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014671
  • 作      者:
    毛信德,朱隽编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新增2011—2014年诺贝尔获奖作家佳作。分多个体裁精选百年来享誉全球的殿堂级文学大师作品;通过淡朴流畅的译文来呈现伟大作家的思想精髓;为您提供耐人咀嚼的精神食粮,奉上回味无穷的甘泉佳酿。

展开
作者简介

  毛信德,文学教授,1943年生,浙江奉化人。196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86年调任浙江工业大学,现为该校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随笔精品》,一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深刻见解和对生活的智慧思考,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随笔精品》:
  1908年获奖作家 [德国]鲁道尔夫·欧肯 Rudof Eucken(1846——1926)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序论  人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问题在安定的时代不十分受人注意,因为这种时代的社会形态与活动已经具备了固定的目标,而且极其明晰地向个人显示出此一目标,因此不会产生任何疑问与问题。即使有所动摇或纠纷,也跟目标没有关系,不至于改变通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它不会伤及整体生活的基础。不过,如果人生发生混乱和分裂,有了不正常的现象产生,先前提示的问题才会让我们动摇。现代已面临这~状态而不断进行探讨人生的意义,也不断发生论战,人的心境彼此越离越远。这就是人生已丧失统合,失去领导中心(一切事物共有的特质)的证据。其实,只要稍微细密观察现在的状况,就可知道:其中含有许多基本上完全不同的潮流,驱使人们猛力奔向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方向。有时,我们会认为超越看得见的事物的世界才是我们生活的根基;有时,又会认为眼睛实际看到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有时,我们会认为与自然的关系很重要,却又认为与社会的关系比较具有决定性。在这社会中,壮大的群体有时会发挥作用,但个人有时也会居于优先地位。由于对这些事物的决定不同,人生就变得完全不一样,重心也因之而变化,尊重之事物也慢慢变成另一种形态。需求改变,所走的道路也随着改变。因此,与其说对事物的看法改变,倒不如说现实本身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纠纷并非只与解释有关,与人生本身也有关系。这时候,如果属于一个党派,身心都沉溺在一种潮流中,就可以脱却内心的混乱,与一切怀疑都不发生关联。可是,为了赢得这种虚幻的安定,却必须付出度量狭小、精神近视的极高代价。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有透视整个时代的清澄眼光,敢尝试不受拘束的评价,并把人类的命运当做自己的命运来体验,那么,在面对刚才所说的分裂时,他往往会被投掷于极其困惑的处境中,无法轻松接受。各种运动都蕴含着真理,没有一样可以抛弃。这些真理又彼此互相矛盾,似乎难以臻于完全吻合的领悟,因此我们有时难免左右摇摆不定,因为缺乏统理一切的整合目标,也没有作为规范的标准。以个别的结果来说,似乎发展得很顺利,却不能与整体成果相结合。因此在整体上很难满足我们的心灵。心灵遂陷于焦虑不安,而被投掷在空虚感中。这种情境不仅会使人生的勇气与喜悦受损,并且会破坏安定的生活情绪,毁灭伟大的精神创造力,因为要从事这类精神创造,我们必须有与整个心灵关系密切的崇高目标,这崇高的目标会使人提升到超越自身的境域。如果能够加以把握,所有的焦虑不安势将消失无踪。对现代人来说,最需要的莫过于充满生命喜悦的勇气和进步的创造,因为四周有无数课题以高压姿态接连逼迫而来,要我们付出极大的牺牲与努力,并且把古老的闲适生活方式逐一驱逐出去。
  如果不能认识整体的意义,则一切辛劳皆归于泡影,又有谁能站稳脚跟进行人生的奋斗呢? 诚然,我们不能屈服于分裂,必须尽全力去克服这种分裂状况。从时代的处境来看,我们决不至于丧失勇气,因为时代处境本身已相当明显地展示了一种动向,这种动向是朝向崭新而较进步的人生。可是,如果无法借某些方法来超越这些矛盾,也就是说,如果这种人生已开始萌芽,却不能充分加以掌握,使它茁壮,我们可能无法以感受到的激越情绪来感觉这种矛盾。如果问题不在人生观,而在于人生的成长,那就只有勇敢地向前迈进,精神奕奕地自我深化,才能开辟出道路来。目光必须投向前方。为了不断坚定我们的步伐,必须清楚地注视复杂多样又充满矛盾的现在状态。在这状态中有各种各样的成长物,但这些东西决不只是尝试解释思维,而是现实的成果,人类生活的凝聚,并且将许许多多的人结合在一起,深深契入人性中。如果不能在某些意义上开发“实有”(realitat),传述某些真理,就不能凝视现在的状态,我们不能失去这“实有”与这真理。再者,如果先把各种成长物并列一起,就能获取综览它们的整体观。现在的状态也许会更明晰地从中展现出来。人类生活的未来成长、重新凝聚的整体所探寻的方向甚至可能从中浮现出来。这种探寻是否成功,只有靠人类生活自身的运动与经验来决定。无论如何,我们无法潇洒地站在目前所站的地方而欲有所成,因为不抵抗,不努力往前迈进,越来越激烈的对立将会日益深刻,人类生活的内容将会越来越遭受破坏。因此,如果不希望我们的心灵日趋沉沦,就必须相信那超越个人一切意志与见解,也超越全人类一切意志与见解的不得已的必然已经来临,而由于这种信念的支持,我们努力前行。我们就相信有这种不得已的必然,开始我们的探索吧! 回顾与总结 现在回顾一下过去走过的道路,略述人生的内容与意义所产生的问题。
  首先,我们所采取的方向是独特的。我们不像平时所为那样,从围绕我们的世界概念开始。我们不想从这概念来解释生活,还是仰赖生活本身的概念比较好。我们要先整理生活中所孕生的事物,再予以整体掌握。我们努力想了解整体的独特性,从中获取它在宇宙万物中的位置与意义的线索。这样,对生活的概念才能得到比平时所为更明确的内容,并在生活本身中阐明它独特的现实性,只有这种努力才有希望使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明朗化。多方面思考我们的周围世界,对我们进行生活的自我省察有益无害,而且会孕生出一个条件。所以有益无害,是因为这样做,问题会猛然接近每一个人。换言之,不仅学者,连不从事这种努力的人也可以提出问题,甚至必须提出问题。从而人类可以站在共同信念这个基础上,彼此一致。回归生活基本结构、自我省察及自我深化运动将心灵的亲近性送给整体,心灵的亲近性必与单纯化紧密相连,而所谓单纯化是指对质朴人性的转向。文明越随着进步而发生纠纷,我们越需要这类东西。
  ……
展开
目录

