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4830
  • 作      者:
    张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选择比兴,从话语方式的角度人手,梳理古代诗学、探讨当代诗歌的研究思路是很值得肯定的。在他的努力中,可以看出年轻学者在现代学术中的焦虑、甄别与抉择。他在借鉴西方现代学术路径的同时,用中国自身的传统去考量现实,用传统中固有的诗学资源,去梳理诗歌理论,观照当下创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更深入的层面,审视文学的过去与当下。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雨,男,1981年生,汉族,甘肃定西人。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比兴诗学,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诗教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文学的审美属性。张雨编著的《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在梳理传统比兴诗学的基础上,考察了十七年诗歌、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呈现了传统比兴诗学在当代的延续、更新与消逝,呈现了文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历史影响的焦虑,以及远离历史后,诗歌写作的尴尬。《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立足当下,打通古今,为诗歌研究提供了深度思考的空间。
展开
精彩书摘
  诗风背后有灵魂的秘密,主流诗歌界的诊断是准确的。但是,命名却是粗暴的。命名意味着定罪。为艺术方法和艺术风格规定政治属性,是50年代以来,诗歌批评的主要模式。与语言的蕴藉性联系起来,有以下两个判断标准:明朗直白——积极热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政治思想上也是社会主义的;朦胧晦涩——消极颓废——资产阶级的现代主义——政治思想上也是资本主义的。
  另外,产生这种判断,也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在古代社会,统治者要对臣民的语言方式进行规训,希望他们温柔敦厚不质直言之;但在另一方面,皇帝和朝廷,对文字非常警觉——认为言语晦涩是因为不敢直言,不敢直言就是包藏祸心。在这种奇特诡异的文化心理、政治气候中,文人战战兢兢、担心祸从口出,统治者充满警惕、杯弓蛇影。于是,比兴讽谏的礼仪之道,常常成为戏弄权威的证据,成为罗织罪名的材料。朦胧与晦涩为什么有罪呢?在批判《草木篇》的过程中,一篇文章阐述了其中的奥秘:“一位老作家说得好:解放前我们某些革命作家为了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揭露社会的黑暗,是常常用这种隐晦的表现手法的:托言花草、寄情鸟兽,以表达自己的怨和恨。这样可以逃过官方的审查,既骂了他们,在法律上也构不成罪名。”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坚持运用这种隐晦的表现手法,到底意欲何为呢?《草木篇》的罪名就这样落实了:“在那含义晦涩的诗句里……他所愤恨和菲薄的,不是革命者共同的敌人,而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和人民。”这种把语言蕴藉与包藏祸心联系起来、上纲上线的文学批判模式形成于195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中更加盛行,一直到80年代初,在“朦胧诗”的论争中,许多深受其害的诗人,也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批判新的诗歌。
  其实在1949年以前,很多表达隐晦的诗文,并不都是为了躲避审查,而是出于文学语言的审美自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风,此起彼伏,本属历史的正常现象。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比兴的双重内涵
第一节  比兴与社会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  比兴的意义转换模式
二  比兴与美刺
三  比兴与讽谏
第二节  比兴与诗歌之美的形成
一  兴——诗情的发生
二  方法的自觉
三  诗后效应——诗歌的蕴藉性
四  从诗歌意境到人生境界——生命诗学的形成·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比兴研究
第一节  “美刺”、“讽谏”的文化语境
一  “理”的统一与“礼”的规范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节  “鸟兽草木”的诗歌景观
一  从“鸟兽草木”到“草木”“禽兽”
二  艾青的“鸟兽草木”
三  郭沫若与《百花齐放》
第三节  审美比兴的消逝
一  比兴与民歌改造
二  蕴藉表达的危险
三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
四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人性

第三章  朦胧诗与比兴研究
第一节  最后的“诗谏”
一  “诗谏”的发生——悼贤臣、清君侧
二  “诗谏”的高潮——“一切政策必须落实”
三  “诗谏”的尾声——控诉官僚主义
第二节  告别“谏者”
一  个人英雄的出现
二  从“相信”到“怀疑”
第三节  告别“温柔敦厚”——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
一  “温柔敦厚”的当代景观
二  告别“温柔敦厚”
三  比兴的现代转型

第四章  第三代诗歌与比兴研究
第一节  无“志”可言——第三代的诗歌处境
一  “天狗”的解救之道
二  绝望的“天狗”
三  绝路而返——第三代诗人的诞生
第二节  “去意存象”与“靠近能指”
一  去意存象
二  靠近能指
第三节  告别远方
一  远方的“声音”
二  告别远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