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回到餐桌,回到生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9920390
  • 作      者:
    蔡颖卿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诚品喜爱的畅销作家——说话之道看蔡康永,生活之道品蔡颖卿。蔡颖卿是诚品书店喜爱的生活美学家、畅销书作家。举办的每一场分享活动都座无虚席。出版了十几本图书,本本畅销,销售达百万册,堪比蔡康永。

☆“生活美学”代言人——已出版多部“生活美学”畅销书《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我想学会生活》《家与美好生活》等;千万级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多次力荐。用心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是名副其实的生活家。

本书是蔡颖卿 “生活美学”代表作,通过亲手照顾的一餐一饭,重建稳定的生活秩序。

☆豆瓣评分高,读者口碑好——喜欢蔡颖卿的读者说:“我花很多的时间去读蔡颖卿,又花很多的时间把她的书分享给朋友们,并非因为她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她的观念和生活好正常,简直太正常。恰是这种正常,在今天显得格外高明。”“从蔡老师的书里,我看到,学会生活是一件大学问。她所有的体悟都来自于自己绵密的行动,这也是我特别推崇她的原因。而她的神奇力量也在于,能够让我也开始实践这样的行动。”蔡颖卿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让每一个遇见她的读者,把念想化为行动,把坚定转为信仰。

☆适合时代主题,契合国家号召——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特别强调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蔡颖卿的所有作品传达的都是借由双手用心经营生活的理念,学习做一个懂得珍惜物、用、情、感的生活者。不失去生活中的每一项平衡,也不失落在物质丰裕的表象中。从生活中感悟爱,并将爱返还给生活。这是蔡颖卿献给每一位读者美好生活的礼物。


展开
作者简介

蔡颖卿,台湾著名生活美学家、畅销书作家、教养家。目前专事于生活工作的教学与分享,期待能透过厨事、书籍、专栏与习作与 大家共创安静、稳定的生活,并从中探寻工作与生命成长的美好联结。

生活美学类代表作有《家与美好生活》《有爱意的人生真好看——旅行私想》《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我想学会生活》《放下手边事,坐下来读读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回到餐桌,回到生活》不只是一本实用的厨事工具书,更传递延续了蔡颖卿对生活的表达:从爱出发,用心做事。

从概念的讨论到练习的落实,蔡颖卿通过厨事的分享来印证她对生活的信念。一餐一饭中深藏着我们对生活真挚的爱意,也蕴含了我们安于日常的不凡力量。回到厨房,回到餐桌,用心地经营每一餐、每一饭,除了享受忙的乐趣,更特别的是循着自己的创意与美感,从空盘到满盘,舞动出食物的百态之美,用双手重建饮食的价值,改变生活的质感。

     “如果一个人没有好好地吃,他必不能周全思考、好好去爱,也不能恬然入梦。”就让我们回到厨房,回到餐桌,在饮食里重拾对生活的爱与关怀。


展开
精彩书评

认识蔡颖卿的人都知道,她对生活各个层面、细节,都有自己相信的价值,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我和她每次见面,场所不同,但她解释自己想要和大家分享的经验,描绘一些新的尝试和可能性时,轻柔的语调中所透出来的坚定和热情,则始终如一。如今,她将向我们叙述她对living所相信的事情,所看到的美好。——著名出版人 郝明义

蔡颖卿透过这本书把生活的道理教出来,很值得每一个人细看。她告诉你人品*一,从小看大,见微知著,在厨房和餐桌上如此,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台湾著名教养家 TED演讲者 洪兰

从Bubu老师的书里,我看到,学会生活是一件大学问。她所有的体悟都来自于自己绵密的行动,这也是我特别推崇她的原因。而她的神奇力量也在于,能够让我也开始实践这样的行动。——读者 眼泪小丑

我花很多的时间去读蔡颖卿,又花很多的时间把她的书分享给朋友们,并非因为她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她的观念和生活好正常,简直太正常。恰是这种正常,在今天显得格外高明。——读者 熊小太妈咪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亲手照料的饮食,有一种隐而不彰的美好——我的厨房剧场

我相信启动厨房魅力的永远是人──人无拘的心与万能的手,因此设备再简单的厨房剧场,也会因为上戏的人认真投入而发光变暖。我童年的厨房就是这样的美地,因无法忘却它带来的快乐,所以我珍惜、保护着每一个生活中出现过的剧场。我觉得自己这一生中最幸运的所遇,是出生在一个 “好年代”与 “好地方”。但如果不说明原因,大概有人并不认同一九六○年在时间中算是一个 “好年代”,更不会觉得那个时候还封闭在东海岸的成功镇,也可以算是一个 “好地方”。

我所说的好,并不是指那个时日的生活条件可以把今日的舒适或丰足比下去。恰恰相反,就因为我赶上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年代,而家乡的发展又不足,所以我经历的 “改变”是慢慢接触的,对生活不曾有过 “习以为常”的无感。我常想到,同生为人却在不同的时间流、不同的成长地中如此差异地生活着,对 “差别”“改变”的实受与领悟,养成我对食衣住行的细节保持了 “执着”与 “变化”并存的心情。在踩踏着日子前进的时候,我的珍惜之心是混杂的;有对旧时日技能的遵行习作,也有对新世界繁知的好奇贪学。

