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为心理学:一个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347692
  • 作      者:
    (美)华生著
  • 出 版 社 :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
    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zui大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的意义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缺陷而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行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方向,主张研究能够直接反应人意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特征,即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因而影响深刻。
  作者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
精彩书评
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他的学术成果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
——美国心理学会

我认为虽然在五十年代他不像二三十年代那么受人瞩目,但约翰·华生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思想史上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人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家中被广泛接受……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尤其是在最后这个领域他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古斯塔夫·伯格曼

华生是一个个性突出、毁誉参半的人,赞美他的,因为他鲜明的观点、惊世骇俗的研究,诋毁他的,往往是因为他并不怎么光彩的桃色事件。
——世纪心理沙龙  迟毓凯
展开
精彩书摘

1.行为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
夜晚,将探照灯的光打到人的脸上,人们的瞳孔便会迅速收缩,而如果将光源切断,人的瞳孔又会重新放大。在气氛和谐的室内,若是突然有东西掉落到地上发出巨响,那么,屋内的每个人都会受到惊吓而左右张望。又或者室内有难闻的气味,屋里的人也会捂着鼻子出去透气。将室温升高,里面的人就会出汗并脱掉上衣,但将室温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温度线下,里面的人又会做出哆嗦、相互拥抱取暖等反应。
我们的体内也有因刺激而产生作用的诸多部位,例如,因为没有进食的缘故,胃部的肌肉开始有节奏地进行收缩,而一旦摄入了足量的食物,胃部又会停止收缩。我们身上的肌肉,也不仅仅只受到来自血液的刺激,它们同样受制于自身的张力——张力的增强,会使得肌肉和躯体满有活力,充满内劲;而张力减弱时,肌肉就会松弛,使得躯体失去活力。
动物和人类作为有机体,会不断地受到来自环境客体的刺激,包括身体内部组织本身的变化所带来的刺激。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的身体内部组织对我们的影响力,比外部客体对我们施加的影响力更为神秘或者不同。
人类除了眼、耳、鼻、舌这些感觉器官,还有整个肌肉系统,包括横纹肌、非横纹肌。这些肌肉不仅仅是反应器官,也同样是感觉器官。在人类的行为方面,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绝大多数的反应都是在横纹肌和内脏组织的变化所引起的刺激上建立起来的。
如果有人关注过人类行为的成长过程,他就会发现,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刺激能够引起他们的反应,但同样也有很多刺激不能引起它们的反应。比如人们将蜡笔画或者贝多芬的交响曲乐谱放到新生儿的面前时,就不会指望孩子能够做出什么反应。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将会与大家一起探讨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反应的刺激,以及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反应的刺激——我们把后者称为“条件反射”。
从出生到死亡,有机体无时不刻不在受内在的或外来的刺激,而当有机体受到刺激时,就会开始反应,做出运动。这些反应可以是大幅度的,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到的,如手臂、大腿、躯干的运动;也可能是十分微弱的,只有通过相关仪器才能检测到。这样的微弱反应,可能是以呼吸的变化反映出来,也可能是以血压的升降表现出来,还可能是一丝不易被人捕捉到的眼神流露。
