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致青年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624543
  • 作      者:
    舒新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舒新城(1893—1960),中国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1936年版《辞海》主编。先后担任过中学教员和大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撰写有多种教育著作;后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曾任1954年、1959年两届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其一生著述颇丰,仅2013年上海辞书版的《舒新城日记》影印本就达34卷,500万字,是目前所见我国出版界所存篇幅zui长的一部日记,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出版史的研究及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整理者简介

谭徐锋,生于重庆垫江。历史学博士。资深出版人,历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晚清民国政治史、文化史与知识分子史,从事近代中国文献整理,兼及传统书画鉴赏。与杨天石先生合编《辛亥革命的影像记忆》,收集整理有《蒋百里全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黄尊三日记》《蒋廷黻近代史合集》《蒋梦麟文集》《潘伯鹰文集》,在《人文杂志》《二十一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中国书法》《中国图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博览群书》《三联生活周刊》《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经济观察报》等发表论文、书评、随笔、诗歌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1. 舒新城先生是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他站在传统与现代之交,既有旧学底子,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舒新城认为人在社会上获得高贵的地位、重大的责任,全靠中学的教育做基础,这也是他为何尽心尽力于青年教育的缘故。他提出教育为人的目标是:一、处己须具平民的精神,治事须耐劳负责;二、以宇宙为大学校,继续不断地研究学问。

2. 他对于青年人给出的经验与见解,在今天仍然适用,而今天愿意给青年人说点诚实而有益的话,显得多么难能可贵!对于青少年,除却学问外,他以为生活、职业、事业上的问题也与求学同样的重要。他曾经为这些问题烦扰多年,而且看见无数的青年受这些问题烦扰。故此,他像一位大朋友,不厌其烦又巨细无遗,给出了如何交友、如何恋爱、如何用钱等的建议。

3.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分社社长、资深出版人、历史学者谭徐锋整理。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一个集子,收录了他1926~1931年间所写的七封书信,信中讨论的主题全是关于青年的,涉及治学、治事、恋爱三个方面,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奉献给青年朋友。本书亦收录他给子女的信七篇作为补充,内容相似,体例相仿。

