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对于传统经典著作的解读,尤其是对于儒家经典的解读无不体现这种特点。且不说历代注释儒家经典的著作汗牛充栋,就是解读的想象力以及关涉的领域可谓无所不包又无限的延伸。可以说历代儒家经典阐释的绵延不绝,就是典型的无限解读过程的表现。
其次,明清通俗小说续书的繁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这与无限解读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续书本身就是原来文本中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延续。这里既有受众无限解读的心理需求,也有传播者再次解读原文本的需求,所以续书是原作品形象和故事再解读的结果。
至于古代民间传说往往围绕一个人物和一个故事不断解读而衍生出新的意涵,同样也是无限解读的例子。而关羽的传播则是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无限解读的原则,从三国到今天数千年来都在解读,历史上每个人都在解读,而且还将无限的延续这一解读传统。中国人对于关羽的解读之所以是经典的,就在于这种无限的解读,这既是关羽传播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特点之一。
这种解读基于中国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是准宗教,一是伦理性。在人类历史上不论其民族、种族、国家以及部落群体如何,他们对于宗教和信仰的理解和选择都存在着无限解读的现象。如西方文化对于《圣经》的解读就属于无限解读,每段历史、每个个体都以自己的视野解读,所以《圣经》就成为无限解读的对象文本,其原因就在于《圣经》属于宗教文献。中国古代解读关羽传播与此相似,文人解读关羽形象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有从佛教视野解读关羽,有从道教视野解读关羽,也有从儒家角度解读关羽,还有从民间信仰角度解读关羽,有无数的群体、从无数的视野在解读关羽,这就体现了解读的无限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