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带走了人生中的诸多纷扰,只留下一片淡然的心境。悠长的流年,让一个静默的女子更加学会了浅笑无语,然而,在那个不语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颗不甘于臣服命运的心。于是,便用全部的骄傲,去和命运抗衡。
回忆起六年前那个圣诞夜的点滴,三毛不禁感叹,原来自己的生命,注定和这个满脸大胡子,却有着温暖眼神的男子纠结在一起。她曾经以为两个人是两条平行线,虽能相互遥望,却永远没有交集,可是,如今的他们,分明是两条相互交叉的线段,再也无法轻易分离。
三毛是个从来不甘心于寂寞的女子,她的心中,始终在酝酿着一场远行,哪怕是去到最遥远的天际,只要能从自然中收获一处处迷人的风景,就如同在阳光下接受了一场最纯净的洗礼。似乎也只有这样,她才能重新找回原本应该留存于生命中的那抹纯真。
不过,她从未想过,会有一个人,那么心甘情愿地陪着她一路远行。孤寂,是一种蚀骨灼心的痛,幸运的是,在远行之前,上天重新把荷西带到了她的身边。从重逢的那一刻起,他便成了只属于三毛一个人的荷西,他想永远留在她的身边,哪怕行走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她的喜怒哀乐尽收眼底。
与荷西在一起的日子,三毛有时候会将记忆的镜头回放到六年之前,那时的荷西,还是一个一脸青涩,却坚定要娶她为妻的男孩子。他央求三毛为自已取一个中文名字,看着他英俊的面容与眼神中的温暖,三毛脱口而出“和曦”两个字。
他十分喜欢这两个字的发音,请三毛教他这两个字的写法。三毛拿着一根木棍在沙地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简单的“和”字让他感到开心,因为他可以照猫画虎地临摹,很容易就能记住。
可是,当荷西看到三毛写下“曦”字时,他一下子傻了眼,既多又复杂的笔画,让从没学过中文的他无论如何都学不会,记不住。他连连摆手,拒绝接受这个复杂的名字。可是三毛脸上装出来的怒意让他信以为真,只好重新拿起木棍认真学习。
他真的学会了写“和”字,可是,他学会的内容仅此而已,那个复杂的“曦”字,他无论如何写不出来。荷西不敢在三毛的面前反抗,只能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看着她,希望她能放过自已。
这一刹那的荷西,仿佛让三毛看到了自已童年时期的影子。她又想起了自已名字里原有的那个“懋”字,小时候的自已,不也是因为这个字太难写,便生生地把它从名字中排除了出去吗?
其实,在三毛的心中,“和”代表着和气,“曦”代表着温暖,这两个字,就仿佛荷西的真实写照。除了这两个字,她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两个字来代表他,可是,看到他为难的样子,三毛的心中浮起了一丝怜爱。
既然“和曦”太过烦琐,不如找两个读法相同的字来代替。三毛略一思索,重新在沙地上写下了“荷西”两个字。这下,荷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虽然他多少次在三毛面前许下承诺,可这一刻的他,灿烂的模样,分明就是一个孩子。
脑海中的镜头,又回放到了六年前那个下雪的夜晚,那是一个分别的日子。她倒退着从荷西面前走开,看着他温暖的脸庞在视线中渐渐模糊,却一不留神将一丝魂牵梦萦的念想留在了心头,直到重逢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与荷西之间,心早已靠近,所以才从未有过触不可及的距离。
当初选择分离,是因为担心看不到结局的阳光灿烂,所以不敢许彼此一个开始。可是,荷西一直心心念念着两个人的圆满,一个人固守着一片痴情。好在,两年的兵役已经结束,上天既然让他们再次相聚,就是要圆了六年前的那一场约定。
仿佛终于找到了灵魂中的伴侣,两个人的心一下子贴得十分紧密。三毛喜欢同荷西聊天,在他的面前可以无话不说,无论苦乐悲喜,荷西总是能找到最正确的方式,陪她狂欢,给她安慰。
一次在散步时,三毛向荷西诉苦,她说自已为《实业世界》写的稿子还没有完成,可是交稿的期限就要到了,她感到非常苦恼。这一刻的荷西,仿佛变成了一位哲人。他微笑着说:“我觉得那些被关在方盒子里办公、对着数字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可怜的。如果让我选择,我一定要做那树上的人,不做那在银行上班的人。”
如此轻描淡写的一番话,让三毛恍然大悟,原来自已差点就成了那个关在方盒子里的人,荷西的哲学给了她人生的启示,为了钱财卖命,才是真正地对不起自已。回到宿舍之后,三毛马上写了一封简单的辞职信:“对不起,不干了。”写过这封信之后,她仿佛觉得自己呼吸到了一种带着自由味道的空气。
直到经过这一次事件,三毛才终于发现,荷西的身上,有着那些世俗之人无法比肩的豁达,心若没有束缚,就是真正的自由。荷西似乎从不会抱怨人生,更不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虚度光阴。哪怕是寒冷的冬日,他也喜欢到外面去看蚂蚁搬家,让心灵与自然贴近。
在荷西心中,得与失,似乎都不重要,也正因如此,他才拥有着自由的灵魂与温暖的气息。三毛渐渐对荷西产生了崇拜,她正需要这一抹冬日的暖阳,来烘干她那颗潮湿的心。
一个黄昏,荷西邀请三毛去自己家里做客。这是荷西服兵役归来之后,第一次带三毛回家。这一次,三毛彻底为荷西的痴情而震撼、而感动,因为她发现,荷西的卧室里,贴满了三毛的黑白照片,从最初的相识,到残忍的诀别,再到后来的等待,三毛的每一段时期,荷西似乎都从未错过,他把每一张照片放大,贴在墙上,珍藏在心里。
照片上有些泛黄的痕迹,说明这些照片已经珍藏了许久。荷西告诉三毛,这些照片都是偷来的。三毛经常会给住在荷西家楼下的中国朋友寄去自已的近照,朋友看过照片之后,总是将照片放在一个纸盒里。每当荷西去那位朋友家做客,就会偷偷从纸盒里拿走照片,拿到照相馆去放大,然后再把照片偷偷送回去。
这一刻,三毛的心头五味杂陈,她为荷西的痴情而感动,更为自己当初的残忍拒绝而懊悔,同时,也为这些年错过的光阴而遗憾。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来表达自已的心情,脱口而出的一句,变成了:“你是不是还想结婚?”
