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力建设:二级学院院长管理案例》:
第一,坚持抓项目,抓平台。当时正好赶上国家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高峰,张甘武带领大家在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学团队等方面做了很多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第二,狠抓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副院长,张甘武将培养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来抓,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认为,本科教学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于学院是否真正把钱花在学生身上,是否真正让本科生开展实验。为此,他积极推行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作。经过院长同意,学院每年拿出几万块钱来做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作,把钱给学生,把项目给学生,对这些项目不作任何考核,目标就是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来,学院又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设立项目主题并出资,学院组织学生,学生做出产品后,企业进行评审。同时还规定,只要学生获得省级奖励或创新项目奖励,学院就奖励指导教师。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几方共赢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企业从中找到了新理念和新产品,与此同时还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这样,本科生确实进入了实验室,而且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由张甘武本人指导的本科生曾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比赛,他所指导的本科生科技创新也曾获得各种奖项,并形成系列论文。
第三,狠抓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针对大家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育有特色的教学成果。张甘武主张设立教学改革项目,学院总共投入30万,教改项目分为重大、重点和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给四万元、两万元和一万元的支持资金,但要求项目主持人必须和其他几位教师合作完成项目,严禁一个人单干。这样的措施,鼓励了教师合作研究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张甘武本人则先后承担了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也主持了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第四,对本科教学实行高压政策。Q专业是应用型学科,为企业服务很有市场,非常容易赚钱,所以很多教师根本不在乎学院发多少钱给他。在这种情况下,张甘武针对本科生教学工作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求所有教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而且专业课必须是小班教学,班级人数不允许超过60人,如果教师不完成学院安排的本科教学任务,就将其定位成教学事故,在奖励或职称评审等方面都是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激发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把课时费翻一番,同时还依据职称和学生人数给课时费乘以一定的系数。
在张甘武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Q学院在项目平台、本科生科技创新、教学方法研究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Q学院不仅被评为D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学院,而且获得了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特色专业的荣誉,提升了教学管理的效率,这也为他后来竞争院长增加了很多筹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