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诗学在中国的历史效果
一 时间性与异质性
二 作为事件的效果历史
三 安德森的“西马”
四 旧事重提
五 本书结构
第一章 尚未抵岸的漂流瓶
一 反犹主义偏见与人格心理学
二 在美国问题与德国理论之间
三 先在的弗洛伊德
四 批判及其语境:他山之石
五 漂流瓶的当下性
第二章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批判
一 现代性批判,抑或后现代主义
二 启蒙现代性问题
三 否定的艺术
四 反思现象学批判及其意蕴
五 理论命题:语境性与本土化
第三章 现代性的碎片,抑或后现代经验
一 历史的天使
二 现代性碎片
三 经验贫乏时代的经验
四 恋爱中的本雅明
第四章 人文主义,或者科学主义
一 技术理性批判
二 文化与审美
三 结构主义与理论的反人道主义
四 意识形态批评
第五章 三个:20世纪80年代的出场式
一 本雅明:借道出场
二 阿多诺:沉默及其意味
三 马尔库塞:诗意的建构
四 在场与出场
第六章 媒介化与公共艺术
一 本雅明工业与媒介再生产
二 公共艺术与人的生活方式
三 人的大众文化形象
第七章 知识生产与审美批判
一 美学知识生产
二 实用主义与本质主义
三 理论之后
第八章 信息时代:身份、经典与文化社会学
一 信息时代的身份认同
二 及物的文化研究与文化社会学
三 经典化问题
第九章 批判诗学的理论遗产
一 批判理论的非社会化?
二 非社会化批判与文化工业逻辑
三 文化工业理论再反思
后记
展开
孙士聪,复旦大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科项目、人事部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招标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中宣部马工程子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