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研究年度报告(2022)
0.00     定价 ¥ 3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2741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精彩书摘
第一章战略规划与综合医改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上海要认真总结新一轮医改以来取得的成就,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本章主要围绕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医学中心发展等重点专题进行解读,共收录8篇文章。在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方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擘画上海下一步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总结提炼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工作成效和经验;依托政策执行的理论框架,阐述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构建医院健康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健康文化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结合《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新时代上海市大病保险发展的政策思路;提出以政策支持为导向,鼓励开展商业健康保险支付下的国际医疗服务。在医学中心发展方面,介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专科联盟的主要做法和建设成效,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此外,构建模型对上海市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战略规划与综合医改上海市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
  建设的思路研究徐崇勇杨雪韩春敏徐一鸣严晓南第一作者: 徐崇勇,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处处长。
  作者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崇勇、杨雪、韩春敏、徐一鸣、严晓南)。
  【导读】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是卫生健康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研究提出了医疗卫生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梳理了当前卫生健康领域面临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明确提出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后提出了四个方面十七项重点举措,擘画了上海下一步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医疗卫生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和布局,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
  一、医疗卫生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在当前到2035年阶段,为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医学科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医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临床研究跻身世界前沿,临床诊疗能力达到国际一流,创新型、旗帜型人才进一步集聚,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力显著增强。
  二是服务体系与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布局更为均衡,行业管理实现法治化、标准化、智慧化,公共卫生治理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实现公平可及、优质高效。
  三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数字化转型。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变革潮流,丰富与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把数字化全面融入公共卫生、临床诊疗、医学科技创新、行业治理等领域,并帮助需求侧跨越数字鸿沟。
  二、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十三五”以来,上海市全面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显著提升,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已建成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老、小、旧、远”为重点,补短板、强基层,加强区域性医疗服务圈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治理创新有力推进,推进信息便民和“放管服”改革,完善现代医院治理机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公立医院院长负责制,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加成。优化卫生健康全行业管理,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支撑发展作用凸显,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实现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积极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和新城医疗卫生建设。推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但对照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当前上海市医疗卫生发展中还存在以下差距。
  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医疗水平相比,上海市医疗卫生体系综合能力还存在不少差距。
  二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现象逐步凸显。人民群众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衔接不够,碎片化现象突出,医疗服务品牌缺少国际影响力,市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待提高。
  三是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力亟待提升。与美国波士顿、日本东京等医学科技先进地区相比,产学研医融合深度不够。医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临床研究数量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撑不够。
  四是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下,保障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可及性的机制不够健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公立医院内涵发展不够,分级诊疗面临诸多挑战。
  三、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是以下四方面。
  一是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对医疗卫生治理形成重大挑战。上海市面临多种传染病威胁并存、多种风险影响因素交织的局面,不仅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形成重大挑战,也对医疗服务供需格局调整、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流程优化、硬件设施布局提出新要求,亟须推动医疗卫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是医疗卫生日益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上海市持续向着“五个中心”和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坚实迈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战略任务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需要卫生健康行业加快开放式创新、国际化发展,打造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品牌,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新城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刻转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现代医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速,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将重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要求加快打造数字化医疗体系,建设我国东部数字医疗中台、数据集散中枢、数字技术应用中心。