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机体都会为了适应刺激所带来的袭击而做出本能的反应。在适应的过程中,有机体会通过运动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以使刺激作用消失。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具体,但通过以下举例,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依然拿饮食举例,当人感到饥饿的时候,胃部会开始收缩,接着我们会难以忍受,感到心理失衡,于是开始寻找有什么可以吃的。这时,我们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冰箱里仍有剩下的面包奶酪,于是便饥不择食地享用起来。饱餐一顿之后,我们的胃部得以恢复,即便大街上的超市和购物中心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悦人眼目的食品,我们也不会再有进食的欲望。或者在寒冷的冬季,走在大街上,强风刮到我们全身,我们就会加快脚步,或者寻找一个可以挡风取暖的地方来驱散身体里的寒气。又或者,我们饮酒过度时,脾胃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会迫使喝酒的人把酒吐出去。其实,以上这些都是有机体为了适应刺激、保护自己而做出的反应。
行为心理学家对刺激—反应的研究和强调,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的不满,他们认为行为心理学家的兴趣是记录肌肉的反应,而对这些肌肉反应的观察总结对心理学的研究并不能做出实质性的帮助。于此,我要声明,行为心理学家的主要关注力集中在整个人类的行为上,而不单单是肌肉反应。具体研究时,行为心理学家会观察一个人如何在工作日履行他的职责,他们对反应的研究无非是想清晰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人正在做什么,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那些宣称行为心理学不过是研究肌肉反应的心理学家,他们对行为心理学的歪曲理解是令人难以容忍的。
2.行为心理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对社会发展进行实验时,我们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境:
  第一,当社会情形变得无法容忍时,我们要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现实中,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盲目地采取行动,而在采取行动前,又通常会这样给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在这样的境遇下做出如此的改变,虽然无法肯定一定能进入坦途,但至少要比现在的境遇好。其实,这是不知道社会实验将来会引发何种反应而做出的应激行为。
第二,想要某批人或者某个地区的人做某件特定的事,但我们现在不知道该如何让那些人做出这样的反应。不同于第一个对于反应是未知的社会实验,第二个社会实验操纵刺激的目的,不是为了看将要发生什么情况,而是要看刺激能否引起特定的反应。
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其中的差异。对于第一种社会实验,我们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人们对其结果往往不能预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战争。当一个国家发生战争时,国内和国际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是不可预计的。
还有就是应对社会窘况时,所采取的一些盲目对治行为。我们知道,酒吧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很多遭受谴责的影响。由于酗酒带来了很多家庭暴力问题,为了保护妇女权益,政府实施了禁酒令。但是,这个政策将会激起的社会反应是无法预言的。即便想要通过禁酒来降低犯罪率,减少婚外情等有违治安的现状,但是对于那些热衷于研究人类罪性和地域文化的学者来说,虽然无法预言将要发生的情况,但也能够清楚地知道,禁酒并不会使犯罪率降低。禁酒令致使地下私酒买卖泛滥,很多人通过贩卖私酒来赚取丰厚利润,酒贩子的潜力因此得到深度挖掘——有人把福特汽车的中间掏空,有人用婴儿车来偷运葡萄酒和白兰地,还有人在家里藏酒的地方安装假门。禁酒令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纸空文根本无法消除人们喝酒的欲望,正规市场虽然被禁了,但地下黑市却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严重的是,在禁酒令实施之前,因为没有财政依据,黑社会波澜不兴;而在禁酒令实施之后,依靠私酒贸易带来的暴利,美国的黑社会开始发展壮大。与此同时,警察也日益腐败,犯罪率不断上升。禁酒令没能如预期一样,净化国民的道德情操反而导致成千上万的公民因参与酒的走私而被枪杀,也有一些人因为酒精中毒死亡,而且凶杀案盛行。禁酒令颁布10年之后,许多美国人开始呼吁解除禁令。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全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美国人希望飘香的美酒能缓解他们紧张忧虑的心情,唤起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希望重启的酿酒业、售酒业能刺激深陷危机中的经济,使之早日复苏。最终的社会反应表明,禁酒是一场盲目操纵形势的闹剧。
还有一个盲目操纵社会刺激的典型例子是俄国君主体制的垮台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这种政体上的彻底革命看似是进步的,实则让俄国的公民素质和科技水准倒退了数百年,大大阻碍了俄国的工业发展进程。我们且简单地将这个过程中的刺激-反应列成图式:

