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诞的“惩罚理论”:道德文化的现实一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管窥到“逻辑Ⅱ”是通过怎样的一系列现实逻辑形成的,即高尚如何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而卑鄙又是如何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的。但是,这个命题之所以畅通无阻地在现实中完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前文中一直没有重点涉及,那就是命题逻辑得以完形的文化土壤问题。在此有必要先交代一下讨论这最后一个逻辑环节的必要性。
在谈到“逻辑Ⅰ”的时候我们曾经说,卑鄙固然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但人们总是明白,是卑鄙的手段成就了卑鄙者,人们既知道这个手段是卑鄙的,更知道使用卑鄙手段的人是卑鄙者;高尚固然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人们也总是清楚,是因为高尚牺牲了高尚者,人们既清楚悲剧根源于坚守高尚;更清楚,为此牺牲的人永远是高尚者。在这一现实性道德命题中,卑鄙总是卑鄙,它不会被视为高尚;高尚总是高尚,它不会被视为卑鄙。同时,卑鄙者也总是卑鄙者,他不会变成高尚者;高尚者也总是高尚者,他不会变成卑鄙者。一言一蔽之,卑鄙是卑鄙,高尚是高尚。——在人们心目中就是如此,即使人们暂时被蒙住了双眼,历史也终将证明它。这就是“逻辑Ⅰ”的文化土壤。如果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么这个文化土壤就是证据之一,因为人民群众唾弃卑鄙和卑鄙者,赞颂高尚和高尚者,这个土壤成为受难的高尚者最重要的心灵支柱,是英雄们与卑鄙战斗至倒下的重要动力根源。
然而,在“逻辑Ⅱ”中,当高尚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当卑鄙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时候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即卑鄙是否总是卑鄙?高尚是否总是高尚?卑鄙者是否总是卑鄙者?高尚者是否总是高尚者?仅仅讨论和解答这些问题仍然不够,因为这四个问题还主要限于对道德现象的实质内涵的理论层面上,尚未涉及现实生活层面和文化实践层面上。为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追问,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四个问题又是怎样的答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