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会思考:会思考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9432539
  • 作      者:
    洪兰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知名教育家洪兰成功家教读本

★会思考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面临人生转折,让孩子能做出智慧选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盛赞的家教理念

★1000多所中小学阅读推广经验总结  

★本书主题演讲在全国多个城市火热开展,广受欢迎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济宁亮宝贝教育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嘉兴教育学院        

普台高级中学


展开
作者简介

洪兰

福建省同安县人。台湾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在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后回台任教。

洪兰教授认为教育是社会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她致力于阅读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地区上千所中小学。近年来,洪兰教授在中国大陆多个城市、学校进行家教主题演讲,广受家长和老师欢迎。

著作多部,有《自主学习,决定未来》《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科学教养与学习》《洪兰开讲》等,以及译作五十余本。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影响未来,思考关系孩子的一生。


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长大成人,好的教育应该每天发生,一直在场。不当的教育方式,要扬弃和改变。


本书作者洪兰老师是台湾知名教育专家,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相关研究,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盛行台湾二十多年,出版的图书一直位居家教类畅销榜。在这本代表作《学会思考》中,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和常识,以科学家的眼光加上教育家的眼界,用专业又平实的论述,恳切地分享她的教育故事及方法。作者告诉我们,学会思考能让人生与众不同。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懂得要走什么样的路,懂得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决定下一步如何走,也能更好地抓住机会,赢得人生。


展开
精彩书评


洪兰说:是不是每一家应该挑选一本传家之书,由父母传给他们的儿女,再由儿女传给他们的儿女?这是个非常好的创意。家庭中的亲子阅读会产生额外的收获,影响几代人的共同书籍,其实就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在台湾,走进任何一家书店,洪兰教授的教育图书总在醒目的地方陈列。

——知名教育专家尹建莉


展开
精彩书摘

用寓言启发思考

《蓝色革命》的作者冈特•鲍利(Gunter Pauli)写了一套寓言,用最亲近生活的方式,不着痕迹地教小孩子生态与品德的正确观念,全世界卖了两千七百万套。他来台湾的时候,讲了一下写书的动机。他说老师“教”的太多,但是孩子“学”的不够。这句话立刻引起我的注意。的确,这正是我们的毛病之一。老师口沫横飞地讲,学生意兴阑珊,吸收不到十分之一。他说只要引导孩子思考,其余的会自动跑出来。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问”。

鲍利说有次去正在闹旱灾的国家演讲,他端了一杯水进教室,大声问:“谁在我的杯子里小便了?”小朋友都尖叫说:“不是我,我没有!”他接着问:“狗怎么上厕所?”全班大笑,大胆的男生就把腿抬高,表演狗上厕所的样子。他又问:“猫怎么上厕所?”更多孩子做出猫用前爪扒沙的动作。他再问:“你怎么上厕所?”孩子齐声说:“用马桶。”这时一个女孩恍然大悟地说:“我懂了,我们真的有在你的杯子中小便。”因为冲马桶的水正是可以喝的水,我们用了可以喝的水去冲马桶,是浪费了水。孩子回家后,就要求父母去买干厕所(dry toilet),造成干厕所大卖。他说,孩子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才是他自己的,孩子会因为认同这个理念而去实践,有实践就有改变,教育应该要让孩子看到知识是有趣的、有用的。

他又用一头牛在吃草,一朵蘑菇大叫说“不要吃我,我正在替孩子制造食物”做开头,引导孩子去发现一公顷的草只能养活两头牛,但是一公顷的地却可以长出百万朵蘑菇,蘑菇利用牛的排泄物和稻草、枯木把无价值的废弃物转换为有营养的蛋白质。小朋友在脑海里想:一公顷,两头牛,两年才成熟,而蘑菇两星期就收成几百万朵;两年,四头牛,但是蘑菇已经几千万朵了。小孩就了解蘑菇的蛋白质比牛肉的蛋白质高了几千倍,养牛不如养蘑菇。

