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众传媒视阈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转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7638
  • 作      者:
    胡丽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胡丽娜,浙江金华人,1979年生。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儿童文学、传媒文化以及比较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在《文艺争鸣》、《中国出版》、《中国编辑》、《当代文坛》《中国图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大众传媒视阈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转型研究》从传媒视角切入,以当代儿童文学尤其是1978年之后的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传媒语境的形成、当代儿童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儿童文学生产方式和存在形式的转变、儿童文学审美品性的嬗变和跨媒介传播以及儿童受众“期待视野”的转向与重塑等问题的考察,探讨大众传媒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和转型之间的关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大众传媒视阈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转型研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大众传媒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转型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包括纸质传媒、电子传媒、网络等新媒介在内的传媒文化与当代儿童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总结,梳理当代儿童文学史上重要的传媒文化现象,揭示传媒文化之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儿童文学的电影传播之旅
    1922年上海影戏公司首次拍摄了表现六岁男童在室外顽皮戏耍情景的故事片,成为中国儿童故事片的萌芽。此后,但杜宇、郑正秋等电影人相继拍摄了《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三毛流浪记》、《表》等优秀影片。儿童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赋予儿童文学传播以更为丰富的传播渠道。反顾现代儿童电影创作,改编是其内容生产的重要方式,尤其以对儿童文学的改编为主。1925年的《小朋友》电影改编自包天笑翻译的法国儿童小说《苦儿流浪记》。现代儿童电影发展的内容资源对文学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包括《小朋友》在内,经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五部儿童电影中,有四部改编自外国儿童文学名著:《飞行鞋》根据德国童话集《罗仑》的《五月鸟》改编;《中国白雪公主》改编自德国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表》根据苏联同名儿童小说改编①。此外,家喻户晓的儿童电影《三毛流浪记》则由阳翰笙改编自张乐平的漫画。这种改编移植的创作方式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影像传播,并积极推动了现代儿童电影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儿童电影重视文学改编的传统。
    当代儿童文学传播继承并发扬影视传播这一传统,通过改编的方式,儿童文学成为儿童电影创作的“源头活水”。日渐丰富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电影创作互惠互利,形成良性传播的局面。秦兆阳《为孩子们祝福》、华山《鸡毛信》、张天翼《罗文应的故事》、任大星《吕小钢和他的妹妹》、白小文《刘士海爸爸的皮包》、刘真《小伙伴》、胡奇《五彩路》、徐光耀《小兵张嘎》、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李心田《闪闪红星》、徐瑛《向阳院的故事》,还有任德耀《马兰花》、《小足球队》等儿童话剧都被改编成为儿童电影。其中《小兵张嘎》、《宝葫芦的秘密》、《闪闪红星》、《马兰花》等都成为经典之作。新时期以来,《红衣少女》、《哦,香雪》、《“下次开船”港游记》、《男生贾里》、《人之初》、《我的九月》、《花季·雨季》、《草房子》、《女生日记》、《一个都不能少》、《再见,我的1948》、《危险智能》等作品在纸质图书传播的同时,都通过电影的方式进入儿童视野。这些作品从纸质文本转换为影像文本之后,依然有着不俗的艺术魅力,有些还获得“童牛奖”、“华表奖”等重要奖项。如1990年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普莱维梯彻公司》。作家曹文轩亲自担任编剧的《草房子》被认为是能感动今天和明天小观众的“美丽的人性的诗篇”,获得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儿童片奖、1999年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等。
    总结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当下性作品的改编:如《红衣少女》、《霹雳贝贝》、《豆蔻年华》、《哦,香雪》、《男生贾里》、《红发卡》、《花季·雨季》、《草房子》、《足球大侠》、《危险智能》、《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乌龟也上网》、《男生贾里新传》等;另一类是对此前改编过的儿童文学进行再次开发,如《“下次开船”港》、《三毛从军记》、《宝葫芦的秘密》、《小英雄雨来》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已经成为儿童电影二度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在20世纪60年代被改编为电影,而在2007年又推出新版《宝葫芦的秘密》。此外,《闪闪红星》、《小兵张嘎》等也推出动画电影版。《男生贾里》也相继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淘气包马小跳》更是被改编为动画片、动画电影等。以上儿童电影的改编实践,一方面说明了儿童文学是当代儿童电影创作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也显露出当代儿童电影改编中的问题所在,即儿童文学的电影之旅,尚需要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更为深入的对话和沟通,以更好地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态势,推动儿童文学传播和儿童电影创作的良性发展。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语境意识与问题意识
二 研究现状:梳理与反思
三 研究思路、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 大众传媒场域下的童年与儿童文学
第一节 大众传媒场域的形成
一 电视、网络的发展与儿童生活
二 当代儿童的媒介参与
第二节 域外视野:大众传媒与童年变迁
一 西方童年研究的媒介化趋势
二 童年变迁中的媒介力量
第三节 本土境遇:儿童观的世纪变迁与传媒时代的儿童文学
一 中国儿童观的世纪变迁
二 传媒时代儿童文学的境遇

