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窃书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507767
  • 作      者:
    秦巴子著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秦巴子博学,有时甚至透着诡异。他什么都写。诗、小说、随笔、评论,好像就差剧本和菜谱儿了。而且此人嗜书有时到了很无聊的地步:一是什么流行看什么(别管是在书摊上流行还是在“知道分子”们嘴里流行),二是每隔一段就跑到图书市场去抱一堆“纯文学”杂志,说这是为了“跟上时代”。

展开
作者简介

  诗人,作家。出版有诗集《立体交叉》《理智之年》《纪念》,散文随笔集《时尚杂志》《西北偏东》《我们热爱女明星》、文化随笔及批评集《有话不必好好说》,小说集《塑料子弹》,长篇小说《身体课》(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合著有《时尚杀手》《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等。主编《被遗忘的经典小说》(三卷本)、《百姓故事丛书》等多种图书。2010年与诗人严力、伊沙等发起并创办“长安诗歌节”,担任2010和2011年度轮值主席。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书痴,以朴实的文字记录自己长年逛书店、淘书、读书的点滴琐事,谈论人、书、事之间的关系,语气真实动人,再现当代普通读书人的读书境遇和精神追求。本书内容分三辑:“辑一书生活”,叙述与书店、淘书、读书有关的书生活;“辑二书事体”,谈论一切与书有关的奇怪的人和物;“辑三书评说”,评论日常所读有价值的书。

展开
精彩书评

  秦巴子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书,最多的也是书,用“坐拥书山”来形容其生活并不过分,他有一个并不阔气的书房,但却有阔气的图书阵容——从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卡夫卡、契诃夫、苏珊?桑塔格到王小波、残雪、王朔,书是他生活的乐趣,也是他批判的力量源泉。
  ——华商都市报


  秦巴子是中国作家里读书最多人之一。秦巴子这个人太没意思了,说什么他都知道,整个一小百科全书。
  ——诗人伊沙


  我曾把秦巴子这路批评文章的文风归纳为——“又骂人又讲理”,即:不仅有理有据、还能坚持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对人对事进行不懈的“较劲”。
  ——诗人徐江


  秦巴子博学,有时甚至透着诡异。他什么都写。诗、小说、随笔、评论,好像就差剧本和菜谱儿了。而且此人嗜书有时到了很无聊的地步:一是什么流行看什么(别管是在书摊上流行还是在“知道分子”们嘴里流行),二是每隔一段就跑到图书市场去抱一堆“纯文学”杂志,还告诉我说这是为了“跟上时代”。到最后他跟没跟上时代我不清楚,愤而开骂的文章倒是见到了。
  ——诗人徐江