大自然中是没有废弃物的,要善用地球已经生产的东西,而不要期待地球再生产更多的东西。鲍利认为只要跳出制式的思想框架,改变思想,就改变了世界。用寓言的方式把正确观念教给孩子是很好的方法,孩子因了解而改变了视野,又因为孩子是最有执行力的(环保分类做得最好的是小学生而不是大人),执行出来就是真实。这时,世界就改变了。

我对台湾地区的教育一直停留在“背”的阶段深感无力,连中学数学都考填空题,学习怎么快乐得起来?教育不需要背,了解它的意思,孩子可以有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只要意思对了,为什么要逐字跟课本一样才给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三千年了,我们依然在填鸭,请引导学生“想”吧!从他脑海中出来的东西才是他的。

只拔除野草,并不能使玫瑰长好

高考结束后,一名学生写信问我:“老师,我今天终于摆脱了多年来的身心束缚,但是为什么我没有快乐的感觉?为什么我不单不快乐,反而觉得空虚?”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解除痛苦并不等于得到快乐。很多人都以为,不痛苦就快乐了,但那是不对的,它们不是天平的两端。痛苦如果没有意义,痛苦解除后,是空虚。

现在的人很不快乐,有的地方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忧郁症或焦虑症;根据忧郁症防治协会的调查,台湾岛内有二百二十万人有忧郁症倾向。忧郁症的就医率,在七年内增加了十倍。它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更不要说创造力这个无价的脑力资源。

过去,我们一直都从解除痛苦着手,学生不快乐,我们就改制度,废联考,推行免试升学,减轻压力使学生快乐。但是,现在大学的课业压力,已经少到只要考进来,几乎都可以毕业。

某大学的老师,先把题目给学生做,考试时还可以看书。即便如此,还是有学生懒得抄,交白卷,使老师要给他分数也不能。没有压力到这个地步,为什么还是不快乐?我们少做了什么?

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的重心放得不对,不应该只注重负面条件地去除,应该要强调正向长处地建立。野草妨碍玫瑰生长,但只拔除野草并不能使玫瑰长得好,还需浇水、施肥。

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他智慧,因为知识不等同智慧,而有智慧才能不烦恼。我们要教孩子,人生本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碰到挫折时,不要逃避,愈不敢面对,它就变得愈大。天底下长得最快的东西,就是你不敢面对的问题。教育,要训练孩子跟挫折一起生存。

丘吉尔和林肯都有严重的忧郁症。丘吉尔把他的忧郁症叫作“黑狗”,因为忧郁症就像一只忠心的狗,到那里都跟着他。林肯在1841年1月第二次忧郁症发作时曾试图自杀。虽然都有这个可怕的病,但因为他们的态度是接受不是逃避,忧郁症便伤不了他们。他们在病的折磨下,仍维持应有的表现,成了历史的伟人。

所以教育不要一直聚焦在孩子的缺点上。美国有所学校,开学时要学生写篇短文,描述一件他最得意的事。然后,老师教学生,从这篇短文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如诚实、友善、勤勉,老师再找各种机会,让孩子展现他的长处。

结果,长处产生自信,有自信就交到朋友。正向的人际关系多了,孩子就快乐,孩子快乐了,他们的学习就进步,而学习正是教育的核心目的。

这项做法的目的在于,这样长大的孩子,遇挫折时的回弹力高,不容易得忧郁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敢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是谁。

人应该被未来所吸引,而不是被过去所驱迫。改变心态并不花钱,但我们会快乐很多。


愈早参与,愈能当个好爸爸

教养的艰难是很多人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做父亲对男人也有好处,它能改变大脑,使大脑神经连接得更绵密。研究者在鹿鼠的大脑中发现,做父亲的公鼠,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海马回细胞增多,大脑中对催产素(oxytocin)和血管压缩素(vasopressin)的感受体也增多。绒猴当父亲时,负责计划、策略和情绪控制的前额叶神经元连接的密度变密,会长出新的血管压缩素感受体,增加新爸爸的认知能力,使新手父亲觅食时更有收获。

