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3岁前,妈妈要读的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8045815
  • 作      者:
    胡琳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内容介绍
13岁,是孩子儿童期和少年期的分水岭。13岁前,孩子如果心智发育成熟,青春期就能够轻松顺利地度过,并且在前行的路上保持从容和自信。
《13岁前,妈妈要读的心理学》旨在帮助父母了解孩子13岁前的心理,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在行为、心理、情绪、气质、情商、智商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平衡发展,为孩子之后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孩子总是缠着要妈妈,开始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在每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小脑瓜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为什么他们的言行如此奇怪呢?实际上,行动上的抗拒来源于心理上的对峙。不是因为孩子不懂,而是因为父母不懂他们的心理需要。
宝宝才6个月大,但年轻的张妈妈已经体会到做母亲的烦恼了。孩子总是要自己一个人抱,哪怕是孩子的奶奶也抱不去。一到别人手里,孩子那灵敏的鼻子似乎就嗅到不好的东西,马上就“哇哇”大哭起来。
张妈妈很无奈,尽管自己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带孩子。但是,孩子总亲近自己一个人,也让她感到疲惫。对此,婆婆分析说:“平时主要是你一个人在带孩子,他除了你之外再也没接触其他人,所以他总是腻着你,别人抱抱都不行。”真的是这样吗?张妈妈陷入迷茫,怎样才能让别人帮自己带孩子呢?
案例中这个宝宝表现出婴儿时期的依恋状态。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他与母亲或亲近的人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当然,婴儿的依恋主要是通过啼哭、笑、喊叫、咿呀学语等行为方式展现出来的。同时,这是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积极、充满深情的感情维系。
一般情况下,1岁之前的婴儿最基本的情感表现就是哭泣,他们通常会由于饥饿、生气、疼痛而发出哭泣的声音。这时年轻的父母若发现婴儿经常啼哭,就需要对他(她)做出应有的反应,而不是置之不理。当然,有时婴儿也会表现出伤心、厌恶、生气、惊讶、难过、开心的情绪。
而4~18个月的孩子已经能表达出许多种情绪了,他们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大哭,时而小声啜泣,这表示他们处于高兴、恐惧、失望等情绪状态中。甚至他们还会展现踢踢小腿、挥挥手、摇摇头、微笑等动作,以此来表露他们的情绪。
2第1章 孩子成长心理学: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18个月以上的孩子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从喜欢照镜子,并知道镜子中的那个就是自己,开始想要挣脱父母的手臂去独行。孩子在这一阶段有着丰富的情绪,有时在上一刻他们还高兴地玩着,但是下一刻就伤心地大哭起来。对此,父母需要有耐心,应该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对于自我意识渐渐增长的孩子而言是很正常的。
对此,作为父母需要注意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情绪发育情况。
1. 培养孩子的依恋情绪
婴儿在两岁前这段时期,会非常依赖照顾自己的人。不过这个人并非只是母亲,假如是父母之外的某个人照顾孩子,孩子也会对其产生同样的依恋情绪。可以说,依恋是孩子与照顾她的人之间的维系纽带。而对于父母而言,培养孩子依恋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例如,当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那么孩子就会更加依恋父母,对父母会建立起强烈的信任感。假如孩子无法建立信任感,那么他(她)就难以在成长过程中再去信任别人。
2. 孩子对陌生人产生恐惧或害羞情绪
一般而言,孩子5~7个月时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或“害羞”情绪。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性格会有内向的倾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孩子在这一阶段会悄悄地躲在父亲或母亲身边,不想让陌生人触摸自己。通常情况下,孩子的这种怕生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上学的年龄,大概在两岁半以后消失。假如父母想帮助孩子摆脱这种情绪,就需要让孩子放松,并避免迫使孩子接近陌生人。父母需要明白,孩子认生是很正常的,这表示他(她)对父母有深深的眷恋,所以父母要拿出自己的耐心。
3. 正常的交流
尽管孩子较小,但他(她)对身边的人是有反应的。他们可以认出许多人的声音,例如父母,还有那些母亲怀孕期间常常接触到的人。他们还能够以母亲特殊的气味来认出她的乳房。通常孩子在6周大时开始学会微笑,或许在这之前父母有发现孩子微笑过,不过通常而言,偶然的脸部歪扭只是内部身体机能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一种先天性反射的结果。3个月大的孩子开始会笑,有的孩子并非真正的笑,而有的孩子每次笑时还会发出声音,不同孩子表现不一。
展开
目录
1岁之前:孩子的情感发育期2
1~2岁:孩子的情感依恋期 4
2~3岁: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 7
3~4岁: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期 9
5~8岁:儿童心理成长叛逆期 12
8~13岁:儿童心理成长过渡期 15