舒新城饱读诗书,又久经沧桑,对于民间疾苦知之甚深,在教育、出版领域精耕细作,提出的不少看法让人觉得言之有物、亲切有味。他很坦诚,对于形形色色的青年困惑思考很多,善于结合亲身经验,无论是读书、恋爱、交友,还是其他提升自我的途径,他提出的建议都能体贴入微,给人以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致青年书——讨论几件关于读书的事
  一、购书  二、阅书  三、阅报  四、做笔记
  希望负青年教育责任的人们乘便转达你们日夕相处至可爱敬的青年!
  青年朋友们:
  我很爱敬你们,所以在这百忙之中写这封信给你们:
  我现在已是成人,虽然青年时代离我还不很远,然而我现在总不能自称为青年。所以一面爱慕你们的年青,一面又追念自己年轻时的苦寂生活,而有种种矛盾不安的情绪。若要细说起来,恐怕这青年教育专号的篇幅给大半于我,还是不很够用。这自然不是教育杂志记者所愿意,也不是我现在的时间所能办到,故只择几件关于读书的小事和你们谈谈。
  倘若你有机会而又愿意看我这封信,我便假定你是要读书的,所以青年应不应当读书的问题我们不讨论;而且,我所谓青年,是指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人”,无男女、无职业的区别。这对象自然很广泛,然而“青年”的范围确有这么大,我,或者你们,也都不愿意把它缩小。所以我的话,在你看来,也许觉得很有趣或很隔膜的。
  我只限定说几件读书的小事,故第一从“书”讲起。
  辞源下书的定义说:“以文字记载事物曰书。”我们把这句话分析,便知“书”有两种要素:一是文字,一是事物。文字是形式,事物是内容;形式自然要美,内容更加要丰。内容如何才得丰?形式如何才能美、才算美?这是文章论上的大问题,我们当然不能讨究。不过我能说的书中的丰富的内容是由于丰富的经验,而优美的形式则由于作者“体验的练习。”我们读书无非为贪点便宜从他人的言论中“增加自己的经验”而已。
  读书的目的虽然很简单,但因为自然界、人事界的事物太繁,我们决不能把所有的现象或者我们想要知道的事情,一一“亲历其境,”自不能不借助于他人的耳目,所以读书便成为必要了。不过“当今之世,”读书实在是一个不很容易的问题。若果你真欢喜读书,无论如何,你总可以碰着两个很平常而使你费去许多心思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两问题简单说来,就是:
  (1)读什么书。
  (2)怎样读书。
  朋友!你果真愿意而又能看我这信,我想你最少亦曾在小学或中学读过书,但我不知你是否曾被称为“好学生。”倘若你果真为你们的教师或长辈称为“好学生,”你大概对于读书不会感大的困难:因为要作“好学生,”在读书方面讲,各种功课都非弄到九十分以上不可,你的注意力既集中于“分数”上,而且要天天机械般专心致志地读预定的教科书,别的事情能扰乱你心思的机会自然很少。倘若你不是十分好的“好学生,”平日对于“古今中外”的故事欢喜留意,欢喜涉猎,那么,我想你:
  第一要感着书太多,不知从哪里读起;
  第二要感着书太贵,没有这多钱去买。
  在贫乏的中国出版界,每年出版的新书籍和欧美文明国比较起来,自然有限得很。然而要不加选择地一一读过,姑无论在个人时间上绝对办不到;就能办得到,也没有这许多金钱去买;而况有许多书籍更不值得一读,不值得费钱去买的呢!关于买书问题,我们自然希望图书馆代我们解决。不过在现在的中国,连学校教育部因军事影响而成为“告朔的饩羊” ,要完全靠图书馆代我们购书,真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有图书馆的地方,我们自然要尽量利用图书馆;若无图书馆或有图书馆而没有我们所要读的书,便不能不自求解决。解决较简单而较经济的方法,是集合少数朋友各人定购若干书籍,公开的循环阅读。假期你能集合十人,每人平均每年费三元钱买书,再每月省去瓜子花生小吃费二角五分,十人便可购六十元的书籍,尽购“国货,”当可得日报一种、杂志三四种、书籍一百本上下。
  虽然说不到怎样丰富,然而能选择得当,就把这些出版物细细读过,大概总不至对于社会、国家、世界上的种种事情茫无所知。倘有图书馆可利用,那就所得更多了。
  没有钱买书固然是困难的问题,有了钱买什么书也是当研究的。新书报的消息传达到我们的脑中,大概不外两种媒介:一、“广告”,二、“介绍”。照广告去买书,自然是一种很简便的办法;但是广告只说书的好处,而且不免有言过其实的地方,所以还是不大可靠。靠人介绍又未见得有许多机会;而且介绍者若是专家,则不能为我们指示各方面的常识书;若不是专门研究的,又怕他的判断靠不住,结果还是不大可靠。到底怎样?据我的经验有几种方法大概可以采用:
  (1)亲到书店去选择;
  (2)请相信的人介绍;
  (3)依赖著作者;
  (4)信赖出版家。
  平日留意报纸杂志的广告,看有什么新书报出版。若觉得这些新书报是于你研究的问题有关系,或者你欢喜读它,而出版家之发行处不远,便亲自到那里去翻阅,看其内容如何。有些书店常把新书陈列在外面,你自然可以多费时间在那里阅读,有时竟可以一气读完而不购买;就是那些书店不把新书陈列在外面,你也可以向他们指名索那种书,在那里多费一点时间阅读。若果那书无永久保留的价值,或者于你没有什么需要,你便匆匆阅过一次而不必购买——若系重要书籍当于阅后记其要点,俟将来需要参考时查阅或购买——若是必要,便破费购去。至于杂志报章是有时间性的,时间过后便不容易买到,如觉得这种出版物于自己所研究的学科有重大的关系,或对于自己的兴趣极相合,便当设法定购。这种靠自己的办法自然很便利,但有许多书籍的发行处并不近在眼前,不能亲去选购,要由邮寄。我们不曾亲见其内容,自然不能判断其优点,更不能知道是否为我们所必需:这时我们可请曾经读过某书或熟悉出版界情形的人介绍。他若读过某书,他的意见自然是可以供参考;就是他不曾读过某书而平日留心出版物,对于著作者之经验常识与出版家的信用很明了,其意见也可以备参考。若果你既与发行处所离得远,又无相当的人指导,只好依赖著作者与出版家。例如你平日在报纸上读过某人的文章,而觉得有价值,并且知道他专门研究某种科学的,他现在有某种书籍或报纸杂志发行,当有几分可靠;又如某书店是专门刊行某类书籍,或平日的信用很著,他们出版的书籍与素无信用者相比,也较为可靠。但是专门信赖著作者与出版家也有“许多毛病”:第一,是得不着“初出茅庐”的好著作;第二,著作者与出版家自己失信用,也就不得不随之上当。不过这种办法比漫无标准的乱购书总好得许多。
  朋友!世界上没有绝对有利无弊的原理,更没有绝对有利无弊的方法,只看你怎样运用罢了!
  ……
展开
目录

致青年书

致读者书代叙

致青年书——讨论几件关于读书的事

致中学生书——关于求学治事的几个小问题

致青年教育家

考试与文凭——致中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恋爱上的几个问题——给男女青年的一封公开信

爱的无抵抗主义——复某君兼论金罗情杀事

附录 中学生的将来——在绍兴浙江第五中校讲演


给孩子的信

怎样自立和进修

一个错综的婚姻问题

关于用钱及其他

关于交友

父与子

几个切身的问题

做人做事的方法


整理后记  致快慰而真切的青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