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所说的想象就是作为历史戏剧家职责的虚构。例如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其中的一个大臣,早在雍正年间就死了,怎么到了乾隆即位后还活着呢?而且还是重要人物,起重要作用。编导不是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没有了吗?又如电视剧《康熙大帝》中,康熙把女儿许配给葛尔丹,这是完全没有的事。因为康熙视葛尔丹为死敌,怎么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呢?其实,文学创作属于审美文化,它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我们写的作品,能不能称为文学作品,我们的习作能不能称为文学创作,关键就看我们笔下的作品是不是“以情感评价生活”,是不是具有诗情画意,是不是生气勃勃,是不是具有浓郁的氛围,是不是有独特的情调,是不是有令人醉心的音律,是不是具有可观的色泽,等等。
善于写历史题材的列夫·托尼斯泰说:“感受到诗意与感受不到诗意是创作的主旋律之一。”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也不能为了忠实于历史,就完全客观地、不动感情地照搬历史事实。郭沫若说过,历史学家是挖掘历史,文学家是发展历史。何谓“挖掘”?那就是在历史事实内部下工夫,通过考证等手段,确定史实,并进行深入的联系比较,揭示出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来。何谓“发展”,那就是以历史事实为基本依托,在历史框架和时限中,通过虚构、描写、夸张、铺呈、渲染等展现出艺术的风采来。在历史小说或历史剧所展现的世界中,其中的历史都是经过作者感情过滤的、艺术虚构过的历史,它已经不是也不可能是历史的原貌。例如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和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作者或编导者若是照搬三国相互争斗的历史事实,是不会创作成功的。《三国演义》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有较充分的“想象”、“虚构”和“诗意情感评价”。三国时期的历史,在小说和剧作中只是一个历史框架,一个时间断限,某些历史事件可以重新改写,某些历史人物可以重新塑造,它已不完全像一般历史书那样去忠实地叙述历史,作家和编导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以极大的热情去虚构场景,以爱憎的感情去塑造人物。请看“空城计”这个场景。《三国演义》长篇小说,以及后来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就不是完全照搬历史,如果照搬历史事实,创作就不会成功,《三国演义》(包括小说和电视连续剧)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它有很充分的一种“诗意情感评价”和艺术虚构。三国时期的历史,在小说和剧作中只是一个历史的框架,一个时间的断限,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常被重新改写,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被重新塑造,它不是三国时代的历史教科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