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个和八个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108329
  • 作      者:
    郭小川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小川(1919--1976),我国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此外还是音乐艺术家。
展开
内容介绍
  郭小川极有代表性的叙事长诗,记述的是晋察冀抗日锄奸队一段艰苦卓绝的历程,展现了敌后人民在民族大义面前,不计个人恩怨与冤屈,团结对敌的精神。意识形态原因,这首完成于1957年的作品,1979年才得以发表。
展开
精彩书评
  ★《一个和八个》,郭小川的长篇叙事诗,成诗于惊心动魄的1957年,这首长诗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讲述了受诬陷的八路军教导员王金,以人格化的力量感化了另外八名囚犯,杀敌立功的故事,这首长诗在当时特定的年代里所遭到的窘境,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直至1976年,郭小川去世,《一个和八个》仍然没有获得发表的机会,不过,随着1978年的到来,文艺界环境大为改善,1979年《一个和八个》在《长江文艺》第1期发表了,这时平反冤假错案已经达到高潮,诗坛对郭小川又一次刮目相看,其实不仅在诗坛,电影人也在酝酿着把这部作品化为影像,展现给观众。
  ——凤凰网卫视

  ★这是一个酝酿已久的题材,过去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缺少外部环境,而1957年的春天提供了这样一个诱发人的挑战和创造的外部环境。在这种背景下,郭小川从5月19日到26日,写出了1200行的《一个和八个》初稿。
  “文革”中,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诗人都被打入了文艺黑线,1959年挨过批的郭小川自然在劫难逃。对包括《一个和八个》在内的作品进行上纲上线的自我批判,是郭小川不得不做的事。直至郭小川1976年去世,《一个和八个》仍然没有获得发表的机会。
  中国毕竟要走进新的时代。新的时代要产生新的审美价值标准。
  郭小川去世三年后,《一个和八个》在《长江文艺》1979年第一期公开发表。这时平反冤假错案已达高潮。诗坛对郭小川又一次刮目相看。郭小川去世七年后,1983年,张军钊、肖风、张艺谋、何群等新一代电影人,把《一个和八个》改编成电影,并且成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崛起的标志性作品之一……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个和八个》被文学史家列入新中国60年间的杰作。
  ——邢小群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北方农家的一条炕上,/八条大汉正等待着死亡。/八张发绿的脸冒出油汗,/十六只手被紧紧地倒绑。/一个战士在门口看守着,/射进来嫌恶和鄙夷的目光。
  八个人都是杀人凶犯/在这里要把恶行的后果承担。/有三个是出名的惯匪,/他们的残暴曾震动过这片平原。/在战争初期的混乱中,他们又啸聚成伙,骚扰民间。
  四个是我军的逃亡士兵,/他们全副武装溜出了军营,/当他们遭到哨兵的阻止,/几只刺刀扎进了他的前胸。/另一个是敌人派遣的奸细,/他曾把烈性的毒药投入井中……
  当粗眉毛身上中了第八颗弹片,/他的生命只留下最后一点火焰,/他痛苦地笑着‘自言自语着:/“死得痛快啊,总算是一条好汉!”然后,他伸了伸胳膊,/就最后地关闭了他的双眼。
  ……敌人越过了这场顽强的阻击,/指挥官不住地催动着他的兵士,/他们又奋力地向前跑了一段路,/却再也找不到那几个人的踪迹,/他们愤愤地大骂几声,/抬回了他们丢在路上的几具死尸。
  这时,高大的天空已经明亮,/东边地平线上升起了朝阳,/远远近近的枪炮声又停止了,/大地上笼罩着稀有的安详,/一场巨大的战役却已开始,/中国在壮大啊,人民在成长……
  读者啊,我的故事已讲完,/但我知道,你们不会认为圆满,/我写过不算少的诗章,/哪一篇不受到你们的责难!/为了使你们得到小小的满足,我不能不简略地补充几点……
  ……
展开
目录
写在书前面
一个和八个
附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