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煜传:高阳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629831
  • 作      者:
    高阳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读懂了李煜人生中的伤有多痛,才更理解李煜词中的愁有多浓
  ◆细说李煜和大小周后的感情纠葛,详解南唐与北宋的政治风波,读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背后的故国旧事
  ◆当代历史小说巨匠、《胡雪岩全传》作者高阳力作
  ◆既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为您还原一个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李煜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锁定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展开
作者简介
  高阳(1922年-1992年),本名许晏骈,笔名高阳,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作家。
  1962年,高阳因发表《李娃传》而一鸣惊人,此后专注于历史小说的创作,一生留下了90多部精彩纷呈的历史小说,代表作《胡雪岩全传》奠定了他当代历史小说巨匠的地位。他的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张爱玲、金庸、古龙、二月河、张大春等都是他的忠实读者,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高阳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于各种史料涉猎极广,搜集极丰,并不遗余力梳理考证,写小说时信手拈来,文如泉涌。他的书既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被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展开
内容介绍
  读懂了李煜人生中的伤有多痛,才更理解李煜词中的愁有多浓。
  李煜,是家破国亡的南唐后主,更是举世公认的千古词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感慨的是自己哀愁的身世,却肯定曾戳中过你惆怅的心事。而他到底有过什么不堪回首的经历,才会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词句?
  李煜的一生有两大痛事。其一在于情感的纠葛,他对大小周后一片真心,结果却两相辜负,直接导致了大周后含恨病逝,感情的伤口让他终其一生不能释怀。其二在于家国的毁灭,他并非昏君,更不是暴君,最终却成了亡国之君,使他的余生都在无尽悔恨中度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李煜人生的悲剧?又是什么遭遇触动他写出了千古的名句?一切尽在高阳版《李煜传》!
  翻开本书,读懂李煜人生中的伤有多痛,理解李煜词中的愁有多浓。
展开
精彩书评
  高阳的小说我一直看。
  ——张爱玲

  高阳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
  ——二月河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华人小说界公认说法

  高阳高阳尤其擅长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历史小说中,写清代的几乎篇篇精彩绝伦,与历史的真实面目贴近。
  ——《新京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相见欢
  “好了!”李煜挥一挥手说,“再紧要的事,都搁到明天再说。我要写一两首词,试一试新造的纸。”
  “是!”汝南郡公徐辽、文安郡公徐游兄弟,以及清晖殿学士张洎,齐声答应着。他们都深知国主的性情,填词作诗是他的第一大事,而且构思的时候,穷搜冥想,独坐如痴,除了侍奉笔墨的内监宫女以外,不容外人在旁,所以虽觉得还有好些军国大计,亟待他裁决,亦不能不遵命退出澄心堂。
  接着是砚务官李少微进谒。此人籍隶歙州,本来是个有名的砚工。李煜的父亲元宗李璟,性好翰墨,特地将李少微召入宫中,设一个砚务官的官职,专置其人。李煜接位,扩大了砚务官的职掌,造砚以外,并管上用的笔墨纸张。此刻要试的纸,就是李少微花了一年多的工夫,反复监工试造,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成品。
  一展开来,李煜便喝一声彩。纷光致致,滑如春冰。定睛细看,纹理细密,竟像茧子。
  “官家!”李少微是用沿自五代的称呼,叫皇帝为“官家”。他矜持地说:“御手试摸纸看!”
  李煜伸手一摸,便舍不得释手了。“厚、软、腻!”他精确地用这三个字来形容赞美,“比薛涛笺好得太多了。”
  李少微越发矜持:“官家,试捏皱了纸看!”
  李煜如言照试,将纸角捏成一团,然后松开。李少微随即弯腰上前,将捏皱了的那一角,用手一捋,抹了几下,纸上微显折痕,但纹理并未折断。
  “好极了!”李煜十分高兴,“薛涛笺太脆,经不起这一捏!”
  “原说官家是法眼。”
  “可惜!”李煜微感不足,“纸幅太狭,不堪做诏命。”
  “‘宣麻’另有麻纸。”
  麻纸共分两种,一黄一白——以黄麻和白麻,劈作细缕,做经纬嵌入纸中,细密坚实,纸幅阔大。用此“宣麻”任命将相,威仪昭然,可真显得隆重了。
  “外观尽善尽美了无瑕疵,却不知道受墨不受墨?”
  “待官家自己试!”李少微退后两步,躬身说道,“小臣在殿外伫待恩命。”
  “试得好,自然有重赏。”李煜笑道,“在殿外等赏,可也太心急了吧!”
  “小臣不敢!是想等官家试了纸,亲闻天语褒奖,好回去转述于出力臣工,同蒙恩荣。”
  “这还罢了,我便当面试与你看。”
  李煜略略沉吟,想起前一天黄昏在华林园开筵观舞的情景,随即提笔写下七个字:
  晚妆初了明肌雪。
  落笔之初,便知道真是好纸,因为感觉上笔锋流转自如,有心手相融之乐。写完细看,墨辉不滞不漫,恰到好处,越显得名匠李廷珪父子所造的墨,宝光隐隐,不同凡俗。
  李煜只是笑,踌躇满志到极处,反倒无话。李少微当然了解他的心意,随即凑趣说道:“小臣要乞赏,乞官家赐封嘉名。”
  “你是说给纸题个名字?”李煜细想了一下,“纸太好了,反而无可形容,就以澄心堂为号吧!”
  澄心堂是大政所出之地,整个江南最紧要的一处地方,用来作为纸的名号,足见贵重。李少微也非常得意,随即磕头谢恩。
  “你的龙尾砚、吴伯玄的笔、李廷珪的墨,”李煜指着书案上的文具说,“如今加上澄心堂纸,真是文房四宝。来!”
