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21219
  • 作      者:
    许正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是讨论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影视、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论文集,内容包括新闻传播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探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策略、国际化等,基本涵盖了当前学术界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关于新闻传播教育探索转型的诸多热点问题。
  全书收录研究论文50余篇,分为六个部分: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通识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与创新、教学研究策略与方法。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师生尤其是新闻传播教育方向研究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是舆论的焦点。媒体惊呼“生源危机倒逼高校改革”;在报道移民潮时,媒体将中产阶层对高等教育的不满列入了移民的重要原因。2014年5月更是传来一则高教改革的重磅炸弹: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中国将对高等教学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大量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
  我认为,未来10年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实质性的转型与改革。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在本次研讨会上我想就高教改革背景下的“211”高校本科教学提出几点困惑和思考。
  困惑一:上海大学作为“211”高校,我们的本科教学,到底应该怎样定位?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教育理念来开展本科教学工作?
  国家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要改变以往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对立的模式,并规划在职业教育中设置硕士和博士的高层次学历。上海大学是“211”高校,不会转型为职业院校,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时是否应该强调面向市场需求,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
  就此问题,我查询了相关资料,尚未看到官方消息,只有《中国青年报》2014年5月19日的一篇题为《本科专业教育转型势在必行》的报道给了我一丝启发。“中国95%以上的大学本科都应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国外称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UAS)’,即‘应用科学大学’或‘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它可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专业。中国把这一类学校称为‘应用技术大学’,翻译有问题,容易引起误解,似乎排除了非技术类专业和研究型技术大学。技术没有‘应用’和‘不应用’之分;只有科学才有应用和纯理论之分。‘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教学型、教学与研究型和研究型,但都是面向职场的‘应用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世界公认的顶尖研究型大学,但它也是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它的本科工程专业教育目标就是为职场培养创新和领军能力的工程师oMIT的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都会读研,但不论他们最终学历是硕士还是博士,毕业后80%以上还是在产业做工程师,是典型的‘工程师摇篮’。”文章进一步提出,“‘面向职场需求’,满足‘学生求职’和‘职场求才’是最大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是所有本科专业教育都要关注和实践的基本方向。”按照我对这篇报道的理解,上海大学的本科专业教育应该是“应用型”的,本科教学也应该面向职场需求,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
  困惑二:我们毕竟是“211”的高校,即使是面向职场需求,我们在具体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怎样与那些职业院校区分开来?未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职业教育也设立了硕士、博士的高层次学历序列,有可能与本科教育平分秋色,我们有可能丧失既有的在师资、硬件、生源、就业等方面的优势。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怎样的“面向职场需求”的本科教学?也就是我们要怎样继续保持既有的优势?
  我认为,就文科专业而言,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面向更为广阔的职场。也即,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可能是为某一行业专门输送人才,“211”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多个行业就业。如果将那些动手的技术技能视为冰山上的内容,那么思考力、创新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就是冰山下的内容。“211”高校应该更为注重冰山下的内容,即使是那些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课程,也应该强调动脑,强调创新性,强调“脑主导手”。
  ……
展开
目录
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
创建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平台是提升广告学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美国本科教学实践的模式与方法:经验与借鉴
——兼论改进国内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现实路径
国际化思路下实验教学定位与理念的思考
密苏里新闻教育的三个镜鉴
媒介融合视野下的融合新闻教学初探
从亚里士多德到艾伦·布鲁姆:“通识教育”内涵

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
大转型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考
结构·层次·逻辑
——移动互联时代知识传播的重心
齐备要件·系统实研·跨界垂直
——广告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总结(2003-201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
项目导向下应用性学科的课程教学研究
新媒体艺术教育的主题组模式
对影视工程系内涵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下“211”高校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类招生模式下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定位探讨

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
影视传播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我国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实践路径
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看影视人才培养
郎静山摄影大师“学理与实践”对中外影坛的贡献
高校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艺术课程教学需要艺术教学法
——摄影课程教学之我见
大类招生模式下影视工程系校外实践改革思路
基于CDIO模式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通识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
用心与创新
——关于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
视频网站与“广告与社会”的教学
人文类通识教育教学思路探讨
博雅理念下的广告性别价值观教育
文学与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以《电影音乐欣赏》课程为例
影视制作类课程需要“授人以渔”

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与创新
《游戏开发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摆脱应试魔咒注重理念培养
——对《新闻学概论》教学的一些探索
论新闻实务“前置”与教学创新
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索的精神
——《报刊的四种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艺术概论》教学探索
……
教学研究策略与方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