  四是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变化深刻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供需格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供需不匹配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迫切要求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因此,上海市迫切需要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加强医防融合、全专结合、上下联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四、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
  推进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入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深化健康上海建设,加快建成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健康上海品牌,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推进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关键是把握好四个关系。第一,要把握好医疗卫生和人民的关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第二,要把握好医疗卫生和其他领域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共建共享,把医疗卫生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将健康融入政策。第三,要把握好医疗卫生和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的关系,坚持战略导向、服务发展,更加注重服务国家战略,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对口支援和健康扶贫等,更加注重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如新城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生物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等。第四,要把握好医疗卫生和国际对标的关系,坚持追求卓越、改革创新,对标国际*高标准、*好水平,显著增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推进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总体目标: 一是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城市之一,将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保障城市总体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二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三是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五、上海市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举措
  (一)突出公共卫生治理,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健全城市之一
  1.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强化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优化各级疾病预防机构职能,提高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项目、区疾控中心达标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科人才和信息化水平。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完善公共卫生科室及人员配置,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役”队伍建设。
  2.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建设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完善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智能化环境危害因素及相关疾病监测网络,优化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制度规范,打造多功能监测预警平台。健全医疗机构传染性疾病和可疑病例报告制度,建立相关激励和免责机制。制定多部门信息共享规范程序。
  3.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公共卫生救治体系
  在高水平医院(含中医医院)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组建高水平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含中医)。建设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完善医疗机构科室、救治床位设置,改善急救场所、设施、设备和药品等基础条件。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呼吸、创伤、感染、急诊、重症、检验、麻醉等专科建设。推进现有急救分站的标准化扩建或迁建,新建一批急救分站,规划布局市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和区级紧急医学救援站点。
  4.优化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和能力建设,丰富工作内涵,推动爱国卫生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健全信息公开、媒体与互联网管理制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完善公共卫生社会心理干预体系,建设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网络。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社会面防控体系,完善基层社区防控架构。
  (二)突出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建设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发展方向。推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新增床位向新城和郊区倾斜。做实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支撑的分级诊疗格局,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品质,逐步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问题。在保基本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国际化医疗服务。
  2.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数字化转型
  以数据为核心,构建“制度+技术+场景”模式,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拓展医疗卫生数字应用场景,
展开
目录
目录

主编寄语
第一章 战略规划与综合医改
上海市推进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研究 徐崇勇 杨雪 韩春敏等/3
建立健全上海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进与推广评估研究 濮海虹 宋娟 殷玥等/9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肖煜吟 李国红/16
新时代上海市大病保险发展的政策思路研究 田文华 赵岩 饶钊等/22
上海市健康文化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荆丽梅 李雪莹 许艺帆等/2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专科联盟建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杨杪 袁琳 贺焜等/33
上海市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环境研究 顾一纯 何 达 黄佳妤等/38