  他召来内监,传谕赏李少微及他所属的纸工,朱绢两百匹,白银一千两。
  “晚妆初了明肌雪。”李煜轻声念完自语,“这应该是《玉楼春》的起句。对!正该用《玉楼春》!”
  于是玉楼春色,如在眼前。楼是景阳楼,在台城建康宫北面的华林园内;楼前有口胭脂井,又名辱井,是陈后主与张丽华躲避隋军逃遁之处。不过两百年前的《霓裳羽衣曲》,都几乎失传,何况陈后主至今,事隔四百多年,谁还记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往事?
  “人间能得几回闻”的《霓裳羽衣曲》,唱尽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繁荣绮丽,但也唱来了惊天动地的“渔阳鼙鼓”。五代以来,兵革相寻,此象征开元盛世的太平法曲,久已失传。直到前年,才由李煜的爱妻——国后周氏,细按旧谱,妙造新声。
  周后是已故司徒周宗的长女,小名娥皇,十九岁嫁给比她小一岁的李煜。她盛于容貌,更富于才艺,通书史,精刺绣,琴棋歌舞,无所不能,而公认周后的绝艺是琵琶。元宗亦好音律,将一具视作宝器的“烧槽琵琶”,特赐儿妇。就用这具可以媲美蔡邕的“焦尾琴”的琵琶,周后创作了许多新曲。而她最了不起的成就,终还是根据残谱,重现了盛唐遗音《霓裳羽衣
  曲》。
  这是所谓大曲,也是舞曲。而轻歌曼舞,却由周后一手传授。昨天是为了欢迎一位嘉宾,周后特地在景阳楼前,传召宫娥,当筵起舞。李煜由“晚妆初罢,肌肤如雪”的妙龄少女想起,一面回忆当时的光景,一面低声吟哦: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想到了吹箫的“嘉宾”,李煜记不起筵前醉人的是酒还是人,只记得怕酒多了出丑,为宫女所笑,必须逃席了。
  于是回忆逃席以后的情形,是一个人躲到了光昭殿前,陈后主所起的“三阁”之一的临春阁,月下凭栏,悄悄为遥度的歌声按拍。不道有善解人意的宫女,暗暗跟了来,临风飘下香屑,为他解醉。那番情味,倒比身在急管繁弦之中,更来得令人难忘。
  于是,“换头”的后半阕《玉楼春》,他也有了:
  临春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用吴伯玄的兔毫笔,在澄心堂纸上写了下来,李煜重看一遍,觉得语语写实,而自然空灵,相当得意,随即揣起诗笺,向门外走去。
  侍候在廊上的内监裴谷,一见便即喊道:“备檐子。”“檐子”就是椅轿,为贵人宫中代步之具。李煜觉得到瑶光殿不过一箭之路,而且艳阳之下穿越花径,正宜步行,便摇摇手说:“不要!”
  沿着花圃中的小径,曲曲行来,经过一座白石平桥,便是一弯清流所回绕的瑶光殿东面。殿前殿后,一片寂静,只听得“嘣嘣”的轻响——是北窗下,宫女的银针,刺破白绫所发出来的声音。
  李煜不由得便吟出旧句:“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刺绣的宫女,听得吟哦的声音,抬头一望,随即匆匆起身,赶了出来,微笑着行礼。
  “国后呢?”
  “只怕睡着了,待婢子去通报。”
  “不必!”李煜摇着手说,“我看看去!”
  周后的卧处在瑶光殿西室,门关着,但碧纱窗却撑起一半。李煜探头内望,周后正搂着四岁的小儿子仲宣在午睡。母子俩的脸上都似浮着笑容,睡得那么恬适香甜。他有天大的事,也不忍去惊醒,何况,也只不过是想找爱妻一起来欣赏这阕《玉楼春》而已。
  他蹑手蹑足向阶下走去,远离窗前,才低声嘱咐宫女,千万不可惊动周后母子。然后,他绕殿而北,走完甬道,到了歧路口了。
  他站住了脚沉吟,而脑际一浮起那位嘉宾的影子,心头便没有来由地升起一股无可言喻的兴奋喜悦。于是脚步不折往东,不折往西,自然而然地一直向北。
  北面是瑶光殿的别院,一带碧瓦覆护的白粉墙,围着一座画堂。院门开在南面,但正屋却是坐西面东。每天旭日临临,将一座施朱髹金的画堂,闪耀出万道霞光,一片瑞霭,真个如元宗亲题、高挂在上的匾额中所说:“紫气东来”。
  元宗好佛亦好道,当年以此处为养静悟道之处。而这时候这里却安置着一位与黄冠鹤氅全不相称的嘉宾:周后同父同母的胞妹。
  两姊妹相差十四岁,周后今年二十九,她的这个名叫嘉敏的妹妹才十五。十年前周后初嫁,嘉敏曾经随母入宫来会过亲。五岁的小女孩,了无所忆,等于未曾来过。以后,周宗病殁,她跟着母亲回到扬州原籍,一直就不曾来过金陵。十年工夫,长得娉娉婷婷,几乎连周后都认不得自己的嫡亲妹子,更不用说做姊夫的李煜。
  然而不过半天的盘桓,李煜对她即已异常熟悉,因为他从嘉敏身上找到了她姊姊所失去的东西——少女的清纯。李煜在周家初见娥皇时,正仿佛如今嘉敏的年岁,长发披肩,骨清神秀,望去令人想到曹子建笔下的洛水神仙。那时他刚从有才而无行的冯延巳学词,曾为娥皇写过一首《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相见欢 
第二章   玉连环 
第三章   病中人 
第四章   中下签 
第五章   夜宴图 
第六章   玉楼春 
第七章   风乍起 
第八章   汴梁行 
第九章   战江南 
第十章   润州宴 
第十一章   离别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