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学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最为辉煌和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之一,之所以会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如此熣灿和耀眼的光芒,就在于当时的诸子百家之间和诸子百家内部曾发生过学术思想的激烈碰撞,即“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指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之间及各学派内部就不同思想观点所进行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
本书论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实质乃是诸子百家间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争鸣”的核心问题乃“所以为治”及其相关问题,兴起的根本原因则是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士人面临着如何重建中国的社会政治秩序和文化理想的问题。分别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老庄、杨朱及稷下《管子》学派等先秦道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先秦墨家对儒、道、名、法等诸子学派的学术批评;商鞅、韩非等先秦法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先秦纵横家合纵、连横两派彼此及对其他诸子学派的学术批评;以邓析、惠施、尹文、公孙龙为代表的先秦名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先秦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先秦阴阳家、农家、小说家学术批评的考论。结语是对全书的总结和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思想文化价值及其启示的思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