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俞骏仁 余松轩 侯冷晨等/48
第二章 公共卫生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成效 张浩 陈昕 吴立明等/55
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浩 吴立明 吴国柱等/64
长三角慢性病管理模式推进策略研究———以MMC管理为例 李维 田源 赵金玲等/68
上海市慢性病防治公共管理指标体系研究与构建 张夏芸 杨沁平 王玉恒等/76
上海市公共场所新业态管理策略研究 陆冬磊 苏瑾 张黄沁等/84
上海市游泳场所随机监督抽查水质检验质量控制模式研究 陈哲 张佳 李竹等/91
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研究 苏瑾 唐颖 陈健等/98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体系建设研究 王彤 崔元起 姜综敏等/105
上海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李欣宇 邵海妍 陈勇等/109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研究 道理 夏天 张诚等/121
环保工程对于职业卫生工程发展的借鉴与思考 王翔 赵乾魁 顾沈兵等/126
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研究 何雪松 尹艳 杨凤等/133
第三章 疫情防控
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与完善建议 陶芳芳 郑雅旭 冯玮等/143
上海市大规模群体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实施与经验 黄卓英 孙晓冬/148
上海市疫情防控市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思考 陆晔 邹佳彤 宋耀君/154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下医务人员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沈洁 陈露 顾秀云等/15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对下的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万君健 郑艳辉 许文忠等/167
疫情防控中跨区域调动医疗援助队伍接待保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何雪松 陆海军 吴宏等/173
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相关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许明飞 罗雅双 房良等/180
浦东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经验与思考 顾婷婷 施君瑶 关蔚等/190
上海市港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居住管理模式的 实践与思考 郑毅鸣 肖萍 田靓等/196
第四章 医疗服务与管理
基于药品全周期管理的药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李芬 魏馨 倪元峰等/207
上海市处方药网络销售发展问题剖析与建议 孟佳琳 王彪 王丹丹等/214
医疗机构临床麻醉特殊管理药品使用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周益众 李士通 李玲等/220
完善上海数字医疗监管管理机制研究 周婷 郑宸/225
基于热线数据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现状评价及思考 王丹丹 张天天 罗力等/229
上海市医疗投诉处理规范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 于佳佳 张亚彬 张寅旭等/237
医疗信息披露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张吉人 黄自耀 管晓薇/243
上海市协助对口支援地区发展智慧医疗的策略研究 沙小苹 李晨倩 何国跃/248
关于加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委属单位新媒体建设的思考 潘明华 孙平 黄华等/255
上海市黄浦区卫生行政审批与监督执法协同对策研究 席梓馨 林兵 郭奕乐/261
第五章 基层卫生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杨超 汤真清 钟姮等/269
上海市“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的实践与讨论 曹筱筱 杨超 张天晔等/281
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遴选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单敢 杨超 张天晔等/286
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策略与路径研究 万和平 毕媛 张雪艳等/293
上海安宁疗护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许艺帆 张惠文 楚天舒等/299
基于信息化支撑的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程旻娜 张晟 隋梦芸等/306
黄浦区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实践与对策思考 金迎 陈荔萍 蔡黄婕/313
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实践探索 魏魏 金迎 李立强等/319
典型国家社区居家康复首诊评估相关要素实施进展 张明辉 郭丽君 胡玉红等/324
第六章 医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
2021 年度上海市38家三级医院科研竞争力分析 朱婷婷 牛玉宏 李娜等/335
2021 年度上海市区级医院科研竞争力分析 李娜 牛玉宏 朱婷婷等/349
2022 年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队伍现状调查 倪元峰 黄静琳 戴秋霞等/360
上海市构建高水平“全科+X”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及策略建议 唐红梅 杜学礼 蔡巧玲等/371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胡逸欢 何蓉 庄宇等/378
新时代肿瘤专科医院医学教育研究论文发展现状与思考 何珂/389
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人才培养思路的探讨 田磊 庄旭 李巍等/396
第七章 中医药发展
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荆丽梅 王丽丽 张诗文等/405
上海市中药材质量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王瑾 曹宜璠 王美凤/412
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王勇 张艺然 徐燎宇/420
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评价和展望 王峻彦 刘华 徐雯等/428
中医流派传承人认证制度建设思路研究
王春艳 田雨 张树瑛等/436
第八章 人口与家庭发展
上海市一孩生育特征对二孩出生健康影响及适宜生育间隔探索 付晨 祝雅婷 虞慧婷等/445
上海市育龄青年群体三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玮 王彦玮 倪俊超等/455
长三角区域出生“一件事”“跨省通办”实施路径研究 郎芳 沙卫涛 朱蓉等/467
上海市母婴安全管理实践、挑战与思考 闵琛 张炜 吴向泳/475
上海市老龄工作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厉亚军 刘英涛 葛振兴等/479
上海市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及思考 罗娟 葛振兴 苏洁等/484
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现状分析 钟姮 刘思尧 曹筱筱等/489
上海市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服务供需平衡的资源整合对策 于莹 杜学礼 刘悦文等/497
第九章 筹资与保障
2021 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 朱碧帆 李芬 侯晓慧等/505
上海市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付费的实践研究 吕大伟 陈多 吴彦青等/517
上海市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改革现况与展望 楚天舒 张诗文 王丽丽等/526
上海市儿童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与展望 王力男 王贺男 朱碧帆等/531
上海市罕见病国谈药品落地的问题和路径探索 顾一纯 何达 孙辉等/539
附录
附录一 上海市医疗卫生服务年度报告(2022年)/545
附录二 2022年度国家主要卫生健康政策文件一览表/590
附录三 2022年度上海市主要卫生健康政策文件一览表/59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