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3年卷(总第1卷).Vol. 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8190
  • 作      者:
    崔凤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对我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有着开拓性意义。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3年卷·总第1卷)》内容涉及海洋社会学基础理论、海洋文化与海洋民俗、海洋群体与渔村社会以及海洋管理四个单元。
展开
精彩书摘
  1958-1960年是上海地区建立渔村(当时为渔业人民公社和水产大队)行政组织的时期,也是有组织地开展渔民陆上定居的时期。虽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的意愿非常强烈,往往借助行政命令,但从提高生产力,恢复发展经济,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角度而言,这种改造十分符合广大渔民的切身利益。因而,在渔业生产合作社到渔村行政组织的建立(人民公社)过程中,广大渔民都十分自愿地参加集体经营生产的组织。
  20世纪60年代初,奚渔村组建了机帆船队,最多时有100多条机帆船,但当时的机帆船动力不足,生产作业还是以在长江上捕捞为主,但也逐渐开始到近海参与捕捞。此时的渔民还是以船上生活为主。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国家为进一步发展渔业生产和改善渔民的生活,拨了一部分土地给渔民建房定居;同时,随着渔民集体资金积累的增加,渔民自己也向所在地购买了一些土地使用权,建房并建立渔业基地。但是国家拨给的土地和渔民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地块往往不适合农业种植,因此整个奚渔村被分散在五个定居点上,形成五个自然村落,临近周边是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农业村。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发展海洋渔业生产,奚渔村逐步发展出能适应到近海或深海从事渔业捕捞的机动渔船,这种机械动力的渔船已放弃了风帆作为渔船的动力,功率也增至150马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奚渔村已主要以机械动力渔船为主捕捞,除一部分仍在长江上进行生产捕捞的小渔船外,大部分捕捞生产都在近海或深海进行,生产捕捞作业已经以海洋为主要对象,经济收入也以海洋渔业收入为主。
  在集体经营初期生产力低下,开展集体经营有利于资金积累,迅速提高生产力,改善分散经营力量单薄的局面。但后来因“大锅饭”,发展一度缓慢,经营效益不理想。20世纪90年代经营体制由集体经营转向个人经营,奚渔村进入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奚渔村的捕捞生产史上,出现了一对年捕捞量达一万担(一担=50公斤)的渔船,被渔民称为“万担船”,该船老大也被称作“万担老大”。
  ……
展开
目录
海洋社会学基础理论
关于逐步完善海洋社会学的若干思考
论“海洋社会”及其在中国的探讨

海洋文化与海洋民俗
中华海洋文化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于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比较的再认识
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基于人海关系认识的海洋教育论

海洋群体与渔村社会
海洋渔村社会的形成过程探讨——以上海现代海洋渔村社会形成过程为例
海洋渔民群体分层现状及特点——对山东省长岛县北长山乡和砣矶镇的调查
当前我国渔民家庭收入结构特点及问题初探——基于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比较分析
海洋渔业转型与政府职能定位
中国“三渔”问题的突围之途
社会变迁:日本漂海民群体的研究视角
古代浙江海洋渔业税收研究
失海渔民发展资源的多重衰竭与渔区社会基础的振兴

海洋管理
从环境公民到海洋公民——海洋环境保护的个体责任研究
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
从课责概念探讨台湾渔会组织之治理
区域性海洋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工作干预
海洋人力资源供给约束探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