多避而不谈的事更是被维特布雷西特称为一种写作上的背叛。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作家来说确实是不恰当的,但对于儿子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不幸的是,罗伯特连累了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指盎格鲁和撒克逊两个民族结合的民族,是一个集合用语,通常用来形容五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生活于大不列颠东部和南部地区,在语言、种族上相近的民族),维特布雷西特指责他们都是虚伪狡诈、装腔作势之人。
在我看来,斯特克里兰德牧师在书中关于他父母的论述,尤其是某些不开心的事件,在描述中确实有失公允。他在书中提到一封查尔斯•斯特克里兰德从法国巴黎寄回英格兰的信,信中赞扬了他的母亲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女人”。但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将原信复印出来,信中所写的却是“上帝快惩罚我的妻子吧,她可真是个十分优秀的女人,我希望她早早地下地狱。”就算是在教会的黄金时代,他们也没有用如此言语对待过一位他们不喜欢的女性。
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十分欣赏查尔斯•斯特克里兰德,如果他将其写成一个善良正直之人,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但他并没有如此,他目光独到,马上就揭穿了许多关于斯特克里兰德的谎言。
他既是一个艺术研究者,也是一位心理病理学家,对人们内在想法十分敏感。没有哪一个擅长看透人心的人,能够如他一般轻而易举从寻常事物中发现深层含义。能看透人心的人,通常能看到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在,心理病理学家同样能够看出人们说不出来的问题。他一直致力于搜寻事件,每一件能够将查尔斯•斯特克里兰德抹黑的事情都被他翻了出来,令人感到新奇。
每当他找出一件事情,能够证明查尔斯的自私或无情,都会让人们对查尔斯更加感兴趣或更加同情。每当他用一件被遗忘的事情,来讽刺揶揄罗伯特•斯特克里兰德的孝顺时,他都会感到兴致勃勃,就像在宗教法庭上兴奋地审判那些异教徒一样。查尔斯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过维特布雷西特•罗特霍尔兹的法眼,甚至是一张没有交钱的洗衣单,许多类似这样的小事都会被他一一记录下来。如果查尔斯欠他人一笔小钱,那么关于这笔小钱的任何细节他都不会遗漏。

2
关于查尔斯•斯特克里兰德的文章著作已有许多,于我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了。画家最主要的标志当是他的作品。我比其他人认识他更早一些,事实确实如此。我第一次见他时,他还没有成为画家,那时他正在巴黎过着贫穷而孤独的生活,那时我们经常见面。如果不是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暴虐将我带上了塔西提岛(南太平洋东南部岛屿),可能我是不会写下这些回忆的。
众所周知,斯特克里兰德正是在塔西提岛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的,那里有许多认识他的人。我是他那段时光的见证者,恰巧可以帮助大众了解他悲剧的一生中最后一段不为人知的时日。如果那些坚信斯特克里兰德是伟大的人,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与斯特克里兰德有过接触的人,他们的论述恰巧可以证明其伟大之处,这些论述并不是多余的。如果有人能够与比埃尔•格列柯关系密切,如同我与斯特克里兰德一般,那么为了能够得到他笔下所描述的格列柯,又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呢?
我不是在用这样的借口替自己开脱。有人曾向我建议过,为了让灵魂安息,每天要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十分富有智慧,我将这句话记在心里,时常警醒自己:我每天早晨醒来起床,晚上再上床休息。
我的性格中还有些自虐的成分,因此我让自己的身体每星期都经历一次磨难。《泰晤士报》的增刊,我刊刊不落的读了下来。想着那些作者辛劳的写出这些故事,满心期待着他它们能够刊登印刷出来,但等待着这些文章的又是什么命运,这真是一种锻炼身心的方法。
一本书从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实在是机会渺茫。那些获得目光的书也只不过红火一时。上帝知道,每位作者对于一本书付出过多少心血,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这些书只不过带给某位拿起这本书的读者片刻的休闲,或是帮助他们度过疲劳的旅程。
如果按照书评所言,其中许多书籍都是作者煞费苦心所作,他们为了一本书大费周章,伤害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有的书籍甚至是用生命来完成的。从我这么多年的写作经验中总结出一番道理,那便是作者从写作中得到的乐趣,应该建立在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和得到报酬之上,至于关于书的其他方面,不该强求,作品是否热销,受到好评还是饱受诋毁,作者都不该过分计较。
战争已经降临,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年轻一代正求助着我们老一辈所不熟知的神灵,通过诸如此类的这些选择,已经能够看出后一代人所选择的道路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兴致勃勃,已经不用再叩响老者的门。他们成群结队,坐在老一辈的位置上,空气中也充斥着他们的活力与热情。
其中年长一些的人正模仿着年轻人的动作,努力地说服自己还没有老去。他们同那些年轻人一起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声音听起来却有些苍白无力。他们像可怜的老妓女,虽然美貌已经远去,却奢望能够通过眉笔、脂粉和香膏留下青春的印记。
聪明一些的则会摆出优雅而体面的姿态,用他们讽刺的笑容表达不满。他们还会记起曾经年轻气盛的时代,将现在这群年轻人踩在脚下,当时的他们也如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一样大喊大叫着,他们能够想象到现在的这群人也会有丢盔弃甲的一日,将现在的位置再次让出。没有个人能够定论不同时代里的年轻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够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活体验。尼尼微城(古时候东方古国亚述的都城)也曾辉煌无比、鼎盛一时,就连新的福音书也已经落满了尘埃。说这些话的人还认为他们是这世上第一人,却不知他们之前早已有人说了千百次了,连语气都不曾变过。如同钟摆一般,荡来荡去,一直重复,但对不同的人,他们的每一次讲述来说都是新的体验。
有时人们活得够久,从他经历的鼎盛时期到下一个时代,他便能看到人世如同喜剧一般,里面有许多奇特的景象。举例而谈,时至今日谁还能想起乔治•科里布(1754——1832,英国诗人)呢?
在他所处的时代,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天才。这在今天更为复杂的生活中是十分罕见的,如今对一个人的评判很难如此一致,也很难达到大众一致认为天才的程度。他的写作技巧是从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英国诗人)处学来的,他用押韵的双排句写出了许多教育类的故事。
后来,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的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拿破仑战争(指拿破仑统治法国期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战争的导火索多为法国大革命战争)爆发了,诗人们也随之歌唱新的诗歌了。而科里布继续写着他的押韵双排句诗。我猜他一定读过当时流行的年轻一代的诗歌,并且不能接受这些在他看来不伦不类的诗。虽然许多新诗确实是这个样子。但其中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夜莺》)、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新兴诗人,代表作《露西》)写的颂歌,柯尔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派开创者之一、评论家,代表作《忽必烈汗》)的一两首,还有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诗人)的一些诗,这些诗确实让人们发现了一块不曾踏足过的精神领域,并且十分广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