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总序<br>自序<br>第一辑 我们时代的现实问题和精神状况<br>我们时代的现实问题和精神状况<br>——《蜗居》的另一种解读<br>"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br>——读孟宪杰的《生命里的村庄》<br>90后"白毛女"为什么愿嫁"黄世仁"<br>——关于历史叙事、当代社会结构和人文精神的思考<br>"左联"精神:刺穿"无物之阵"的思想长矛<br>具有强烈现实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的新政治写作——张平论<br>"新乡镇中国"的"当下现实主义"审美书写<br>——贾平凹《带灯》论<br>"死亡":生机勃勃的生命意志<br>——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叙述研究<br>浆汁饱满的2010年初秋文学<br>"底层文学"的异质性美学与2010晚秋文学天空<br>城市的迷思、"高尚"的展示与对灵魂家园的追寻——2011年秋季中国文学扫描<br>2012年存在苦难下温润生命的文学力量<br>2013年夏天那个游荡的魂灵<br><br>第二辑 当代文学与人的精神境遇<br>汪曾祺:中国当代文学的"异秉"<br>当代中国伦理文化小说的书写者<br>——论赵德发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独特意义<br>当代藏族村落的心灵秘史和现代性精神寓言<br>——阿来《空山》的深层精神意蕴探析<br>百年革命文化语境下中国农民的"精神成长"史<br>——从第六届茅奖作品《历史的天空》谈起<br>"第四世界"、"第三自然"与东方生态智慧的诗性想象——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br>农民陈奂生的精神溯源与当代启示<br>《岁月有痕》:"后伤痕文学"的审美书写<br>《古炉》:一种新的"文革叙事"<br>"中国化"青春亚文化的幽默书写<br>——读毕飞宇的《家事》<br>中国80后新性情书写<br>——韩寒论<br>重重叠叠镜像中的艺术之花<br>——读宗利华的《水瓶座》<br>一朵不凋谢的上海玫瑰<br>——读滕肖澜新作《规则人生》<br>古典审美化人生的现代诗意书写<br>——读于雁的长篇小说《如梦令》<br>见证时代的个体心灵记忆<br>——读高明的《那年,放电影》<br><br>第三辑 文学理论的生长与批评实践<br>论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观"的现代性<br>新世纪文学经典化危机及其建构的多种途径<br>当代文学制度的内在属性、历史变革和改革趋向<br>第八届"茅奖":现代性文学制度的开创性尝试<br>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br>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生成机制及其精神特质<br>城市底层叙述与大众文艺的倡导者<br>老舍底层叙述的多元精神维度<br>论鲁迅与老舍的"底层叙述" <br>以群:中国文学理论的自觉建构者与传承者<br>——读叶周的《文脉传承的践行者》<br>《赴难天兵》:新世纪报告文学审美转向的典型文本<br>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精神维度如何建构<br>——以《唐山大地震》为例<br>重述沂蒙精神的当代红色经典<br>——评《沂蒙》电视剧审美理念和叙述方式的突破<br>生态文学诞生根源探析<br>面对生态危机的诗意反抗<br>——生态文学的发生学研究<br>被"异化"的生命形态<br>——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质疑与批评<br><br>附录<br>乡土中国、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br>——张丽军访谈录一<br>文化消费主义时代,怎样做学术研究<br>——张丽军访谈录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