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串雅补》解注:民间医方传心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65207
  • 作      者:
    胡永盛,张冬梅,赵德喜编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串雅补于1919年由扫叶山房出版一次,发行数量甚少,至今社会上流传不广,且其书名冷僻,亦少为人知。此串雅补解注:民间医方传心录的出版,在于把植根于民间的医药宝贵财富挖掘出来,让往日师传徒与父传子的私秘家珍能得以广其传,并发挥其用。
展开
作者简介
  胡永盛(1926—),吉林省吉林市人,长春中医学院教授,曾任方剂教研室、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医疗工作达五十余年。长期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理论及《易经》等祖国传统文化,旁通中医各家流派学说,拥有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著有《中药方剂学》、《串雅内编选注》、《新编中成药》等书,并发表二十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曾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补肾新药“颐和春”。于1992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张冬梅(1978—),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医内科学医学硕士,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胡永盛教授十余年,熏陶渐染,收益颇丰。已发表《清肝泻火汤治疗风头眩验案简介》、《乳儿宝验方介绍》两篇论文。

  赵德喜(1967—),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副主编著作两部,参编著作五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串雅全书包括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三部民间医生(走方医)经验的著作,其中搜集了大量的民间秘方、验方、单方等,突出了简、便、廉、验四大特点,对于研究民间医药知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鉴于此,我国曾出版串雅内编选注、串雅外编选注,独缺串雅补的注释本。为了补缺拾遗,现将串雅补全书作了一番注释,以成全璧,供中医药学界以及研究医俗史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文献浩瀚,流派纷呈,各有千秋,在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有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便是走方医学(民间医药),它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间授受的秘方有许多与历代名医名著名方每有善善从长,相互汲取和采撷之处,值得深入挖掘加以研究,使其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无疑也是一番贡献。
  走方医学标立名目,出自赵学敏所著的《串雅》。该书序文中说:“负笈行医,周游四方,俗呼为走方。其术肇于扁鹊,华佗继之。”考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大师。他的事迹在司马迁著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有记载。他精通医学各科,过邯郸为带下医(妇科),过洛阳为耳目痹医(老年病),来咸阳为小儿医等,能适应各地人民的需要,“随俗为变”,济世救人。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外科学家。他的事迹在陈寿著的《三国志?方技传》和范晔著的《后汉书?方技列传》中都有记载。华佗有很高的医学造诣,尤擅长外科,也是麻醉学的先导之一。他也曾游历彭城、盐渎、东阳、广陵等地行医,是一位淡泊名利,能解除群众疾苦的好医生。扁鹊和华佗的精湛医术,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足见走方医起源之早,同时也可知走方医是早期医学的主体之一。