所加的刺激反应过于复杂而无法预测
S                                                         R
推翻君主制,建立苏维埃政府                              
战争                                                    
禁酒令                                                  ?
轻率的离婚                                              ?
没有任何婚姻                                            ?
双亲在无知中抚养孩子                                    ?
宗教心理为道德标准取代                                  ?
财富的平均化                                            ?
取消世袭财产                                            ?

这种社会实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并不遵循严格的试验程序来展开工作,也不通过小规模的试探摸索来寻找出路,就像一群乌合之众,野蛮、激进地扬言要摧枯拉朽,废掉一切旧事物,建立新世界,结果却让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和公民素质倒退到了原始的幼稚状态。
以上都是第一种社会实验激起的状况,这些状况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改变糟糕的现状,并没有明确想要实现的目标和反应,其行动是盲目的、无序的,毫无严谨性、逻辑性可言。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第二种社会实验,即在反应是已知的且被社会认可的条件下,我们如何使刺激所激起的反应导向刺激本身。这个过程需要建立一组组的刺激方案,而后要严谨有序地加以求证。这里通常被人们接受的反应是婚姻的和谐、未婚者的克制、参加教会,还有基督教中要求的积极行动。我们为实现这些既定的反应,需要从刺激源中逐渐筛选出有效的刺激方案来得到既定的反应。试想一下,行为心理学家通过刺激-反应的方程式来解决社会问题,从刺激所激起的反应中积累大量的数据资料,再从引起既定反应的刺激中建立刺激源的数据,有了这套数据资料,相信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会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且,行为心理学家相信,科学地从刺激—反应的方程式去研究社会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学的结构和知识,才是真正的社会学。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心理起源:告诉你什么是行为心理学
1.行为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
2.行为心理学与社会的关系
3.在生活中建立一套自己的实用心理学标准
4.行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学科
5.放弃灵魂,心理学就是科学
6.打破主观的行为心理学
7.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纲领
8.行为主义与心理学、生理学
9.习得性反应与非习得性反应
10.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将何去何从?
第二章  习惯性行为:最本能最真实的行为心理学
1.习惯使个体适应自己“遭遇的情境”
2.习惯——从拿奶瓶到建造摩天大楼
3.是否人人都可养成好习惯?
4.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5.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6.在习惯形成的最后阶段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  克服妒忌心理:怎样克服嫉妒心理
1.“妒忌”是什么?
2.妒忌的反应及其引起的情境
3.孩子何时会出现对父亲或母亲的妒忌?
4.哥哥会妒忌弟弟吗?
第四章  人格心理学:揭示最真实的人格魅力
1.行为心理学家对人格的解释
2.如何研究人格?
3.探究人格的多种方法
4.关于人格的研究有捷径吗?
5.人格的改变离不开语言吗?
第五章  学会战胜恐惧:怎么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
1.恐惧可以消除吗?
2.用言语消除恐惧
3.怎样依靠社会战胜恐惧?
第六章  人性的弱点:行为心理学家的人性分析
1.警惕心理学诈骗
2.成人有哪些人格弱点?
3.精神病是真实存在的吗?
4.如何改变我们的人格?
第七章  天赋与本能:行为心理学家眼中的人体潜能
1.“天赋”真的存在吗?
2.环境和遗传哪个会影响人类?
3.人的本能是否存在?
4.一个飞镖的“本能”
5.抛弃意识的心理学
6.“智力测验”真有那么神奇吗?
7.行为心理学的字典里没有“记忆”
8.行为心理学家如何解释“意义”?
第八章 情绪心理: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
1.詹姆斯误区理论——情绪内省
2.情绪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吗?
3.两位心理学家的情绪分类
4.情绪研究的正确引路人——行为心理学家
5.复杂情绪的产生来自于外界吗?
6.有趣的非习得性反应
7.复杂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8.情绪的转移——移情
9.情绪产生的基础——内脏和腺体
第九章  情绪反应:条件反射中的实验与观察
1.如何重建条件反射或无条件反射?
2.是什么引起孩子们发笑?
3.一定要培养消极反应
4.建立消极反应就是体罚吗?
5.内在的消极反应与生命的存留
6.面对“词语”的反应
7.行为与情绪的微妙关系
第十章  言语与思维:行为心理学中的思维分析
1.语言和器官
2.言语习惯的形成
3.逐渐发展的语言
4.人是怎样用单词替代物体和情境的?
5.语言有“替代品”吗?
6.词语形成的最后关键——动觉
7.言语习惯的保持
8.行为心理学家的思维观
9.支持行为心理学家观点的证据
10.我们什么时候思考?
11.我们如何进行思考?
12.“新的情境”是如何产生的?
第十一章  婴儿行为心理:人类本真的行为反应
1.人类幼儿研究的阻力
2.妊娠期的胎儿活动
3.有趣的幼儿“本能”
4.“本能”作为术语的尴尬存在
5.非习得性资质
6.婴儿因何啼哭?
第十二章  人体生理反应:外部刺激带来的行为变化
1.探寻有效的刺激
2.刺激可以替代
3.反应亦可以替代
4.建立全新的反应机制
5.腺体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6.腺体反应的分化
7.关于人类的“流口水”实验
8.各式反应中的刺激替代
9.手的惯用性
12.行为心理学也要研究“人体构造”
附录一:约翰·华生年谱
附录二:约翰·华生名言
附录三:约翰·华生理论思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