这一次,轮到了荷西不会说话,他拼了命地点头,生怕稍有怠慢,三毛就会改变主意。这些年的经历,如同一幕黑白的无声电影,在三毛的眼前一一浮现,她不禁质问荷西,当初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放走自己,如果不是他的放手,自已就不会遇到那个画画的骗子,更不会遇到新婚前夕死在自己怀里的德国教师。
她告诉荷西,如今,自已的心已经支离破碎,虽然努力地修复,可用胶水粘起来的心,还是可以清晰看出伤痕的缝隙。
荷西温柔地拉过三毛的手,将它放在自已的胸口,他告诉三毛,自己的心是用黄金做的,他愿意用这颗完好无损的心,与三毛那颗支离破碎的心交换。金子般的内心,无法不让三毛感动,她告诉荷西,自己愿意收下他的心,不过,在结婚之前,她还有一个心愿想要完成。
许多年前,三毛曾经在一本美国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有关撒哈拉沙漠的文章,那是一个她从未接触过的地方,可是却莫名地对那里有着极大的好感。是无边无际的沙漠,揭开了她流浪的序幕,她想去那里放逐自已的寂寞,成为第一个横穿撒哈拉沙漠的女探险家。
听到三毛的心愿,荷西的眼中瞬间飘过一抹失落。不过,这一抹黯然失色的情绪在他的眼中稍纵即逝,快到三毛完全没有发现。
三毛梦中的场景,与荷西心目中的归属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三毛曾经说,如今的荷西,英俊得就像海神,的确,他的梦中也有一片广阔的天地,不过,那片广阔并不是沙漠,而是无边无际的海洋。
荷西想要到爱琴海去远航,并且希望三毛一路上都陪在自已的身旁。可是,面对三毛对撒哈拉沙漠的无边畅想,荷西选择了退让。他生怕再一次失去三毛,之前被偷走的那六年,已经让他的内心饱受煎熬。
为了让三毛实现愿望,荷西悄悄地在西属撒哈拉的首府阿尤恩城外的一家磷矿公司,申请了一份工程师工作,他要在三毛前往撒哈拉之前,为她安排好一切。于是,荷西在三毛之前,一个人前往那片漫无边际的荒漠,并且在那里为三毛租好了房子。
虽然三毛决定与荷西相守一生,可她知道,穿越撒哈拉的旅行,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程。她从未奢望荷西能够陪伴自己,只要他能够安心等待,就是对自已最大的安慰。
可是,荷西的行动再一次超出了三毛的预期,她竟不知道,自已在荷西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只要有他的心作为陪伴,三毛认为自己一定可以顶住任何风雨。并且,她不忍心荷西为了自己放弃他的航海梦,于是,她写了一封信寄去阿尤恩,希望荷西看到信后可以回心转意。
她在信中写道:“你实在不必为了我去沙漠里受苦,况且我就是去了,大半时间也会在各处旅行,无法常常见到,所以不要为了我,如此委屈。”
荷西对这封信中的劝说仿佛视而不见,他为三毛写来了一封回信:“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这分明是一封饱含诚意的求婚信,原来,爱一个人,就是要不离不弃地守住一段生死相依,三毛就是荷西生命中的一场花开,他已经错过了六年,再也不愿错过她盛放的花期。
三毛将荷西写来的信反复看了十遍,然后将这封信装进口袋,带着它到街上去整理思绪,很快,她的头脑变得无比清晰,因为她已经做好了一个决定,去赴一场与沙漠的约会,即刻动身。
她回到宿舍,收拾好了行李,留下了房租和钥匙,又给同伴们留下了一张字条:“我去缴昏了。”做完这一切,她毅然决然地锁上房门,赶往机场。
她在奔赴自已的一段宿命,只是,这一段宿命,再也不会以遗憾收场,或是在欺骗中草草结束。她知道荷西对自己的爱,怀揣着荷西送给自己的金子般的心,沙漠不再是远方,有他的地方,就是归宿。
有些人,哪怕在茫茫人海中放开相互握紧的手,也依然不会被人流冲散而彼此迷失,如若心中留存真爱,依然可以失而复得。
三毛与荷西之间的时间,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原点,他们曾经错过了那么多生命的美丽,如果可以,他们都愿意在这个原点停留得久一些,免得辜负生命中转瞬即逝的花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