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堂的故事》:
第一回 郑堂放火炮 除死无大灾 话说明朝正德年间,福建福州府城内朱紫坊小巷深处有一个秀才,姓郑名堂,字汝昂,号雪樵山人。
郑堂为人爽直诙谐,外号“滑稽诗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通,是城里有名的书生。郑堂父亲郑珞,曾经出任过浙江宁波太守,为官清廉,不善拍马奉承,耻与宦官佞臣为伍,辞官退归林下。郑堂自幼受其父教育熏陶,秉性刚直不阿,不怕忤逆权贵,喜欢仗义执言,打抱不平。当时,宦官当道,忠臣受压,所以他虽然年纪轻轻,却无意功名。他洁守雪白身世,隐居园林,自号“雪樵山人”。
郑堂已经二十多岁了,还是赋闲在家。这一天,是大年正月初一。自父母亡过之后,郑堂便是一家之主,所以起得特别早来主持家事。他正忙着供年饭开门迎新年,突然外面人声沸腾,抬进一副棺材来。他愣了一下,知道这是仇人跟他作对,稍一沉思,立即想出一个对策。这时只听抬棺伙计同情地说:“郑秀才,你今年流年太不利啦,大年初一就用这个不祥之物,实在倒霉!”郑堂问是谁叫买的。抬棺伙计答道,“是后街孩店钱老板买的,叫我们送到贵府。”郑堂说:“谢谢,你们辛苦了,麻烦把它(指棺木)抬到大门口。”棺木抬到门口,郑堂叫送棺伙计将棺材用斧头一块一块劈下来,点火燃烧。火烧木头,哔哔剥剥,好像放鞭炮一样,招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郑堂写了一副红对联贴在门上。上联写:“合坊高兴炮送霉气”,下联写:“开门大吉迎来官财”。大伙看了对联,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异口同声地赞道:“秀才写得好!”人群中有一个老头上前对大家喊道:“让我唱一首打油诗好不好?”大伙说:“好!”老头引颈高咏:“新春喜气高,进官连进财。郑家烧火炮,除死无大灾!”大伙又爆发了一场大笑,连赞“好诗”!在阵阵笑声中,有一条黑影从巷尾溜走了。
经过半个月,到了元宵佳节那一天,郑堂又起了一个大清早,提着菜篮子,拿着米袋,上街采购东西,准备过节,同时,还特意到后街孩店找钱老板买各种大小水缸。在商议价目的时候,郑堂提出按斤论价。钱老板巴不得多赚钱,满口答应。双方议好粗大水缸每斤两文钱,上釉大缸每斤四文。郑堂挑拣后各要一口,请老板送去。钱老板本来可以叫伙计送去。但因为他最近娶了个老婆,嫌伙计饭量大,每月又要拿工钱,就凭空诬赖伙计偷了钱斗里的钱,要辞掉他。
伙计不甘被诬赖,跟他大吵一场离去了,于是老婆补上了伙计的名额。由于老婆是小脚,上街送货的重担便落到老板自己头上。
郑堂挑选好水缸,钱老板挑着担子跟着郑堂走。
郑堂沿途买了猪肉、鸡、鸭、蔬菜和米、油、酱、醋、酒,全搁在钱老板担子里带回家。钱老板挑得上气不接下气,正月天额头冒汗,好不容易到了郑堂家,撂下担子直喘气。郑堂将过节的菜类送进厨房后,一手提一杆秤,一手抓一把柴刀,来到钱老板面前,一刀打破一口粗大水缸,说:“这口水缸我买一斤,请你称来。”钱老板被郑堂这一着弄傻了眼,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郑堂回过头来又想再打另一口上釉水缸,钱老板赶紧拦住:“郑秀才,不能再打了,按斤论价我不卖了!不卖了!”“讲得好好的,为什么不卖?”“对不起,我宁可自认倒霉白去一口缸,白流一身汗,我挑回去。”钱老板拣了破缸片,挑起担子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二天,郑堂又来到钱老板那里,要买一套上等彩瓷茶具。本来只要五十文钱,郑堂故意多给他五十文。钱老板吸取昨天的教训不敢多要,郑堂却强要他收。老板心里想,郑堂这个人是不好惹的,多收他的钱,肯定又会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郑堂再三要他收,钱老板再三推辞。郑堂说:“钱老板,这是我自愿多给的价钱,愿买愿卖嘛,你只管收下。”停了停,他又微笑着说,“对啦,俗话说得好,只要不作亏心事,何怕半夜敲门声。”说完,他便把多给的五十文钱硬塞在钱老板手里。钱老板听了后面这句话,知道郑堂来意不善,越发木肯接钱。郑堂把钱搁在桌子上拔腿便走。钱老板赶紧追上拉住他苦苦哀求说:“郑秀才,冤家宜解不宜结,你把钱收回去吧。大年初一我对你作了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让我把实情全盘告诉你!”郑堂故作惊讶地说:“大年初一,你作了问心有愧的事,究竟何事?”钱老板好比瓮子倒橄榄一样,一五一十地把王庄的王财主如何以老主顾的身份来勾结他,出钱叫他到棺材店买一部棺材,在大年初一送到郑堂家的经过说了。郑堂听了钱老板诉说,安慰道:“钱老板,你不用解释了,我一向与你无冤无仇,相信老板不会无故捉弄我,无非贪小便宜上了王财主的当。今天,我来这里,就是要你告诉我这件事。
冤有头债有主,我不会再找你麻烦了。”郑堂说完,收回五十文钱,带着茶具,扬长而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