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林肯传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675513
  • 作      者:
    [德]艾密尔·路德维希,__
  • 译      者:
    赵倩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德]艾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20世纪杰出的传记作家,法学博士。大学毕业后曾任《柏林日报》驻外记者,采访过斯大林、墨索里尼、凯穆尔等人。赴美后,他受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之邀,担任美国对德政策顾问。1945年,他跟随巴顿、艾森豪威尔将军亲赴欧洲战场前线,报道欧洲的解放,并为盟军提供对德政策的指导。20世纪20年代,路德维希写作了《林肯传》等,成为享誉全球的传记作家。他的传记作品还有《俾斯麦传》、《拿破仑传》、《兴登堡传》、《贝多芬传》等。其写作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开创了传记文学写作的新流派。

赵倩,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副教授,博士。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学习工作。合作翻译《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资本主义黑皮书:自由市场经济的终曲》等学术专著,参与翻译了《拿破仑》、《文成公主》等文学作品。有数篇论文在不同期刊发表,出版了德语语音以及文化阅读类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第16任总统,任期从1861至1865年。林肯的从政之路充满了坎坷和失败,但追求平等的政治理想却一直支撑着他屡败屡战,直至入主白宫。林肯领导了针对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美国成为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

本书从林肯4岁时写起,到林肯榆次戛然而止,描写了数十年中这位美国总统的生活、事业经历和心路历程,是一部全面了解林肯的权威书籍


展开
精彩书摘

有时候,在打官司时林肯会借助自己的表演天赋取胜。如果说,讲故

事对他的律师工作能起到辅助作用的话,那么尤其是当案子涉及一些日常

琐事的时候,表演便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了。比如:又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

打了,现在问题关键就只在于是谁先动的手。“我的当事人扛着一个粪叉

在马路上走着,突然一只恶狗从一家农院里窜出来袭击他。他想把它赶走时,

不小心用粪叉把它叉死了。”

“他为什么要叉死我的狗?”

“狗为什么要咬他?”

“他为什么不用粪叉的另一端把它吓走呢?”

“狗为什么不用它的屁股袭击我的当事人呢?”这时,林肯学着狗的

样子,戏剧性的一蹦,倒退着向陪审团奔去,仿佛是在用“尾巴尖”向他

们示威,就是用这么滑稽的一幕,他赢了那场官司。

他看过的法律书没有那么多,这反倒能使他在语言发挥上更加灵活。

他从不用什么诡辩术。当他说着他那清晰、简短、就仿佛他的脸部轮廓那

样粗线条的句子时,那些平易近人的话总能在从群众中选出的陪审团那儿

起到很大作用。人们甚至说,林肯有时候会把对方律师的论点整理得比对

方本人更清楚,以便能够将它们的逻辑各个击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同

理心以及从对方立场考虑事情的习惯便派上了用场。他能够以一种律师们

少有的客观性考虑辩护双方的要求,因此,比起那些只考虑自己一方利益

的律师,他能更迅速地赢得法庭的信任。

因为林肯的性格中自然地融合着一股诗人气质,并且时时透出公正、符

合逻辑和讲求道义的品质,所以他其实是个做法官的理想人选——当然最

后,他也的确成为了整个国家的“法官”。同事们说,若是他在诉讼过程中

感觉到,自己辩护的一方是无理的,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最不堪一击的律师;

若是他在受理案子之前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会断然拒绝出庭。一位女士为

了让他受理自己的案子,给他寄来二百五十美元;他却把钱退给她并扔下

一句话:“我没有丝毫办法来满足您的要求。”他把一个需要帮助的罪犯

交给一位同事说:“这个人有罪,我没法给他辩护。但您可以。”还有一次,

他在诉讼之前仔细倾听了对方辩护律师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说:

“我发现,我的当事人是无理的,我将奉劝他撤回起诉。”

他间或凭借幽默所玩的花招绝不会超过道义的界线,就仿佛是宝马良

驹害怕看不见的障碍一样。一次,赫尔顿听说,对方律师感觉没什么信心,

怕这怕那,为此他准备吓唬他一次。当时林肯身在异地,后来赫尔顿要把

事情讲给他听时,他问赫尔顿到底有没有真的恐吓对方。“没有?很好,

我们不能那么做。一次恫吓?这无疑会成为一个污点。它见不得光,在打

官司的内容早就被人忘记之后,这种该死的事情不知哪天肯定还会让我们

付出代价。”从这里很明显能看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务实考虑,不了解说话

者的人,可能会从这番话中更多地体会到林肯做事的谨慎,而不是他在道

义上的品德。事实上,林肯做出的数百个类似的决定都可能让人联想到那

种务实的考虑上去。在听众以及同伴面前,他似乎一直想要掩饰自己内心

的真实想法,掩饰他在世人面前更想表现得审慎聪明而不是高尚和纯洁。

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当事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即便是在法官宣判之后,他也

会继续用犀利的语言攻击对方,毫不留情地揭露对方的罪恶。当一位贫穷的

士兵遗孀被一个代理人盘剥了她丈夫一半的抚恤金时,这位愤怒的律师用这

样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辩护:“让我们把被告的头皮剥下来!”

还有一次,在一宗杀人案件里,当他发现法官的言辞缺乏公正时,他立

即从座位上蹦了起来,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这一刻,他看上去那样可

怕,就像山洞里被人惊醒的狮子一样吼叫着,这次他足足比往常多讲了十

分钟。

除去正义感之外,林肯作为律师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走路、起居、吃

饭乃至消化,他做一切事情都很慢,所以他永远都成不了即兴诗人。像他

这样一个从未学过格斗,只是常用斧子伐木的人不懂得如何快速制胜,而

是习惯于一步一步地逼近对手。在他的律师生涯中,他也从未想要让自己

引人瞩目,因为和以前从政时一样,作为律师的林肯也只是想多做事而不

是想出风头,所以他忽略了一名出色的演说者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可能产

生的效应。当年轻的同伴向他建议,以后讲话语速应该更快时,他说道:

“请把那把刀刃短小的刀递给我,然后再给我桌上的那把旧的长猎刀。这

把小刀很灵活,但却只能切一小块地方,用长刀虽然慢,却可以切下大得多的东西。我的头脑转动得迟缓而艰难,不能像其他人那么快地表达自己。

我天生不得不慢慢地讲话。您明白了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