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勇一生撰写了四千多条新闻稿,经手修改的稿件数万条,本书收录的新华社播发的徐勇代表作品,有助于读者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提升专业素养;
2.精心选编了同事同行撰写的纪念徐勇的文章,体现了他坚守理想、勤勉敬业、热忱待人的品格,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徐勇其人,学习其上下求索、永远在路上的精神。
2019 年11 月20 日,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勇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徐勇去世后,新华社的同事和新闻界同仁纷纷发表纪念文章,追忆徐勇。中国记协发来慰问信说,徐勇同志为国际传播和舆论斗争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中国记协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痛心。新华社授予徐勇“社长总编辑奖”,表彰他长期深耕国际新闻报道。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华社播发的徐勇代表作品,包括他撰写的人物报道、科技财经报道、国际报道和抗战纪念报道等有助于读者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提升专业素养;第二部分精心选编了同事、同行怀念徐勇的文章,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位在工作中不断践行“四力”,坚守理想、勤勉敬业、热忱待人的记者形象,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郭川,18日启程,以旧金山为起点,驾驶“中国青岛号”帆船,西向航行、进入太平洋……
那是一个艳阳天。与送行者道别,松开缆绳,帆船离岸,当地时间中午12时。那是旧金山东湾一处游艇俱乐部码头,地处里士满市郊外,帆船先向南、再向西……
升帆、转向、调整风帆,多个回合,郭川由3名助手伴随,几乎没有闲暇。金门大桥在望,两名助手下船,由一艘小船接走;继续接近这处美国西海岸地标,最后一名助手离开,攀上一艘橡皮艇。
从那一刻开始,郭川是船长、也是船员,独自驾船,向金门大桥进发。
偌大一片水域,鲜红船体、高耸桅杆,红色主帆、白色三角帆,“中国青岛号”独行,成为瞩目焦点。
金门大桥上,帆船通过桥下瞬间,14时24分11秒,国际帆船联合会委派记时员沙马•科塔-古特蒂按下计时器。
金门大桥周边,船长的友人们、媒体的记者们,各自占据位置,目送这艘三体帆船远去。地球的弧度,在海面上、相比在陆地上,似乎更容易遮挡视线。
橡皮艇内,与船长分别的最后一名助手,是法国籍船员约亨•克劳思,郭川2015年挑战北冰洋东北航线不间断航行世界纪录的船队成员之一;还有郭川团队的项目总监,再加一名记者和一名橡皮艇操作员。
金门大桥外,旧金山湾出海口,海水远非清澈、水色并非深蓝,但更为接近太平洋,涌浪高度2.5米,风速11节、即每小时11海里,相当于每小时20公里。
航路向西,大洋彼岸,太平洋西岸,是亚洲大陆,包括郭川航行的预定终点上海。
“中国青岛号”前行,橡皮艇在克劳思指挥下一路追随。帆船处于浪峰时,橡皮艇可能在浪谷;帆船在浪谷时,橡皮艇可能位于浪峰。
有一些身处摇篮的感觉,却比摇篮的晃动剧烈;向浪峰攀爬或顺浪谷跌落,伴随船体颠簸和海浪冲击,一些感受从脚下开始,一些浪花落在脸上、身上。
郭川,身处帆船驾驶位,站立、背对橡皮艇,没有回望、没有四顾。15时,他转身,到船尾,面对橡皮艇,挥手、挥手、再挥手,随后转身回到驾驶位,留下一个背影。
克劳思指令,橡皮艇调转方向,在水面划出一条弧线。
除了驾驶员,其他3人转身,朝向“中国青岛号”,目送她逐渐变小。
橡皮艇返程,4人一路无语。上岸,克劳思与项目总监道别,约定“上海见”,与船长汇合。
21时30分,郭川借助卫星电话,拨通项目总监的手机,首次通报航行状况,包括初次进餐内容:方便面、鸡蛋。
他听取抱怨:海上告别,船尾挥手,时间太短,橡皮艇上所有人都来不及照相。
前 言
徐勇作品选
科技财经
25 年后重返月球
火烧尽昔日辉煌 “和平”号今天回家
点评:灾害转换一年间
石墨烯,最薄、最强
随笔:苹果“变调”30 年
记者手记:雅虎不再“虎” 传奇终沉沦
人物人文
随笔:张纯如启示
美国:纪念民权领袖 呼唤真正梦想
布莱尔“遗产”待清点
点评:卡斯特罗传奇
“飞虎队”王牌飞行员辞世
客机失事的背后:一种故事 一种净化
追随船长郭川
国家情怀
点评:体验胜利60 年
点评:记忆胜利60 年
点评:从战败到解放
靖国神社欲何为?
专访:可以宽恕 不可遗忘
——访海外抗战纪念馆发起人方李邦琴
张纯如,不曾离去
记者手记:感受一种沉重
记者手记:“正义迟到,意味着正义缺失”
——“慰安妇”正义联盟旧金山集会侧记
世界风云
倾城一刻
难耐的95 分钟
——伊拉克战前速写
点评:“9·11”五年祭
美国:伊战促成反思 反战再掀浪潮
巴格达沦落又一年
点评:选择性遗忘
纪念徐勇文选
你匆匆离去
写给徐勇的专特稿
感召的力量
——悼徐勇
一位新华社记者突然走了,外套还搭在椅背上!
文字有生命
记者徐勇
一位优秀科技记者留给我们什么
“徐式风格”铭记
永远的严师
甘为孺子牛 打造专稿人
敬畏文字 坚守“无瑕”
传承是最好的怀念
谢谢你的光——送别独一无二的徐勇
勇者,徐行一个新闻人的专业
我们怀念你
寒风不止,思念继续如潮
那些年,我们并肩“战斗”的日子
你不再变老
追忆老友徐勇
徐勇太潇洒
写给徐勇
明天不能去看你
撕不完的日历
世上再无徐勇,但会流传他的故事
徐勇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