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向反讽叙事: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符号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203884
  • 作      者:
    董迎春著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董迎春,1977年2月生,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为西方现代文论、当代诗歌、电影美学。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6项,在《社会科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北方论丛》、《甘肃社会科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海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著有文学作品集《后现代叙事》等三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根据后现代叙事学理论家、“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海登·怀特的叙述话语理论,对20世纪80年代不同“诗潮”进行整体观照,从80年代诗歌话语的语言层面展开话语剖析,还原80年代诗歌的文化现场,反思与重构当代诗歌史的写作,最终指出,80年代诗歌晚期走向反讽中心叙事,对90年代以来的当代诗歌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讨论中国当代诗的发展过程,却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符号学作为“文科数学”的普遍有效性:任何表意方式都无法逃脱修辞性阶段的历史演变。这个规律由邵雍、维科备自提出,到当代各学科理论家采用,例证多矣,却难以定论。董迎春一书从最难处着手,文笔优美,思路开阔,见解大气,让人倾听,然后令人信服。
--赵毅衡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本书采取当代诗歌史“第三代诗”的统一命名,但是就其诗学精神与话语实践的差异性,笔者把“第三代诗”分为两种写作类型:第一,以汉诗本身追求,他们重视语言本体,通过诗性、文学性呈现文学的张力与美学品格,在美学品质上仍与“朦胧诗”传统相关,我们把其称为“后朦胧诗”写作,他们仍旧使用隐喻、不断营造丰富的诗歌意象,诗中不乏深沉与知性的抒情。这个命名主要出现于北京的诗评家的相关文献中,也分别以北京西川、西渡、臧棣等诗人为主。第二,是“第三代诗”写作中“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口语写作”一派,当代诗歌史经常把“第三代诗”等同于“口语写作”,这些诗歌主要通过借用日常语言再现日常生活来关注个体生命自身,这一派以北京以外的被称为外省诗人的韩东、于坚等为代表。
  如果对“第三代诗”缺少整体了解,往往会误以为“第三代诗”运动仅指“口语写作”,本书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诗歌话语,也意图进一步认识80年代中期复杂的诗歌话语转型中它们渗透的相异的意识形态意蕴。
  一般而言,某种诗潮的出现,首先表现为语言的差异性,诗人们都是修辞的高手,他们懂得只有断裂、革新语言,新的诗潮才有可能真正的出场。“第三代诗”同样从语言内部开始出手,第一次较响亮地把语言作为表达策略,“语言这套‘强制的牌’——在八十年代中期文化探索高潮的熏风中,被诗人们第一次自觉地亮出来。贵族和英雄气息渐次消退,代替它的是冷态的生命体验”。中国新诗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口语”写作推动的结果。胡适发起白话文运动并尝试用白话写诗时,很大程度上借用了口语的力量,胡适这样归纳“白话”的语言特点:“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第三代诗”从语言开始,呈现出一套口语的、新颖的、鲜活的、指向日常生活的语言系统,这给厌倦了宏大叙事和英雄情结的读者带来了新的语言之风和阅读体验。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当代诗歌研究现状
第二节 80年代与话语分析
一、80年代的界定
二、话语分析:符号意义
第三节 80年代诗歌话语:原因与价值
一、选题原因
二、论述框架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80年代诗潮命名:思潮论
第一节 朦胧诗:政治型写作
一、命名
二、介入:政治型写作
三、失意:政治透支与审美疲劳
第二节 第三代诗:消费型写作思想性写作
一、命名
二、口语写作:消费型写作
三、后朦胧诗:思想性写作
四、非非主义:一种实践与形态
第三节 女性诗歌:身份性写作
一、命名
二、女性诗歌:身份性写作
第四节 大诗写作:普世性写作
一、命名
二、海子:“大诗写作”的探索者
小结

第二章 石头的转义:语言论(上)
第一节 北岛:隐喻式写作
一、北岛的隐喻
二、北岛:政治型写作
第二节 于坚:转喻式写作
一、拒绝隐喻:解构宏大叙事
二、语感:超越语义
三、冷抒情:从“恸哭”到“戏谐”
第三节 西川:提喻式写作
一、提喻:综合型写作
一、提喻:“内在性”精神关联
三、“西川体”与“思想性写作”
第四节 伊沙:反讽式写作
一、互文性反讽
一、狂欢式反讽
三、反讽:“同一性”的切断
小结

第三章 80年代诗歌“走向反讽”:语言论(下)
第一节 隐喻:“形式论”诗学(表现)
一、“朦胧诗”隐喻
二、“第三代诗”隐喻
三、“反讽叙事”隐喻
第二节 转喻:“机械论”诗学(还原)
一、“朦胧诗”转喻
二、“第三代诗”转喻
三、“反讽叙事”转喻
第三节 提喻:“有机论”诗学(综合)
一、顾城的提喻
二、“第三代诗”提喻(“后朦胧诗”)
三、海子的提喻
第四节 反讽:“语境论”诗学(批判)
一、“朦胧诗”反讽
二、“口语写作”反讽
三、反讽:走向中心
……
第四章 80年代诗歌解构与建构:文学史论
结语 反讽之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