就人类来说,新手父亲身体中催乳素(prolactin)这个荷尔蒙的浓度上升,睾固酮下降,大自然使家中有新生婴儿的爸爸睾固酮下降三分之一,减少父亲的攻击性,使他参与幼儿的照顾。

研究者还发现,当母亲抱起八周大的婴儿时,孩子的心跳和呼吸会减低,整个人安静下来。但当爸爸抱起婴儿时,孩子的心跳和呼吸不降反升,显示婴儿兴奋起来,期待爸爸跟他玩游戏。父亲比较会跟婴儿说有关运动、汽车等母亲不常用的词汇,因为男人喜欢的东西跟女人不同。人喜欢谈论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所以父亲的词汇量大小会影响孩子三岁时的语言发展,而母亲的则不会。因为母亲常用的都是平常照顾孩子的语句:肚肚饿了吗?要尿尿了吗?马利兰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低收入家庭的父亲因为忙于生计,不太了解孩子的作息,比较会用who、what、where和why去问小孩,这促使孩子用比较长的句子去回答,而复杂的文法和词汇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帮助。

父亲常不了解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所以会想逃避责任。2009年一份调查了4109个家庭的报告发现,孩子九个月大时,如果父母都比较少念书给孩子听,父亲不念书给孩子听对孩子以后语言发展的影响远大于母亲的不念,使孩子在两岁时语言表达的能力落后,因为父亲与母亲给予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研究也发现,愈早让父亲参与照顾婴儿,他将来愈会是个好爸爸。

我们不赞成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把责任丢给社会,所以不能鼓励未婚生子。我们要让父亲看到他对孩子的影响力,从而在一个生命开始时,有更深的思考。


展开
目录

自序 赢在人生的转折点


Part 1

从教养开始

01 带来幸福的人生观

02 早点为孩子画出道德那条线

03 如何避免养出偏见

04 愈早参与,愈能当个好爸爸 

05 用寓言启发思考 

06 在虚拟世界也能学习 

07 暂时抛开课本来唱歌

08 机器人会有学习的热情吗 

09 习惯决定机会,品格决定命运 

10 不着痕迹的学习


Part 2

从教育开始

11 只读一本课本是不够的

12 把放烟火的钱拿来做美学吧 

13 人文素养的力量 

14 教导他,不要羞辱他

15 台湾学生输在哪里 

16 恻隐之心怎么教 

17 谁养出了“不可燃人”

18 只拔除野草,并不能使玫瑰长好

19 阅读古文,修炼智慧 

20 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天吃饭 

21 开不了口的教育

22 先有感动,才有美感


Part3

从态度开始


23 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人生目标 

24 别把思考交给机器 

25 找工作的三个原则

26 不要给人生崩盘的机会 

27 丑话岂能随便说

28 抱怨会赶走朋友 

29 成功不必在“我” 

30 创造力的天敌 

31 名片拿掉,你还剩下什么 

32 好的改变,值得等待 

Part 4

从心开始


33 大事往往来自小事 

34 纽约地铁里的巧克力香味 

35 鸽子为何要单脚站

36 从一头羊开始的幸福经济学 

37 寻找信心的所在地 

38 心态不对,看什么都不顺眼 

39 伟大的世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40 大脑是厌恶说谎的 


Part 5

从脑开始

41 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42 购买欲怎么来的

43 为什么“吃人的嘴软”

44 如何训练“总裁脑” 

45 学打鼓,安定身心 

46 椅子影响决策

47 人为什么会自己否定自己 

48 被染色的鸟,忘了自己是谁 

49 是不用功,还是用不上功 

50 用语言解开人类之谜 


Part 6

从年龄开始


51 学习优雅地老去

52 人老了,才好用

53 “中年危机”是假的 

54 七十岁前都不算老 

55 不使人间造孽钱

56 负面言语让人“未战先败” 

57 应善用“老”人才

58 多运动,大脑更健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