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6085496
  • 作      者:
    依淳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生经》不仅事佛教文学、艺术的宝库,更是菩萨思想和大乘佛教的根源。

展开
作者简介

依淳,一九七八年出家,一九八五年获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硕士学位。丽人《觉世》旬刊主编、《普门》杂志主编。现任普门高级中学校长,著有《那先比丘经》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生”是指佛及其弟子们于过去生中的故事,特别是指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数劫以来,修种种菩萨行的故事。

《本生经》不仅事佛教文学、艺术的宝库,更是菩萨思想和大乘佛教的根源。本书由兴起、特色论至影响,明立《本生经》于整个佛教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彰显《本生经》的地位,内容亦周衍深妙。


展开
精彩书评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星云大师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对经典进行注、译,包括版本源流梳理,这对一般人去看经典、理解经典的思想,是有帮助的。

——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

星云大师常常说,佛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接触的。

这套书推动了白话佛学经典的完成,我个人请了一套,作为传家之宝。

——依空法师,佛光山长老,文学博士,印度哲学博士

如何来做一套适合当代人阅读的佛教的经典,是星云大师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能够为现代的社会,提供佛教的智慧,提供阅读佛法的方便。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精选了很多篇目,是能够把佛法的精要,比较全面的给与介绍。

——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菩萨名辞释义

一提到菩萨,大家不是想到手持净瓶,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想到骑着狮子凌空去来,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要不就是想到深入地狱中救苦的地藏菩萨和以大行著称的普贤菩萨等大菩萨。事实上,以上这些悲心、愿力、智慧、行力具足,身色庄严,项挂璎珞,顶戴宝冠的大菩萨,都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才产生的菩萨。因为在早期的经典中,并未有关于这些菩萨的记载。

“菩萨”一词虽然在原始佛教时期即有,在《阿含经》中也可见到,但毕竟不多,而且只限于称呼未成佛以前的释迦和弥勒菩萨而已。到了部派佛教时代,菩萨这一名词,被广泛地利用,并出现在本生诸经和各部派的论著中。不过“菩萨”一词仍仅仅是对释尊未成正觉前(包括前生)修行时代的称呼而已。多菩萨的思想和今日菩萨的形态、用力,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才有的,也就是说今日吾人所知的菩萨是大乘化了的菩萨,而原来的菩萨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大乘佛教以前的菩萨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章将就部派佛教时期的菩萨作一综合的考察。

菩萨是十法界之一,也是三乘之一①,在佛教中居有相当的地位。菩萨之所以被定名为菩萨,必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在涉入正题之前,先让我们对“菩萨”的意义作个初步的了解。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梵语作Bodhisattva,巴利语作Bodhisatta,藏语作Byan-chvb-sems dpa。菩提萨埵是菩提Bodhi和萨埵Sattva的复合字,菩提即“觉悟”而求“无上正遍知的道”的意思,萨埵是勇猛求菩提的众生。《法华经嘉祥疏》卷一说“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言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法华玄赞》卷二说“菩提,觉义智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悲所度生。依弘誓语,故名菩萨。以二为境,名为菩萨,有财释也,又觉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求三藐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又说“菩提是所求果,萨埵者勇猛义,不惮处时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又说“能利乐一切有情,故名菩萨。”《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八说“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从他闻,不受他教,不请他说,不听他法,自思、自觉、自观,于一切法无碍。当得自力自在,豪尊胜贵自在,当得知见无上正觉,当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成就大慈,转于法轮,是名菩萨人。”(大正二十八·页五八五上)《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说“此萨埵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爱乐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证欲证不懈不息,于菩提中心无暂舍,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复次萨埵是勇猛者义,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大正二十七·页八八七上)《大智度论》卷四说“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复次称赞好法名为萨,好法体相名为埵,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又说“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大正二十五·页八十六上)《大智度论》卷五十二说“从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行是诸法,故名菩萨。”(大正二十五·页四三二上)综合上来所举诸论说的诠释,可以把“菩萨”的意义解释作“修行诸波罗蜜行,上求菩提佛道,下化六道有情,预备在将来成佛的大心众生”。