第2章 儿童行为心理学:知晓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和心思 19
孩子喜欢说脏话,父母怎么办 20
孩子喜欢撒谎,父母怎么办23
孩子做事总是拖拉,父母怎么办 25
孩子喜欢搞破坏,父母怎么办 27
孩子喜欢攀比,父母怎么办30
孩子喜欢追星,父母怎么办33

第3章 儿童情绪心理学:正确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情绪 37
霍桑效应——允许孩子宣泄不良情绪 38
习得性无助心理——允许孩子犯错 40
飞镖效应——叛逆的孩子需要爱 43
心理疲劳——别让孩子的心太累 46
自我肯定感——允许孩子适度撒娇 49
情绪宣泄心理——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51

第4章 儿童气质心理学:遵循孩子的气质特点进行教育 55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何种气质 56
如何引导和培养胆汁质的孩子 58
如何引导和培养抑郁质的孩子 61
如何引导和培养多血质的孩子 64
如何引导和培养黏液质的孩子 66
别让孩子从小就不合群68

第5章 儿童个性心理学:引导和激发孩子的性格优势 71
“他希望成为蜘蛛侠”——解析领袖型孩子 72
“孩子总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解析怀疑型孩子 74
“孩子总是多愁善感”——解析浪漫型孩子 76
“孩子对什么都不满意”——解析完美型孩子 79
“孩子总喜欢问为什么”——解析思考型孩子 81
“孩子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解析活跃型孩子 83

第6章 儿童学习心理学:引导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87
如何寓教于乐——解决孩子爱玩贪玩的问题 88
如何交替学习——解决孩子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90
如何学以致用——让孩子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 92
如何纵向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94
发挥目标效应——让孩子自我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 96
发挥兴趣效应——找准孩子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 98

第7章 儿童积极心理学:从小就塑造孩子的阳光心态 101
赏识教育——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102
引导孩子乐观地看待生活104
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习惯107
挫折教育——让孩子正确面对困境109
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的需求 112
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114

第8章 儿童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孩子克服缺陷 117
孩子,别怕——引导孩子克服恐惧症 118
孩子,别郁闷——帮助孩子解开心中的郁结 120
孩子,别强迫自己——引导孩子克服强迫症 123
孩子,别一个人玩耍——引导孩子走出孤独症 126
孩子,别怀疑——引导孩子摆脱疑心病 129
孩子,别忧虑——让孩子远离抑郁症 131

第9章 儿童的消极心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 135
孩子遇事总是先害怕——引导孩子战胜胆怯心理 136
我就是讨厌他——引导孩子摆脱嫉妒心理 138
孩子看不起自己——引导孩子战胜自卑心理 141
孩子不愿与人分享——引导孩子摆脱自私心理 144
他都没什么了不起——引导孩子克服自负心理 147
我偏要这样做——让孩子克服任性心理 149

第10章 亲子沟通心理学:引导孩子远离成长叛逆的怪圈 153
父母教育思路统一,孩子成长更顺利 154
了解自己的孩子,判断孩子别片面 156
微笑和鼓励是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158
顺应孩子的特点,肯定孩子的优点 161
理解孩子的梦想,引导孩子实现目标 163
平等沟通,不妨尝试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165

第11章 习惯养成心理学:引导孩子养成规矩,管好自己 169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170
主动性原则——邀请比要求更重要172
糖果效应——拒绝奢侈浪费需要自制力 174
赠人“玫瑰”效应——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177
拒绝“融合效应”——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179
卢维斯定理——让孩子学会谦虚181

第12章 减压教育心理学:别让孩子的心灵长期负重 183
挫折心理——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 184
恐惧成绩排名——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186
成长中的“逆境”——孩子也有烦恼 188
失败定律——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190
情绪蔓延——父母需要自我减压192
望子成龙心理——降低期望值就是为孩子减压 195

第13章 智商开发心理学:超凡的智商需要有意识地开发 197
关注孩子的新发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198
找准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200
让思维长出翅膀——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203
神奇的思维创意——鼓励孩子突破常规思维 206
思维的尝试——鼓励孩子多探索208
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孩子的耐力 210

第14章 性教育心理学:别让性的困惑害了孩子 213
父爱缺失,引导女儿性心理健康发展 214
在不同时期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 216
如何对男孩进行针对性的性教育 218
如何对女孩进行针对性的性教育 221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对异性的眷恋 223
孩子早恋了,父母怎么办225
孩子是否真的有同性恋倾向227
参考文献 23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