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关系之舞:既亲密又独立的相处艺术:a woman's guide to courageous acts of change in key relationship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558460
  • 作      者:
    (美)哈丽特·勒纳(Harriet Lemer)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如何在一份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同样也容许对方如此。不要牺牲自我去促进关系,也不要牺牲他人来抱持自我。
  《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美畅销30余年,累计销量逾300万册
  生活/职场/朋友/家人:帮助女性创造健康关系的心理学权*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哈丽特·勒纳博士,是美国*受尊敬的女性心理学家之一。她以女性心理与家庭关系方面的研究见长,拥有Menninger诊所30余年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经验。
  其经典著作《愤怒之舞》已在美国畅销30余年。勒纳博士帮助数百万读者找到自我,赋予了女性重塑生活的建设性力量。作品累计销量已逾300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关系中,你也许会遇到以下不适
  你想要追求更高的发展,但另一半害怕你的改变,于是产生分歧。
  你觉得好友之间的联系太过频繁,却怕告诉对方后失去这份友谊。
  你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怕驳了面子,工作中干得多却变成理所应当。
  在一份“亲近又独立”的健康关系中,不应该出现沉默、牺牲或者背叛自我,也不应该出现干涉、限制或者情感绑架。任何一方都应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强大和脆弱、优点和缺点。
  “亲近”要求我们开诚布公地谈重要的事情;对重要的情感问题持有清晰的立场;明确我们在关系中可以接受和承受的底线。“独立”意味着我们从心底接受差异,接纳对方的思想、情感以及信仰,而没有必要去改变、劝说或者限制对方。
  亲密是一种能力,本书告诉读者如何通过负责并持续的自我改变,去促进我们长期保持真实亲近感的能力。

展开
精彩书评
  哈丽特·勒纳博士的书讲述了亲密关系中产生关键影响的因素:情绪、沟通、自我觉察。书中的每个案例都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好似刚刚发生一般,画面感十足,读起来身临其境,给人更深刻的感悟。书里的场景不禁让我们思考,在亲密关系中,从自我到他人,从夫妻到家庭,到底谁出了问题呢?无论您是男性还是女性,相信阅读本书后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杨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本书*为独特之处,是可以跟随作者的专业指导,获得直面真相的能力。我们一旦学会接受真相,转变的力量就发生了。
  ——王珲,十分心理·幸福研习社创始人

  建立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维持一个健全的家庭,需要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优秀的表达技巧,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体验和练习。哈丽特·勒纳博士的书籍为读者提供了科学、系统、易操作的自我发现方法和表达技巧,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找自己、做自己和表达自己的艺术。
  ——傅春胜,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

  对于当代女性而言,她们身兼女儿、姐妹、情侣、妻子、母亲、员工、管理者等诸多角色,每个女性都要平衡这些关系,才能拥有健康和谐的家庭和成绩斐然的工作。
  作者告诉每一位女性,亲密关系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关系中做自己,同时也让其他人享有同样的权利。在关系中,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优缺点,展示自己的强项和弱点。
  ——张冉,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书中提到的每个人,我都不陌生,他们的孤独、纠结、无助、焦虑和抑郁,我都感同身受,以至于我常常冒出这样的念头:作者什么时候采访的我?那些隐秘到连我自己都未察觉的意识她如何捕捉到的?很庆幸,作者不但引导我看到了这一切,还给出了药方。
  ——商业评论副主编刘雪慰

  事业有成的女性常被问及“平衡”之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生活中纷繁复杂的关系。她们确实是“平衡”的专家,但这种专长并不在于超常的智力、过人的精力、完美的表现,而在于通过找寻真实的自我,获得一种“满意”的状态。
  这种内心的舒适感,有些人需要找寻30年,有些人需要4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感悟和收获。
  ——蒋秋榕,中国企业家木兰汇秘书长

  哈丽特·勒纳博士是美国著名女性心理学家、心理治疗专家。她在女性心理、亲密关系以及愤怒与冲突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洞察,获得了专业领域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她30多年前从学术写作转向大众心理学读物的创作,作品相继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
  “塑造自我、做真正的自己终究是一个人的旅途。”的确,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更有能力帮助自己。哈丽特博士以故事分享式的表达和直抵人心的分析,引领我们走入体悟人生的新维度。
  ——商容,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传播及公共事务资深总监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职场上如鱼得水,跟朋友相处融洽,回到家里却很难处理好各种更为亲密的关系,很多人因此非常苦恼。
  作者从女性的视角切入,通过一系列简单明了的案例,告诉我们既亲密又独立的相处艺术、亲密关系中的语言艺术、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帮助我们厘清很多对于亲密关系存在的误区;告诉我们如何沟通,如何找回爱,如何在爱自己的同时爱*亲密的人。
  ——雷文涛,“有书”创始人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追求亲密:专属女人的工作?   / 1
女人是专家   / 5
第2章 亲密,还是独立?   / 10
成熟的关系,需要自我改变   / 12
当关系难以为继……   / 17
第3章 关系中的自我:以何为代价   / 20
“亲爱的编辑……”   / 23
关于改变:我自己的故事   / 29
自我还是去自我:定义术语   / 32
更加自我   / 35
第4章 重谈焦虑:追溯问题的根源   / 37
焦虑与追逐循环   / 39
制订计划   / 41
附言:致那些犹豫不决的恋人   / 43
焦虑:缘何而来,从何开始   / 46
问题出在哪里   / 50
第5章 远点儿,再远点儿   / 52
保持距离:是问题还是答案   / 54
艾德里安娜的婚姻状况如何呢   / 67
第6章 应对差异   / 70
面对分歧   / 72
文化差异   / 73
矛盾来了,请缓和关系   / 80
第7章 确定底线   / 86
表明立场   / 90
接受考验   / 91
不要一味地行动:待在那里就好   / 98
第8章 走进过度履职   / 101
过度履职者的六大特征   / 103
“我很担心母亲!”   / 111
学会放手,远离焦虑   / 114
第9章 做出改变并不容易   / 120
坦白:女人的问题   / 123
这是一个过程   / 126
打好基础   / 129
少些感性,多些理性   / 133
第10章 处理三方关系   / 140
姻亲三方关系   / 142
做些改变   / 146
那么,三方关系到底是什么   / 147
浅谈“闲言碎语”   / 149
以孩子为中心的三方关系   / 150
过激反应:从以孩子为中心到以自我为中心   / 153
第11章 勇敢迈出新步伐:琳达的故事   / 158
跟踪“三角形”   / 160
不再做“中间人”   / 162
放下克莱尔   / 163
接受各种考验   / 164
与克莱尔保持联系   / 168
琳达与男性   / 174
补充说明:过度关注的困境   / 175
那么,谁该为克莱尔的抑郁症负责   / 176
第12章 我们的母亲/?她的母亲/?我们自己   / 178
凯西和她的母亲   / 180
差异的问题   / 183
迈向热点话题   / 188
更宽的画卷   / 189
附加说明:你真的认为了解你的家人?   / 193
第13章 再论自我关注:亲密关系的基础   / 196
对感性的理性思考   / 199
理解自我关注   / 202
原生家庭   / 209
做出改变的时机   / 210
自我关注附言:规划人生   / 213
附录:绘制家谱图   / 217
致谢   / 225
注释   / 22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