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4%时代教育投入与高校绩效薪酬研究》讲述了:在我国教育投人的“后4%”时代,教育经费总量缺口仍然很大,人均教育支出与发达国家仍然相差很大。我国教育投人以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如何继续保证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如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投入教育,仍然面临着极大挑战。不同教育阶段产品属性各有千秋,这就决定了教育投入主体的多元化。我国教育投人地区差异悬殊,不均衡问题严重。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较高,东部地区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较低。全国范围内,生均教育经费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极为悬殊,乡村义务教育办学缺少基本的投入。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东三省生均学杂费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明显落后。我国教育成本分担结构不合理,“国进民退”问题突出。其中,公共财政投入占绝大部分比重,而且比例仍在逐年上升;社会捐赠经费、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比例很小,却仍在逐年下降;而学杂费比例远远高于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及社会捐助集资办学经费。在社会教育投入经费有限的背景下,中国教育成本分担结构重心逐渐向个人或家庭倾斜,政府财政负担越来越大。由于生源的变化,高校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中小学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在国家经济依然较快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公共教育投人努力程度仍在下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且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地区差异很大。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一直在快速膨胀,近年来也是稳中有升,但高校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重却几乎停滞不变,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甚至多年一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