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摇曳与芬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623529
  • 作      者:
    寒石著
  • 出 版 社 :
    宁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寒石,本名包德贵,宁波鄞州人,宁波市作协会员。上世纪90年代误入“歧途”,业余开始从事散文随笔写作,有近千篇共八十余万字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并有作品在各类征文活动中获奖。有一份无保障、非正式工作,为稻粱谋。
展开
内容介绍
  《摇曳与芬芳》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家园地理、芬芳四季、岁月当歌、诗意劳作、乡土味道五辑,共五十几篇文章。作者用充满了感情的笔触描绘了身边的各种事物,尤以甬上风物居多,同时融入了自己独有的思考,语言质朴。其中的风土人情就发生在每一个宁波人的身边,无论是“老宁波”还是新一代的宁波人,相信都能从其中读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体悟。
展开
精彩书摘
  《摇曳与芬芳》:
  姚江发源于四明山的崇山峻岭,隶属余姚大岚镇夏家岭村东的米岗头东坡是它的源头,全长106千米,流域面积2440平方千米。作为一条河,百余千米的流程和两千多平方千米的流域,实在算不上大;但是,对于一脉对人类繁衍与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的水系,姚城的母亲河,又无愧于这个“大”字。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更是使这条全长仅百余千米的河流扬名世界,成为一条不折不扣的大河。
  姚江之于人类的贡献还远不止这些。
  在走出姚城之后,百里姚江沿四明山脚向东南方向逶迤蛇行,先后经鄞州、海曙和江北,于宁波市中心三江口与甬上另一条大河奉化江汇流成甬江,东流人海;在浙东沿海这片富庶的土地上,作了一趟精彩的惬意徜徉,把足迹嵌入大地;每一次逗留和洄折,都为世间埋下一个惊人的伏笔。古往今来,人们深谙大自然的这种暗示与提醒。于是,我们看到,百里姚江如一条精美的玉带,把余姚、宁波两座浙东名城与四明山串起来,其间尚有梁弄、陆埠、大隐、高桥等古邑名镇,更有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梁祝故里、湾头、三江口等自然文化景观点缀,犹如一串华丽的项链,把四明大地装扮得熠熠生辉。而与京杭大运河的有机衔接,不仅让姚江自身成为大运河浙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使之有了一个面向东海的开放型出口,横亘中国南北的这条人工开凿的大动脉因此被激活,能量数以倍增。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尽管大河静时沉稳如岁月,深情款款,滋养着沿岸的土地和不息的生命;闹时亦可能暴躁如凶神恶煞,洪涝漫城,浊浪如潮,灾难与死亡席卷沿岸生灵。但是,又有谁能长久背离水与河流?当一个生命来到世间,其血管注定要以河流的形式流走于体内,躯体注定跟土地一样要接受血液的营养与滋润。水是组成身体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缺水的身体,其皮肤与毛孔迟早会板结、龟裂。而自然萌生的植株和草也都将枯死。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宁波人,我对姚江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居住在这个城市,天天为生计奔波,在江上穿梭往来,行色匆匆,极少静下心来好好看看身边这条江,乃至淡忘了水位、水色和退潮时沿岸泥涂面积的变化。这条河距我们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远。
  它的存在似乎跟我们的生活已不再有关联。它跟我们世代相伴,予我饮予我渔予我灌溉,我却无动于衷。
