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洞山指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707251
  • 作      者:
    南怀瑾讲述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讲《指月录》的课堂实录,采用对话体,对话中常常暗藏禅机,先生更如同古时禅师接引学人、对机说法,机缘妙语,颇耐人寻味

展开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指月录》是明心见性、参禅悟道必读的典籍。2009年下半年,南怀瑾先生开始带领学人参研《指月录》,并对曹洞宗的特点、学术、修持和传承等方面作了重点研讨,本书即整理自当时的课堂实录,采用对话体。除了原文诵读和白话释义,课堂上以自由发言为主,听讲的学人或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先生则随时指点、点评。一路讲下来,先生不仅将禅宗的发展、演变脉络讲得非常详尽清晰,对话中更是常常暗藏禅机,如同古时禅师接引学人、对机说法,圣哲言、钵盂语兼而有之。

展开
精彩书摘

禅宗语录以前讲过多次,每次都有新的观点。这次我们从头讲禅宗,一是因为有人为上海的朋友发起七天的禅宗课程,还没有正式开始;二是因为古道师发心,要复兴江西洞山的曹洞宗祖庭;第三,正式要讲禅宗,唐宋以来,一千多年下来,禅宗差不多要断根了,不绝如缕啊!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检讨一下。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从南北朝开始,跟中国的诸子百家结合,产生了禅宗,到现在好像只剩下口头禅了,因为大家都被禅宗祖师的语录蒙住了,误在奇言妙语上。禅宗的教育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文学,可是对于奇言妙语的内涵,如果不去深入检讨,很容易变成口头禅。现在我们开始研究禅宗祖师的公案语录,这些奇言妙语记录了他们悟道的经过,非但要注重他们如何明心见性,如何了生死,特别要注意他们的出生同死亡,为什么?这是生命科学的问题,认知科学的求证。禅宗离不开禅定,奇言妙语是文字般若、方便般若,明心见性是实相般若,求证必须配合禅定,离不开境界般若,所以禅宗也可以称为般若宗,是佛法的中心。过去儒家、道家所暗晦的,不大清楚的意义,因佛法东来,像扎针一样,一针下去挑明了,所以佛法进入中国以后,对于中国文化精髓起的作用,有这样重要。

这样一个成仙成佛的发明,到中国变成奇妙的文学,要研究这条路线,必须有古文的基础,剥掉一切宗教的外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像科学研究一样,要真求证,要做实验,必须通过禅定。一般人研究禅学,根本没有证得禅定,几十年前我在台湾公开讲《如何修证佛法》,以我几十年的经验,接触在家出家的方外人,能够初步证到心一境性、离生喜乐的人,几乎没有,这是很悲哀的事。所以求证方面缺失了,禅宗就渐渐变成口头禅了。

我今天吩咐谢锦烊,抽出来傅大士的《心王铭》、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第三篇就是六祖以下石头希迁禅师的《参同契》,第四篇是曹洞宗的中心,洞山良价禅师的《宝镜三昧》,配合禅修的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路线。至于曹洞宗与临济宗的比较,教育后辈如何明心见性,如何达到身心解脱、了生脱死,五家的教育方式不同,可以说与他们每一代祖师的个性,与地方环境、语言等等都有关系。另外,还要懂得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配合历代经济、文化、艺术等等的演变,摸清文化大系的转变。这几篇都是重在见地与工夫的配合,重要的只有几个要点,自己要真正体会。

希迁禅师写《参同契》,他一定反对门派的观念,道只有一个,没有什么南宗北派,这就是佛法的真正精神。所以禅宗不只是释迦牟尼拈花微笑,释迦以前有七佛,乃至过去劫的十方三世诸佛,只有一个中心,这个道从来就没有断绝过,一条线连续下来,即使无佛出世的时候,也有辟支佛出来,所以并不是这个道断了,这个传承仍有。

了解了这些,希望你们修行亲证,不要被这些奇言妙语骗住了,大家回去先要自己研究《参同契》与《宝镜三昧》,不要光在这里听听,好像懂了,回去书本一合又是茫然,那就很可惜了。不是可惜我个人浪费精神,是替大家可惜,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希迁禅师的吩咐,“奉劝参学人,光阴莫虚度”,不要浪费生命,回去要好好参究。

禅宗讲一个参,包括了戒定慧,八万四千法门有百千三昧,“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乃至修罗道、外道,也有它的境界。外道不是唯心的吗?也是唯心的,都有关联。参包括了门门一切境,包括了止观,智慧的观,观里自然有定,有境界,又脱开了境界,一切境界,一切现象都是客位,那个主位是本性,心性的本体,明心见性的那个。这些都要切实研究,这是参。

