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来说,好的学风,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是力求在史学研究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融化,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考析、认识和把握中。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对优良学风的诠释,似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看,好的学风表现在老老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在学术研究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不炒冷饭。做到后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对所从事领域的学术前沿有充分的了解,对当下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对研究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等问题有独立思考,有个人见解。同时,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有所进步。一篇论文或一部学术论著,如果大部分内容是重复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徒有其名,只是以“新成果”三字作为包装而已。
从广义看,好的学风代表了一种研究理念。
首先,是实证与思辨的结合。不仅要尽可能地发掘、利用原始资料和一切相关史料,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路径,经过深入考究,揭示历史真实,还需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批判地吸收、运用一切有利于史学研究的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探索历史表象背后的丰富内容,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学是人文学科。我们做史学研究,不能只见物而忽视人。需要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层面的高度关注。
其次,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学风。同其他学科相比,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创新与学术传承、学术积累之间,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创新不应仅仅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目标,更应将它转化为一种治学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研究、工作中。所谓学术创新,可以有多种表现,但是,具有原创性的史学研究成果,必以扎实严谨的学风为根基,其背后必有学人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不惧受人误解与讥讽的坚忍意志。
最后,具有自我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虽然生活在当代,却能时时、事事、处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对我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使今人能够切实吸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引以为鉴,在建设和发展中少走弯路。然而,我们不仅应当反思历史,反思古人,还应当反思我们的历史研究,反思我们自己。不仅应当记取历史上的教训,也需要总结、吸取历史研究中的经验教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