  我想起某位前辈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衡量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就看器官给人的暗示,如果所有器官都正常,让人忘却了它们的存在,那就是健康;相反,若老有某些个器官提醒或暗示着什么,让你时时惦记着它,那就有问题了。这或许可解释为我为何会淡忘身边这条江的原因: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身体的一部分,它一切正常、安好,以至于被我们忽略。
  但是,果真如此吗? 三十年前,我曾与姚江有过一次亲密接触。那时我尚年少,暑期随大人坐船去湾头割猪草。湾头是姚江流至市区时一个回头望月围挽出的一片土地,人称“小三江口”,地处近郊。也许受姚江水滋养的缘故,湾头的蔬菜长得特别好,是甬城的一大品牌,有“宁波的菜园子”之誉。姚江的水养菜,也养草。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猪多为患,以至于乡问田头能作为猪食的草越来越少。于是人们想到去湾头割猪草。种菜下脚料多,老菜帮烂菜叶可以用来做猪食,当地人就懒得理那些疯长的猪草,吸引西乡许多农户农闲时大老远摇橹背纤地赶过去。
  那是一次奇妙的经历。木桩船以一支橹为动力,在窄窄的塘河上晃悠了半天,忽然豁然开朗,进入一条大河。这是作为少年的我有生以来见过最大的河,开阔程度超过了想象。那天多云偶有雨,远远望去,河面上水气缭绕,雾茫茫一片;水无声涌动,不见它流,船在上面却能感到一种雄浑的力量。水色凝重,介于青与浑之间,让人觉得那样的水更厚重、更有内容。船在这样的水面漂逐,如一片叶子轻泛。两岸散乱地排列着一些树、一些芦蒿和一些瞅不清面目的庄稼。我眼尖.不远的水岸边漂着一群细细的麻点,时聚时散,聚时水面成了张大麻饼,散时像一张大大的蛛网,一只只“蜘蛛”随波盈动……是野鸭。船靠近时,一部分野鸭被惊起,扑喇喇从水面掠过,洒下一溜水线;胆大的向外侧散散,自顾怡然嬉耍、争逐。
  船缓缓前行,还没从怡人的野鸭嬉水图中回过神来,船头、两侧突然溅起一片白花花的银箔,仿佛水下有什么机器在发射。那些银箔大的几尺,小的有巴掌宽,在空中穿梭、乱舞,让人眼花,然后一头SLA水里,消失不见。其中有两片一头栽人船舱里,跳跃,翻腾,噼啪作响。我扑过去,把大的那片结结实实压在身下。那是一尾肥硕的胖头鱼,足有五六斤重。
  船到湾头已近傍晚,暮色下的小三江口,在一个少年眼里已经不能用河或江的概念来界定,而是一个湖泊;雾白洋洋,当时脑海里闪过这个词。晚餐是在河坎上挖的一个地灶上做的,用钢筋锅子炖了一大锅白煮塘鱼,那个鲜。
  这样的姚江,注定会给少年的我留下一片活色生香、抹也抹不掉的记忆。
  三十年过去,无须我刻意验证什么,大家都清楚,那样生猛的姚江早已消失不见,只能留待追忆了。
  几天前,我途经解放桥,无意中瞄了眼窗外的姚江,看到的是一摊浑浊的灰水和大片让人心惊的泥涂…… 河流流向它想去的地方,在有的地方强调了自己,在有的地方隐忍了自己。河流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一条河流的长度,是它自己丈量出来的。河流向前,也给两岸以滋养,浇灌出有水色的文化、习俗。当一条河流死了、涸了,最大的不幸不是两岸的生命,而是河流自己;而把河流引向穷途的,往往是我们人类。大河流水,它能丈量出自己的长度、时问的宽度,却丈量不出人世和人心。
  幸好,大河不死,姚江仍在,一切还来得及。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家园地理
江之北
大河流水
清美毛岙
半浦岁月
我在保国寺种下一树梅
从大剧院到老外滩
我们的“太阳”
姚江在这里拐个弯
风清月明共一湖
把竿临湖不用仙
秋风古韵“十七房”
石头上的皇朝背影

第二辑 芬芳四季
乡土的花
杨梅那个红.
栀子儿白,栀子儿香
栀子花香里的村落
杖锡的花
一枝青玉半枝妍
菜花烂漫
闻香识桂花
文字之花
南国三角梅
春萌

第三辑 岁月当歌
宁波老话里的雪
点一炷心香
端午担
乡间蛇事(三题)
这就是秋了(五题)
月亮的宫殿
远去的拨浪鼓声
回家
新年,从散淡清逸开始

第四辑 诗意劳作
起畈
孵秧子
犁地
春天的诗
聆听蛙鸣
耘田
早稻时
牛碾塘
秋天的红薯地

第五辑 乡土味道
荠菜马兰头

老酒糯米做
风中的鲞
灰汁团
黑饭
臭菜可口
大海的味道
草子烤烤其
舌尖上的秋天(三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