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75244
  • 作      者:
    张利群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该书针对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其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系统研究,立足于价值-评价的价值论、批评作为活动的实践论、认识与评价交融的发生认识论三位一体的哲学基础,从批评评价取向、价值导向、评价目标、评价制度、评价机制、评价形态、评价标准原则诸方面探讨批评核心价值体系功能与历史建构过程,提供批评观建设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支撑,解决批评现实困境问题,以更好推动批评创新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庄子的“自然”范畴主要有三方面义项:一指自然界,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自然,指宇宙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及表现状态,故而以“自在而然”来表述其性质和特征颇为恰当。所谓“自在而然”强调自然本身的属性和存在价值意义,自然存在本身是这样就这样,具有自身规律和内在逻辑性。故而庄子主张“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庄子·知北游》),“天籁”之声(《庄子·齐物论》)、“自然之命”(《庄子·天运》)的自然之道和自然之态。二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确立的顺应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也就是相应于自然的人性的自然状态,可用“自为而然”来表述其性质和特征。所谓“自为而然”是人的自由而然、自主而然、自己而然,强调以自然无为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呈现自身。也就是说,自己是什么样就应该呈现出什么样,自己做主,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人为做作、修饰打扮。从现代观念来看,实质上一方面强调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论意义和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来自自然又回到自然的人的自然属性价值的意义,具有反对以人为之性来改变自然之性,反对本质先于存在或本质决定存在的现代意义。故而庄子主张“以鸟养养鸟”而不是“以人养养鸟”,“天籁”胜于“人籁”,“天乐”超于“人乐”。三是在对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方式的自然无为要求中,强调顺应自然,可用“自然而然”来表述其性质和特征。这是从“无为而无不为”的角度强调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对待自然的态度,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精神。故而老子主张“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庄子主张“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缮性》),“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自美则不美”(《庄子·山木》),“无怠之声”(《庄子·天运》),“至乐无乐”(《庄子—天道》)等。“自然”的三重义项分别从本体论、存在论、方法论角度确立道家自然思想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也是其“自然”观的三个维度,构成彼此和谐交融的联系,也构成三维一体的整体。其整体性表现在都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强调自然观,并构建自然美价值取向的。
  道家自然观与儒家和谐观虽有很大区别,但也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有某些共通点。道家追求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说明道家也主张“和”,也具有和谐价值取向,区别在于道家认定“与天和者”高于“与人和者”而已,从而体现出“自然”与“人为”的差异性。
  ……
展开
目录

引论:研究背景,现状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  2

二、研究内容及其框架结构逻辑 /  6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基本观点 /  7

四、研究难点与对策以及深化研究的设想 /  10

第一章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依据

第一节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合理性 /  14

第二节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学理性 /  24

第三节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  33

第二章 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成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46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共同理想价值追求 /  58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价值指向 /  68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社会荣辱观价值基础 /  78

第三章 文学批评历时性发展的核心价值建构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人文价值取向 /  92

第二节 “五四”文学批评的新文化价值取向 /  106

第三节 延安文艺批评的新民主主义价值取向 /  117

第四节 新中国文学批评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  132

第四章 当下文学批评的反思与价值重建

第一节 批评在价值冲突中解构—重构—建构的反思 /  142

第二节 当代批评价值关系的重建 /  151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经典性价值取向的重建 /  157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价值取向的重建 /  166

第五节 文学批评的和谐美价值取向的建构 /  177

第五章 文学批评的价值论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夯实文学理论的价值论基座 /  190

第二节 价值论推动文学观的更新和转换 /  198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评价功能的价值论意义 /  206

第六章 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

第一节 文学评价制度的性质与功能 /  218

第二节 文学批评评价机制的构成 /  228

第三节 评价机制对文学制度的建构 /  235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评价制度建设 /  240

第七章 文学评价制度表征的典型形态

第一节 文学评奖制度的评价取向性 /  248

第二节 文学教育制度的评价取向性 /  265

第三节 媒体批评的评价取向性 /  273

第八章 文学批评准则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文学评价标准的三维构成及其评价导向 /  286

第二节 文学批评标准的真善美价值系统 /  293

第三节 批评原则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价值取向 /  303

第九章 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文学活动论视野中批评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 /  314

第二节 艺术生产论视野中批评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 /  323

第三节 媒介生产论视野中批评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 /  335

结语: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方向与路径

一、文学评价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 /  351

二、文学评价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54

三、文学评价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措施 /  356

参考书目 /  360

相关论文发表目录 /  364

后记 /  3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