  历代许多散在民间的走方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悠长的岁月,他们不顾风雨寒暑、跋山涉水之劳苦,游乡串户,送医上门,运用验方效药为广大群众防治疾病,收到许多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不仅当时为人们所盛称,而且为后世所赞赏。遗憾的是,纵观医学史,能把民间的走方医写进史书,并加记载的(或者说是被我们发现的)并不多。
  究其原因,是封建社会一向贱视劳动人民,士大夫阶级可以夸耀他们的祖宗和门阀,可以由文士捉刀来代笔。而地位很低、散在民间的走方医,则被某些人的偏见所非难而无法入史册。只有少数走方医在他的声名洋溢各地、医学成就被广泛称引时,才有人为他撰记作传,而这也只不过是强调其成名以后的医学活动片断而已。
  就中华医药学的丰富内容来看,走方医学与正统医学交织发展演化的轨迹,隐约表现了它的内层脉络是互为表里,在许多传本医书中每每存留下方药提炼熔化的移步换形,这表现在现代整理出版的《串雅外编选注》和《串雅内编选注》。按照这两书的考证,有的方药来源还是有文献可据,有方源借鉴吸收的路径可寻的。由此可见,走方医学是祖国医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大医药学家十分重视开掘这一方面。如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就是“博采众方”、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是“集方百氏”。所以走方医学与其他医学流派同样应占有一席之地,并各有所长,互济为用,共同构成绚丽多彩的珍贵医学宝藏。因此,理应分享祖国医学的荣誉,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据其应有的地位。
  然而,这株植根于人民土壤之中的走方医学,多少年来,默默无闻地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即使有一鳞半爪,亦仅散见各书,未经过专门辑录,也无法得到一个全貌的认识。对于流传在民间的许多宝贵经验,则较少有人专力去发掘、搜集、整理。前人注意及此的,仅有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其人。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人。一生著作很多,但大都散佚。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内、外编)两种。《本草纲目拾遗》著于1765年(清?高宗乾隆三十年),在效用上相当于《本草纲目》的续编,它对清代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赵学敏的另一专著《串雅》,是民间医方的汇编。该书成于距今一百七十余年前。他有远见卓识,重视走方医学,突破世俗偏见,使走方医学这一实践出真知的资料得以保存下来。全书共八卷,分内外编,收方九百余首,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在编写凡例中说:“是书采录得于柏云手抄者十之三,《百草镜》《救生海》者十之三,《养素园》(当是《养素园传信方》)《江闽方本》者十之三,其一则传诸世医者,悉汇集成帙。”赵学敏对此非常认真,扎扎实实地下过一番苦功。他在编写时深深感到单凭热情和现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切实搞好调查研究,虚心向各方面学习,更利用宗子赵柏云晚年游方归来的机会,相互切磋,探讨走方医术。在讨论接触的过程中,他逐渐熟悉了走方医,比较深切地体会理解了走方医大都出身寒微,生活凄苦,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不善写作,许多业绩,只能在广大群众口头上为之延誉,绝少濡墨为文,以致时过境迁,就这样湮没不彰而失传,极为可惜!更有的为生活所迫,不是从医术的发扬光大出发,生怕教会了别人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宁愿保留一手看家本事,以免“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结果造成身逝艺绝。更有个别的滥竽充数,并无治病之技,反有招摇撞骗之能,鱼目混珠地损害人民利益,以致授人话柄。针对此点,《串雅》中还特别指出了医家必备的品德和作风,以示告诫。此外,还有的确是人品有某些独到之处,但却自视甚高,择徒甚严,每每秘密相授,以示尊师重道,虽有流传,并不广远。赵学敏有见及此,专心致志投入到《串雅》的编著,在医学领域中开前人未辟之地,对促使走方医学的流传和发展是一次有力的推动。自从《串雅》问世以来,继之者有1825年(清?宣宗道光五年)鲁照编著的《串雅补》。它更大地补充和丰富了《串雅》所提供的内容,足可与《串雅》相互媲美,是《串雅》的姊妹篇,同为现存两部探讨和研究走方医学(即民间医药学)弥足珍贵的医学文献。
