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学史学术档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99340
  • 作      者:
    吴光正,罗媛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学术档案大系》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史工程 ,其宗旨是对百年来中国人文学科的学术进展分门别 类地加以总结清理。凡属人文学科重要的学术研究对 象,其学术史都可进入本丛书。每一种均包括三部分 内容:对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著加以评介。以 期在展示代表性成果的同时揭示出学术发展的脉络; 百年来学术论著提要,其特点是切实、可靠、完整; 百年来学术史大事记,其特点是注重事实和可读性。
  这种新型的学术史著作。在将史料的客观性与作者的 学术立场结合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中国文学史学术档案》体 例新颖,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必将对中国人文学科 的发展起到卓有成效的推进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百年来文学史书写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成功地参与了民族一国家共同体的建构。文学史这种学术样式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在西学一中学(国学)张力结构中的中国文学史家对这一功能有着深刻的体认。文学史的撰写和出版之所以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大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学史作为国学的一个构成部分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武器:文学史的有无与好坏不仅是一个知识结构的有无与好坏问题,而且是一个爱国与否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存亡和国家存亡的问题。在这种理念下,掌握一国的文学史就成为了一国国民的基本素养。“我中国文学为国民教育之根本”、“足以供学人之研究,而亦一般国民应有之知识”一类的表述就成了文学史著作中的习惯性表达。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时期的文学史书写注意挖掘文学史中的个性意识和平民精神,自觉地承担起了民族文化建设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学史书写成了国家统一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政治标准、阶级性、人民性、爱国主义、民间文学、现实主义成了指导文学史书写的灵魂,《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游国恩本文学史、中科院文学所本文学史成功地完成了民族一国家共同体的建构。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书写关注人本思想、关注文化心理结构,90年代兴起的编年体文学史甚至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关注与文学史密切相关的思想文化活动,世纪之交的文学史家倡导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书写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民族一国家共同体的建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民族一国家共同体的建构具有全民参与的性质。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中学、师范学校都必须学习中国文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利用国家机器推进了这一进程:统一了思想认识,编写了具有指导性质的教学大纲,并贯彻到高校中文系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大学文学史教育的政治性(前期).和人文性(后期)特征支配了中学语文课文的编选和阐释。
  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是个史学大国,但是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却一直呈现出感悟式、零篇碎简式的特征。从20世纪初开始,章太炎启动了“文学”义界的阐述,文学史家在特定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指导下确立了客观、求信的科学态度,并对中国文学史的历史进程、发展规律进行总体把握和逻辑阐述,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才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学史界掀起了中国文学史内容、中国文学史分期、中国文学史主流、中国文学史发展规律、中国文学史编写指导思想、中国文学史编写体例的大讨论,最终在国家的指导下集体完成了《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从此规范了20世纪后半个时期的文学史书写进程。经过60余年的演练,文学史家辨析文学史史实的能力已经炉火纯青。近年来的文学史书写在这个层面上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对史实的论述也用描述式代替了评判式,从而显得更加客观;逻辑阐释能力进一步加强,其观照视野从政治、经济走向美学和文化,并在一系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文学史的分期就不仅摆脱了日本文学史家的影响,而且摆脱了按王朝分期的做法,转而从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来分期。以作家为主(横切),以文体、流派、思潮为辅(竖切),分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展开论述的编写体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90年代以来的编年体文学史充分吸收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的长处,有力地拓展了文学史的书写空问。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书写唤醒了文学史家的理论建构意识,文学史方法论、文学史史学史、文学史哲学的探讨成为世纪之交的一道最为绚烂的风景线。文学史的书写一旦拥有了理论的翅膀,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展开
目录
文学史书写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文学史》自叙
【点评】
《中国文学史》总论
【点评】
文学总略
【点评】
《中国文学史纲》序例
【点评】
文学之定义
【点评】
《白话文学史》引子
【点评】
中国文学史分期之研究
【点评】
《中国文学史讲稿》通论
【点评】
《中国文学流变史》前论
【点评】
《十四朝文学史要略》叙论
【点评】
《中国文学史》绪论
【点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
【点评】
关于编写中国文学史的一些问题
【点评】
《中国文学史》自序(存目)
【点评】
文学的主流及其他(存目)
【点评】
胡适对中国文学史“公例”的歪曲捏造及其影响(存目)
【点评】
对于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几点意见(存目)
【点评】
文学史编写问题随想
【点评】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
【点评】
守正出新及其他(存目)——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
【点评】
中国文学史的演进:范式的视角
【点评】
文学史有限论
【点评】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纲目(存目)
【点评】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总序
【点评】
《中国文学编年史》总序
【点评】
文学史的研究
【点评】
中国文学史内容提要
政治、文化与学术的博弈——百年文学史书写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