听禅宗的课也是参,你看《指月录》上的祖师,不要轻易看过去,先看他这个人,最好找来《高僧传》一起研究。像石头希迁禅师,母亲自怀孕时就吃素了,他生下来也是吃素,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天生力气很大,气派很足,像个侠义道中人,因为当地崇拜迷信,杀牛拜神,他没有出家以前就不同意,公然把人家要砍的牛拉下来,不准杀,把那些神庙都毁掉。一个人怎么做得到?他到哪里人家都怕他,可能他武功很高,或者他天生有一种尊严威望,人们服他怕他,他说不准就不准了,这个气派很难。那他为什么要去出家?他出家是去跟着六祖,直到六祖去世,时间很短,其实他已经很有心得了。你注意他的修持,每天打坐,已经没有身体感觉了,身心皆空了,“晏坐忘身”这四个字,要特别注意。

我们打坐修持了几十年,能够忘身吗?做不到吧?身体气脉的感觉不是酸就是痛,都是难受,为什么?他怎么那么快成就?语录上也没有说他修什么六妙门啊,或者十六特胜啊,那他的禅定走的哪一路?八万四千法门,他的法门就是无门为门,这就要懂《楞伽经》了。如果拿《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来讲,他走得很高,他下手没有走这些法门,就是念头一空到底,这里你就要注意了。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药山惟俨禅师  一(《指月录》卷九)

缘起○奇言妙语○参禅○石头希迁○澧州药山○侍奉三年○师乃辞祖○石头垂语

第二讲  药山惟俨禅师  二

住药山后○坐次○院主报○谓云岩曰○园头栽菜○平田浅草○看经次○师看经次○师与道吾○师晚参云○师问庞居士○师因僧问○问饭头○问僧○朗州刺史○李初向师○李又问○师一夜○韩文公○文公又一日

第三讲  药山惟俨禅师  三

师坐次○问己事未明○师令供养主○师久不升座○学人拟归乡○师与云岩○上堂○时有僧问○汝见律师○太和八年

第四讲  云岩昙晟禅师(《指月录》卷十二)

潭州云岩○他日侍立次○山又问○一日山问○后到沩山○师煎茶次○师问石霜○住后僧问○上堂示众○问僧○道吾问○扫地次○问僧甚处来○师作草鞋次○僧问○院主游石室○裴大夫问○会昌元年

第五讲  洞山良价禅师  一(《指月录》卷十六)

四点提示○瑞州洞山○次参沩山○师曰○师问云岩○师辞云岩

第六讲  洞山良价禅师  二

妙喜未见○师初行脚○在泐潭○他日○云岩讳日○师自唐○师作五位○上堂

第七讲  洞山良价禅师  三

佛法禅宗化○洞山悟道○向奉共功

第八讲  洞山良价禅师  四

兴衰由人○参话头○五位君臣颂○子午流注○偏中正

第九讲  洞山良价禅师  五

文学变迁○十二时颂○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

第十讲  洞山良价禅师  六

文字般若○白居易的禅○唯时史观○《易经》八卦○乾卦变化

第十一讲  洞山良价禅师  七

欲见和尚○师与泰首座○蛇吞虾蟆○问雪峰○雪峰上问讯○雪峰搬柴次○时时勤拂拭○师寻常○问僧名

第十二讲  洞山良价禅师  八

有僧不安○因夜参○问僧甚处来○僧问茱萸○洗钵次○三身之中○问僧作甚么○陈尚书问师○僧问如何○师与云居○上堂有一人○官人问○上堂还有○师有时曰○师不安○将圆寂○僧问和尚○师示颂曰○乃命剃发

第十三讲  曹山本寂禅师  一(《指月录》卷十八)

抚州曹山○示众曰凡情○僧问学人○问沙门○问眉与目○师示众云○云门问○问家贫○师问德上座○镜清问○问教中道

第十四讲  曹山本寂禅师  二

问具何知解○问僧作甚么○问亲何道伴○问一牛饮水○纸衣道者○师示颂曰○问强上座○僧举药山问○僧问香严○师读杜顺○师作四禁偈

第十五  讲曹山本寂禅师  三

示众曰僧家○我常见丛林○今时莫作○不见弥勒○虽然没用处○天复辛酉

第十六讲  五位君臣  一(《指月录》卷十六)

机锋转语○僧问曹山寂○僧问如何○山又曰○复作五相○又僧问

第十七讲  五位君臣  二

陆亘大夫○投子青○丹霞淳

第十八讲  五位君臣  三

禅宗变迁○曹洞法脉○芙蓉楷上堂○长芦歇上堂

第十九讲  五位君臣  四

僧问雪窦宗○涌泉景欣○天童觉四借颂

第二十讲  五位君臣  五

古德分○圜悟禅师提唱○浮山远录公

第二十一讲  五位君臣  六

有者道○曹山慧霞○吉祥元实

第二十二讲  宝镜三昧  一(《指月录》卷十六)

大密宗○历史学术转变○禅宗影响道家○师因曹山辞○夜半正明

第二十三讲  宝镜三昧  二

再论夜半正明○传统历法○虽非有为○重离六爻

第二十四讲  宝镜三昧  三

后天卦变○错综复杂

第二十五讲  宝镜三昧  四

乾卦变化○常愍法师

第二十六讲  宝镜三昧  五

依经不依论○易之门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