第二章 大众传媒与当代儿童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
第一节 计划与激情--五六十年代的传媒与儿童文学生产机制
一 五六十年代的儿童传媒机制--基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考察
二 传媒工具论与儿童文学的教育性和工具性
三 个案启示--儿童文艺评奖与《刘文学》
第二节 复归与探索--纸媒黄金时代与七八十年代的儿童文学生产机制
一 纸质传媒的黄金时代
二 文学性的复归--以《少年文艺》为个案
三 儿童文学批评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市场与改革一0年代末以来的儿童文学生产机制
一 传媒体制的市场化转向
二 市场化与儿童文学生产格局的多元化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当代儿童文学生产转型
第一节 传媒机构与儿童文学生产的转型
一 “把关人理论对儿童文学生产转型的启示
二 传媒机构转型与儿童文学生产的分化
第二节 传媒转型与作家主体的变化
一 作家创作观念的变化
二 网络兴起与创作主体的泛化
第三节 商业导向下的儿童文学类型化写作:实践与思考
一 原创儿童文学的类型化写作实践
二 境外类型化作品的引进和出版
三 立场与声音:儿童文学类型化写作的思考

第四章 媒介形态嬗变与儿童文学存在形态的转变
第一节 儿童文学形式与内容的新变:影视网络力量的渗透
一 媒介发展与儿童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
二 有意味的尝试--双媒互动与互动参与的文本方式
三 传媒文化与儿童文学创作内容的新变
第二节 影像力量的崛起:动漫书刊与图画书出版
一 动漫传播与动漫书刊
二 读图时代的图画书出版
第三节 传媒文化与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的嬗变
一 多元作品对儿童文学概念的冲击
二 传媒文化与儿童文学美学新探

第五章 媒介形态变化与儿童文学的跨媒介传播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跨媒介传播
一 发生期儿童文学的传播智慧
二 影视与儿童文学的多渠道传播
三 儿童文学的网络传播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儿童文学整合传播
一 《哈利·波特》整合传播的启示
二 国内童书传播的新方向
第三节 新媒体背景下儿童文学的分众传播
一 儿童文学分众传播的实践
二 新媒体背景下儿童文学分化传播的发展

第六章 传媒导向与儿童期待视野的重塑
第一节 受众理论视阈中的儿童与儿童的文学参与
一 受众理论:儿童受众的能动性
二 儿童受众对儿童文学的主动参与
第二节 从读者到创作者的转变--从自画青春到低龄化写作
一 低龄化写作轨迹
二 低龄化写作的背后:童年话语书写与媒介的同谋合欢
第三节 儿童阅读期待的转变与重塑
一 儿童阅读倾向的转变:来自传播理论的启示
二 儿童阅读倾向的转变:来自三次全国五城市儿童阅读情况的调查
三 儿童阅读期待视野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