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研究》:
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可以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以及对人的主观判断作出定量描述。该方法采用数学方法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适用于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难以全部量化的大型复杂系统,对目标(或因素)结构复杂并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也比较适用。
层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把分析或评价的对象层次化。它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评价的要求,将评价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或评价指标,并按照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因素以不同层次进行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明确关系的、条理化的分析评价结构模型。对于组成因素或者子系统的评价,实际上是最底层对最高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者是构成相对优劣次序的排队问题。在计算每一层次的所有因素相对于上层次某因素重要性的单排序问题时,又可以简化成一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同时为了判断、比较的定量化,引入1~9比率表示方法,并构成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以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的计算,求出某层因素相对于上层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这种计算权重的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