Bodhi-sattva一般汉文音译作“菩提萨埵”,但也有音译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恒缚、扶萨等的。至于依义而译的,则依菩萨的各种力用功德不同而有异称,在《新华严经》卷五十七提到的有菩提萨埵(菩提智所生故)、摩诃萨埵(安住大乘故)、第一萨埵(证第一法故)、胜萨埵(觉悟胜法故)、最胜萨埵(智慧最胜故)、上萨埵(起上精进故)、无上萨埵(开示无上法故)、力萨埵(广知十力故)、无等萨埵(世间无比故)、不思议萨埵(一念成佛故)十种(大正十·页三〇〇上)。《度世品经》卷四提到的有开士(以菩萨了解佛慧,为一切法故)、大士(以坚住大乘故)、尊人(以奉行佛法故)、圣士(以觉成妙法故)、超士(以入殊胜慧故)、上人(以劝人精进故),无上(以宣佛胜法故)、力士(以具足解了十种力慧故)、无双(以除诸一切暗冥覆蔽故)、无思议(以心得由已辄成佛道故)十种(大正十·页六四〇上)。《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列有以下十种勇猛、无上、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商主、大名称、大功德、大自在(大正三十·页九三一下)。《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提到的有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成就觉慧、最上照明、最胜真子、最胜任时、普能降伏、最胜萌芽、勇健、最圣、商主、大称、怜愍、大福、自在、法师十六种(大正三十·页五四九上)。在《大宝积经》卷三十六提到的有菩提萨埵、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七种(大正十一·页二〇六下)。另外尚有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众生等。


展开
目录

提 要 001

第一章 绪论 003

第一节 研究动机 003

第二节 研究方法 006

第二章 本生经概说 010

第一节 本生的意义 010

第二节 本生与因缘、本事及譬喻的关系 013

第三节 本生经的分类及特色 021

第三章 本生经最初的兴起 044

第一节 本生经兴起的原因 044

第二节 本生经最初兴起的时间 046

第三节 由各地的壁画、浮雕看本生经的发展 048

第四章 小乘(部派)经律二藏中的本生谈 058

第一节 《阿含经》中的本生谈 060

第二节 五部律中的本生谈 072

第五章 菩萨思想的起源、发达与本生谈的关系 097

第一节 菩萨名辞释义 097

第二节 菩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01

第三节 部派佛教的菩萨观 107

第四节 部派佛教菩萨思想的特色 112

第六章 本生经中的特殊思想 126

第一节 授记思想的产生 126

第二节 念佛思想 132

第三节 十方现在多佛及多菩萨的信仰 135

第四节 广发誓愿的思想 137

第七章 大乘佛教兴起与本生经 143

第一节 大乘佛教的兴起与本生经的关系 143

第二节 十方现在佛、菩萨本生的例举 149

第三节 大乘本生与本愿思想 163

第八章 现存本生经的集成 175

第一节 为叙述佛传而编成的本生集成 175

第二节 提倡菩萨道的本生集成 183

第三节 依特殊方式编成的北传本生经集 196

第四节 南传本生经集成 215

第九章 本生经在文学中的地位 225

第一节 本生经文学趣味的例举 225

第二节 本生文学与印度文学的关系 233

第三节 本生经对东西方文学的影响 241

第十章 结论 249

第一节 从教史的发展上看 249

第二节 由本生的数量和分布情形看 253

第三节 由对文学的影响上看 255

第四节 由对文化的保存上看 256

第五节 由艺术浮雕的遗迹来看 257

第六节 由教育的作用上看 258

附 录 261

一、《生经》(《大正藏》第三册)中的

本生故事提要 261

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大正藏》

第二十四册)中的本生故事提要 300

参考书目 3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