[波兰]亨利克·显克维奇

我为你祝福

[德国]鲁道尔夫·欧肯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瑞典]西尔玛·拉格洛夫

午 睡

[德国]盖哈特·霍普特曼

上学的第一天

[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自 由

小 巷

季 节

[法国]罗曼·罗兰

我为谁写作?

读书笔记

[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

在左拉墓前的演说

[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诗歌的风格

艺术与思想

[法国]亨利·柏格森

[德国]保尔·托马斯·曼

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

[美国]辛克莱·刘易斯

上大学

[美国]尤金·奥尼尔

斯特林堡与我们的戏剧

戏剧及其手段

[法国]罗杰·马丁·杜·加尔

托尔斯泰的影响

[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墨西哥素描(四章)

[瑞士]赫尔曼·黑塞

论年龄

湖·树·山

[法国]安德烈·纪德

描写自己

创作日记十则

[英国]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哈姆雷特

尤利西斯:秩序与神话

[美国]威廉·福克纳

人不仅要生存下去

[英国]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

论老之将至

论罗曼蒂克

[法国]弗朗索瓦·莫利亚克

《日记》选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

作家和战争

写作,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门内斯

寓 言

风 暴

斗 牛

[法国]阿尔贝·加缪

冒着危险的创作

[苏联]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三个影子

[美国]约翰·斯坦贝克

威斯康星游记

[希腊]乔治·塞菲里斯

成 人

[法国]让-保尔·萨特

占领下的巴黎

[苏联]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

让他们越飞越高吧

作家对人类的责任问题

[瑞典]奈莉·萨克斯

致玛吉特·阿伯纽斯

[危地马拉]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拉巴斯:山峰和山峦

[日本]川端康成

古都的风貌

花未眠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我们不死

在叶赛宁故乡

破 桶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

同样面孔的两帧相片

我反对高谈阔论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

提供笑声的人

写作的风险

[美国]索尔·贝娄

耶路撒冷去来

思考者的荒原

[西班牙]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

在佩德罗·萨利纳斯家

[美国]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奥勒和特露法

[希腊]奥德修斯·埃里蒂斯

向前线挺进

[波兰]切斯拉夫·米沃什

叔本华画像

1916那一年

生与死

[英国]埃利亚斯·卡内蒂

勒奇山谷之行

[哥伦比亚]加夫利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影响和写作

再次小议文学与现实

与海明威相见

[英国]威廉·戈尔丁

寓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小说与读者

[捷克]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路遇小诗人

[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

文明的孩子

[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人生絮语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

变 形

窗 外

向阿尔贝蒂致意

[南非]纳丁·戈迪默

高速公路上的雄狮

[日本]大江健三郎

始于绝望的希望

[德国]君特·格拉斯

回首《铁皮鼓》

[南非]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为语言说话

[土耳其]菲利特·奥尔罕·帕穆克

我父亲的手提箱

[英国]多丽丝·莱辛

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

[德国]赫塔·米勒

在我们德国

[秘鲁/西班牙]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中国套盒

绦虫寓言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博物馆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亲爱的生活

我仅仅是个女孩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