展开
精彩书摘

  住在书里
  住在书里一直是我的一个理想,一个极为隐秘而个人化的理想。
  把书作为居住之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想法和话题,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曾经贬斥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书中的蠹虫。但我仍然固执地要想以书为家。四壁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围绕,人类中的精灵们,在每一个书脊上眨着眼睛,而我居住其中,像个天真好奇的孩子,随时都可以打开一条通向身外世界的幽邃门径。住在书里的情景,恰如史蒂文斯的《读者》所说:“我整夜坐着读一本书,/仿佛坐在一本/黑色书页的书里。/已是秋天,流星/掩饰了月光下/萎缩的影子。/我读书时没有点灯,/有一个声音在说??”而我就是那个灵魂处于未明状态的“没有点灯”的人,抚书而坐,我所听到的那个声音,正在从页隙里向我的心中灌注“灯油”,进而流布周身。
  住在书里的想法,最早源于少年时期的一次独特经验。我那时已经到了可以大量阅读的年龄,但是能够得到的书籍有限。于是几个对书籍如饥似渴但生活得百无聊赖的少年,终因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在一个黄昏里潜入了大门紧锁但已经无人看管的文化馆大院。撬开木板跳窗而入,小心翼翼地抚开累积的尘土,巡看每一个书架。我们进入了书的海洋,激情下的少年如同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从容地翻阅着、挑选着。当我们各人抱着自己的“收获” 离开的时候,我回望着黑暗中的图书馆,有些恋恋不舍。那时我想,如果能住在书里该有多好。
  那时候经常看《新闻简报》,每当银幕上出现毛泽东主席在书房会见外宾的镜头,我留心的却是他老人家的书房。那依墙而立的巨大书柜,那依柜而筑的简单床铺以及床上排列着的书籍,都能让我在敬仰之外更多出一份钦羡,当然还有无穷的遐想。后来读毛泽东的传记,知道他老人家的专列专机上都设有书房,外出视察或者访问时,都可以随时阅读。于是知道,毛泽东原来也是一个住在书里的书生啊。但是毛泽东是伟人书生,寻常百姓自然是绝不敢做这样的瞎想。而书生搬家的甘苦,想来是每一个嗜书者都体会过的。我之所以到现在仍然居守着狭小简陋的书屋而惧怕出门和搬家,原因也多半在于书。在我这间不足两平方米的小屋里,我已经居住了八年,我在这里读书、写作、玄想,体味住在书里的快乐而至于不知斯世何世,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住在书里,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谫陋的现实;同时,它尤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当然知道,在气喘吁吁地从一个景点奔赴另一个景点,从卡拉OK 一直沉入深夜的KTV 包厢,把麻将从周末搬弄至周日午夜忙于“休闲”的人看来,耽于阅读肯定显得老旧落伍,甚至是值得嘲弄的“冬烘”。但我仍然执著于此且视之为灵魂在所谓“后现代”条件下的一种坚持,一种操守,当然也是一种理想。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钟情于这样的生活。朋友陈德胜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那些好书的儿子。”我深知这话的分量,我知道这就是那种住在书里的生活的结果。
  住在书里作为一种理想,在我来说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写作。好书的儿子们有一天要回到他所来之处,让自己的灵魂回到书中。这是另一种居住,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住在书里。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极为隐秘而个人化的理想;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艰难的现实。我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灵魂建造一个纸房子、一个物质的居所。但我仍然始终如一地执著于这个理想,毫不懈怠。诗人南野写道:“黑铁的时代/我怀念白银的战争。”而在即将到来的电子时代,人们还会怀念那略显迂腐的书中的居住么?每当夜晚来临就守在电视机前的孩子这一代,他们将来是不是还有兴致住在书里呢?
  现在,“我整夜坐着读一本书,/仿佛坐在一本/黑色书页的书里”。

  ……

展开
目录

辑一 书生活
住在书里
纸房子
一本打开的书
逛书店
大书店,小书店
旅途买书记
买了两次的书
窃书记
罗布-格利耶肖像
书市里的叫卖声
路过书店的钟摆
读书抑或读“读书??”
阅读的伤害
时尚读书
不赠书说
书籍的荣耀
空心的书
恍若隔世的文学书
帮闲与扯淡
醉酒与醉书
惊艳与恐惧
不借书说
读旧书的冬日
暑天的书
坐在马桶上读
旁观者
辑二 书事体
著书癖
一本书的厚度
书脸上的粉
出书毁人
书衣上的文字
玻璃樽或套头丝袜
远离强奸者
自己吆喝
先吃皮儿再说馅
愈南方愈文化
拿错了
插图本小说归去来
图像与花朵
朴素的力量
为阅读的设计
手稿与处女
雅皮的玩法
缩写或被简化的阅读
红楼掌灯
大开眼界
极品垃圾
岁月挽歌
读者的权利
我渴望被你打疼
非典型性阅读
读书指南
当书籍遭遇病毒
我为什么不读畅销书
恐怖小说吓着谁了
电影阅读
哈利·波特来了
从绝对隐私到半自传
布尔或者波希
美味零食
每一个追星者都是传记作家
看到《丧家狗》的欣慰
世界的敌意
辑三 书评说
对意义的追寻
关于罗兰·巴特的一种读法
让时尚成为经典的人
《波伏娃画传》:亲近思想家的另一种方式
我们不认识这个人
奥黛丽·赫本:现代女
性时尚读本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说谎的女人
涂尔干死了
马内阿,熟悉或者陌生
两性的战争与和平
非常人,非常道
历史与个人记忆
“新鲜的笨蛋,酷!”
玩主的成就
三个笔记本
观赏孤岛
叫醒我看到一种随笔品质
写食主义者
误读王小波
看上去不很美
危险的脚步
女娲之灵现身
批评的解放
旁观《旁观者》
文学应该惭愧
信马由缰的女人
灼伤的葵花
城与事:西安
“因为它感到痛了,于是就动弹起来。”
《抒情年华》:一个年代的评传
低处的悲悯与《黄石手稿》
杨争光和少年张冲四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