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董卓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标志了东汉帝国实际统治的终结。与国内外学者将东汉灭亡归结为外戚专权、宦官专政、以豪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崛起和黄巾起义等因素不同,作者以西北边疆(凉州)为重点,考察了从秦统一前到东汉时期西北边疆的政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分析了一个高度军事化的边疆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并介绍了在东汉国家战略的变迁与汉羌战争的过程中,东汉政权放弃对西北的统治,如何导致西北军事力量崛起,并成为东汉灭亡的重要因素。本书从边缘与中心冲突角度,论述了西北边疆在早期中华帝国统一下的地区多样性,展现了中华文明动态发展的过程。
从早期中华帝国的西北边疆,看两汉王朝的兴衰、东汉的瓦解
本书以两汉时代的西北地区——凉州为中心,分析其自然与人文地理如何造就该地域的尚武文化和军事化进程,并融合了当地的多元族群特色而产生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认同。随着西汉与东汉的政治文化与国家战略的变迁,凉州地区及其军事精英在帝国战略顺序中的位置也有升沉,并由此形成了西北武人与东汉洛阳朝廷之间的紧张关系。西北地区与洛阳朝廷的矛盾和冲突当然并非东汉帝国崩溃的唯一原因,但其影响匪细却是本书一再强调的。
致谢
倘若没有许多导师、朋友及同僚的帮助和慷慨,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对于他们的洞察力、创意和坚定不移的支持,我最感激的是金鹏程(Paul R. Goldin)教授、林蔚(Arthur Waldron)教授及林恩·霍伦·利斯(Lynn Hollen Lees)教授—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三位导师。当我还在探索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时,香港中文大学黎明钊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学朱鸿林教授给予我孜孜不倦的支持和教导。我也欠下了已故的陈学霖教授和曾瑞龙教授一笔无法偿还的学债,是他们在文星遽落前勉励我追求学术生涯,并予以源源不绝的帮助和鼓励。如果缺少了这些导师的关怀,我也无法踏上学术之旅。谨以此书献给我的诸位
老师。
在整个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我获得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资助局“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项目编号:25608215)及香港理工大学新进人员研究基金的资助。同仁谭景辉教授也拨冗阅读拙稿并赠予具建设性的评论。除此之外,我非常依赖的前副研究员张璠璟,以及前研究助理周婉雯、邓琛和郭枫,也在各种事情上替我分忧代劳,使我得以专心准备这本书。在此,我谨衷心感谢他们的贡献。
我也必须感谢范德堡大学的龙沛(Peter Lorge)将拙文收编至“亚洲的国家与帝国”(Asian States & Empires)系列里,其中更收录了我景仰已久的军事历史学家之作。另外,与劳特利奇出版公司(Routledge)的彼得·索登(Peter Sowden)和利拉·瓦特南(Leela Vathenen),聚顶公司(Apex CoVantage)的凯特·福纳德尔(Kate Fornadel),以及他们的同僚共事是我的荣幸,他们既耐心又迅速的帮助,让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当然,本书任何错漏全由我个人负责。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朋友李煜辉、谢子雯、魏德章、麦家豪、吴珈毅、陈敬扬、梁伟基博士及蔡彦川博士,是他们的友谊与对拙著的好奇心,激励着我前进。我也感激母亲给我的爱与养育之恩。一路走来,我感谢大人(Daai Jan)以爱、幽默与宽容来丰富了我的生命。
中译本序i
致谢 i
附表目录 iii
地图目录 iv
两汉帝王列表 v
地图 vii
第1章 导论:东汉及其西北边疆与地域认同 1
东汉 5
早期中华帝国的西北边疆 13
第2章 开疆辟土与划分空间 :早期帝国西北的自然及
行政地理 37
自然地理 39
西汉以前的政治地理 42
西汉的政治地理 48
新朝及东汉的政治地理 57
第3章 被边缘化 :东汉帝国的西北人 79
徙民实边 80
西北边疆的边缘化 98
第4章 邦内蛮夷 :汉羌战争与割弃西北 135
谁是羌人? 137
汉羌之间的长期敌对 145
种下祸根 155
第5章 结语 :终结的开始 187
参考文献 193
索引 221
译后记 231
值得称赞的是,谢伟杰承担了任何东汉研究中固有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性,这本书为研究这一时期(东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起点。
——何禄凯(Luke Habberstad) 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