从 “无”到 “有”,是物质上的一大改变;从 “有”变 “无”,则是心灵感受的消长。年龄与在乡下成长的双重条件,使我有机会经历设备极简却倚靠热情生活的年代;不只人的双手必须巧,心眼更要活,才能创造有趣的食衣住行。不像今天,我们可以把其他人的眼光与能力买下,然后打包回家,再布置成自己餐桌上的景物与美味;我们不再受限于工具设备的 “无”,但曾经丰富 “有”过的热情,似乎慢慢流失在物质的方便中。被生活抚育了五十一年,我两度看到整个世代厨房里的改变——从无物到设备齐全,从有人照料到清锅冷灶。

厨房对于生活的意义,在我童年时期代表的是 “生存”,那个年代的母亲如果不下厨,孩子便得饿肚子。八十年代,我当了母亲,多数人的家庭都已有了西式厨房方便的功能,但外食还没有取代生活的基本供应。有用人代理厨事是生活较为富裕的表征,上餐厅也多半为尝鲜品新,那个时候,没有特色的餐厅很难存活下来,因为人们较少为打发三餐而外食。

又过了二十年,越来越多厨房在位置上占据着一个家的中心,但离能量供应的意义却越来越远。各种厨房风格进驻市场,然而形式超越了功能,大手笔投资的装修中,独缺一份金钱无法一次购齐的温饱暖意。我有时无法分辨出一个家的厨房与一间厨具专门店的差别,在那样的空间,器物陈设虽表达了品牌与经济力,却看不到一

个主人的特质,一如没有戏上演的剧场,美则美矣,却不灵动。

我相信启动厨房魅力的永远是人——人无拘的心与万能的手,因此设备再简单的厨房剧场,也会因为上戏的人认真投入而发光变暖。我童年的厨房就是这样的一处美地,因无法忘却它所能带来的快乐,所以我珍惜、保护着每一个生活中曾出现过的剧场。

在这本书中,我之所以用剧场的概念与你分享食物的百态之美,除了因为其中的无限可能之外,更因我不希望年轻人错过了自己可以舞动的迷人剧场。


展开
目录

出版缘起 Living的美好 009

序文 蔡颖卿的厨房美学 011

序文 母亲撑起一个家庭最核心的餐桌时光 013

序文 镜头下的生活之爱 015

序文 在饮食中感悟生活的本真 018

献词 021

自序 以厨事的分享,献出我对年轻人的爱 022

概念篇 027

亲手照料的饮食,有一种隐而不彰的美好 028

做菜是一种生活表演,细节之中深藏韵味 031

从构思到成品,丰富有趣的生活记录 035

“想通”规则, “记住”准确 041

关于设备与食材 045

养成计算的习惯 048

食材的切理 053

热处理的3个关键 058

关于烹饪的5个动词 062

掌握调味 068

厨房中的粉 073

摆盘的观察与领会 076

避免败笔 079

厨房的浪漫与现实——关于厨房清理 083

实作篇 089

主 食 Main Food 091

饭与粥 092

乐活杂粮3式 095

调味饭3式 097

马铃薯泥 100

明太子焗饭 102

干拌光面 104

鲜菇面线盅 106

经典意大利面4式 108

橄榄佛卡夏 116

蛋 EGG 121

一个蛋的完整用法 122

亲切可人的国民美食 126

外香内嫩的煎蛋料理 130

蛋与蔬食的美好遇合 132

凝蛋料理东西谈 136

猪肉 Pork 141

白切肉变化2式 142

炸梅花肉 146

咖哩肉酱 148

葱烧猪肉卷 150

泰式拌肉 152

糖醋排骨 155

白云猪手 158

牛肉 Beef 161

拌牛件2式 162

蚝油牛肉片 166

韩式牛小排薄片 168

骰子牛肉 170

培根菲力 173

托斯卡尼炖牛肚 176

牛肉汤2式 178

牛肉牛筋煲 181

鸡肉 Chicken 185

白切鸡变化4式 186

韭黄炒鸡胸 190

蒜香柠檬生煎鸡腿 192

三杯鸡 194

照烧鸡翅 196

韩式炖鸡 198

柠檬鸡条 200

豆制品 Soybean Foods 203

蒸豆豆浆 204

豆汁百页 206

海鲜豆腐羹 208

柳川风豆腐烧 210

炸豆腐丸子 212

咸鱼猪肉豆腐蒸 214

纳豆烤年糕 216

蔬菜 Vegetables 219

凉拌蔬菜2式 220

蔬菜浓汤(一) 224

蔬菜浓汤(二) 228

炒蔬菜3式 230

煮蔬菜3式 234

炸蔬菜2式 239

蒸绿竹笋 242

海鲜 Seafood 245

活虾料理2式 246

比目鱼甘露煮 250

鲜鱼味哙汤 252

生鲑料理2式 254

干煎鳕鱼 258

蒜味蛤蜊汤 260

酱炒海瓜子 262

软壳蟹色拉 26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