  ……
展开
目录
引言
民间医方传心录卷一?顶方
1. 元黄顶
2. 独角顶
3. 黄金顶
4. 九仙顶
5. 九转灵丹
6. 小风门顶
7. 大元门顶
8. 紫金丹
9. 小元门顶
10. 大风门顶
11. 风门顶
12. 大百风顶
13. 风顶
14. 半蓬风
15. 十三太保
16. 龙虎丹
17. 万应丹
18. 小灵丹
19. 元门紫金丹
20. 鬼头顶
21. 疟疾顶
22. 痰毒顶
23. 三白顶
24. 哮喘顶
25. 豆蔻顶
26. 茶叶顶
27. 白信顶
28. 朱砂顶
29. 白陈顶
30. 痰顶
31. 乌梅顶
32. 七厘顶
33. 信巴顶
34. 信陀顶
35. 铜绿顶
36. 雀子顶
37. 水门顶
38. 斩鬼丹
39. 回生丹
40. 顶风立效散
41. 一箭金风
42. 五虎散
43. 截疟丹
44. 假气顶
45. 三仙顶
46. 八厘金
47. 内消散
48. 十宝丹
49. 小锋顶
50. 化痰顶
51. 礞石顶
52. 六陈顶
53. 白玉顶
54. 小风门
55. 雄乌顶
56. 白豆顶
57. 木黄丹
58. 金刚顶
59. 麻芎顶
60. 止疟顶
民间医方传心录卷二?串方
61. 八仙串
62. 五色串
63. 四圣串
64. 十面串
65. 槟榔串
66. 郁金串
67. 单黄串
68. 白头兵
69. 四贤串
70. 牛榔串
71. 鸢尾串
72. 三仙串
73. 牛黄串
74. 八仙过海
75. 七转万应丹
76. 万应丸
77. 丑牛丸
78. 追虫取积丸
79. 雷公串
80. 臌胀串
81. 背积串
82. 杀虫串
83. 黄白串
84. 遇仙丹
85. 红衣大炮
86. 棱术串
87. 三黄串
88. 化食丹
89. 千秋散
90. 郁金丸
91. 消胀验方
92. 宽性如意丹
93. 八仙妙应丹
94. 通关散
95. 治鼓胀仙方
96. 斗金丸
97. 水肿串
98. 蟾蜍串
99. 十大功
100. 追虫串
101. 四香串
102. 六香串
103. 开结串
104. 水门串
105. 香茴串
106. 血鳖串
107. 槟牛大串
108. 香桃串
109. 二龙大串
110. 小二龙串
111. 将军大串
112. 五色大串
113. 青陈串
114. 五臌串
115. 小串
116. 化积串
117. 流星串
118. 虫积串
119. 六神丸
120. 平胃散
121. 八卦串
122. 龙游串
123. 通关串
124. 连环串
125. 补天串
126. 火门串
127. 落瓜方
128. 一丸散
129. 金竹落胎散
130. 断胎方
131. 下私胎立应方
132. 斑蝥方
133. 通经下胎方
134. 难产下胎方
135. 水银方
136. 归尾方
137. 芫青方
138. 去孕方
139. 三请诸葛
140. 打胎方
141. 归尾通导
142. 花粉下胎方
143. 官桂方
144. 多子绝孕方
145. 厌生方
146. 木灰散
147. 零陵香方
148. 归须打胎方
149. 悬蒂汤
民间医方传心录卷三?抵方
150. 黄金抵
151. 假猩血
152. 制天竺黄
153. 制胆星
154. 制伽南香
155. 制百药煎
156. 通血香
157. 熊红
158. 假琥珀
159. 紧药
160. 猩猩血
161. 白灵药
162. 内消黄
163. 熊胆
164. 狗宝
165. 牛黄
166. 空青
167. 磨镜
民间医方传心录卷四?色方
168. 太乙紫金锭
169. 白虎抱龙丸
170. 九龙针
171. 哭来笑去散
172. 落牙方
173. 离骨散
174. 田姜散
175. 取牙不用钳
176. 杂平胃
民间医方传心录卷五?皮行通用方
177. 白玉膏
178. 八宝丹
179. 眼科七宝丹
180. 寸金丹
181. 肥儿丸
182. 定心丸
183. 乳风
184. 狗咬
185. 疮药
186. 荜茇散
187. 绣球丸
188. 桃花散
189. 蟾酥丸
190. 无双顶
191. 出虫法
192. 扯胬肉
193. 孩儿血
194. 紫河车
民间医方传心录卷六?走方医知见书目
《郎中医话》
《秘本江湖卖药行话谱》
《市语宗派神用运技》
《顶串赋》
《小包赋》
《皮子赋》
《惺惺小包赋》
《医龙治虎》
《铃医书》
《卖膏药书》
《串雅》
《串雅补》
《串雅全书》
《串雅内编选注》
《串雅外编选注》
《民间医方传心录》
《〈串雅全书〉释义》
附余?胡氏文存
我的事业,我的路
简谈中医临床基础
谈镇痛方药的应用
《黄帝内经素问》篇目通论
脉诊辑要
中西药结合在方剂上的展望
白头翁酒治瘰疬的效用
气喘病治验简介
高热痉厥治验举隅
读罗天益医案一得
话说红参膏
中药与考古
男科与长春膏
消渴与滋其化源
胃脘痛与和胃汤
癫狂痫与定痫散
记先师盖受益
开设“中医各家学说”课培养学生创造力
追忆先师盖受益
吉林名医盖受益
丹心润桃李独秀冠杏林——记长春中医学院胡永盛教授
胡永盛小传
谈医录
勤于思索贵于精专——胡永盛先生谈行医治学
书后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