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康强先生是把翻译当作一门精致的艺术并身体力行的翻译家,中文、法文在他笔底收放自如,自成风光。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当代著名翻译家施康强,曾任中央编译局译审,一直以汉译法为业的他,于法译汉也是难得的高手,每有所悟发而为文,常能脍炙人口。本书收入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探讨表演艺术的《奇谈怪论》,小说大师巴尔扎克的异类之作《都兰趣话》,散文家阿兰融简洁与深刻于一体的《幸福散论》,随笔作家莫罗亚蕴含深刻哲思的《<追忆似水年华>序》,之外,还选收了纪德、加缪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优秀作品,所选作品题材各异,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精湛修养、兴趣爱好与译文风格。
译事三言
施康强
多年前写过一篇杂文,题为《"名牌"与"杂牌"翻译》。开头便说:"没有一个民族像现代中国人那样,给了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那么高的荣誉。我们给名作家出文集、全集,也给名翻译家以他们的名字出译文集:《傅雷译文集》、《杨绛译文集》等,还有一套中国名翻译家自选集。这些译家的名字好比是名牌商标,让读者/消费者一看就放心,就喜欢。一般的译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大名堂而皇之印在封面上,乃至把玉照和小传印在勒口上。而在国外,或者说按照国际惯例,译者的名字只能悄悄藏在扉页里,连波德莱尔译爱伦·坡的《故事集》都不能例外,更不要说专为译者出译文集了。"
鄙人虽也与文学翻译有缘,但此道于自己并非专攻,而且译品不多,所以从不以名翻译家自许乃至自诩。想不到,漓江出版社策划出一套翻译家自选集,竟然采及葑菲,抬举我也上榜。若是婉拒,既辜负出版社的盛情,复有矫情之嫌,因此只得配合。再说,活到现在这把年纪,借此机会回顾向来路,为自己的文学翻译劳作做个小结,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当代中国大概不再有不纳入体制,如傅雷那样以卖文为生的翻译家。鄙人忝为专业翻译,职业翻译,但不以文学翻译为业。大学里读的是法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外文出版局下属的《中国建设》杂志(现改名为《今日中国》)法文版工作,把中文的新闻报道译成法文。"文革"十年,乏善可陈。"文革"后,想换个单位。申请调动不易,适逢1978年恢复招考研究生,于是走了迂回路线,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在罗大冈先生指导下研究萨特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毕业后,入社科院外文所工作约两年,发现对文学有兴趣与研究文学是两回事。研究要求深入,锲而不舍,而自己的"治学"泛滥无所归。写论文,尤其专著,于我是很痛苦的事情。此一原因,加上待遇方面的考量,乃重操旧业,改换门庭,入中央编译局翻译国家领导人著作和政治文件为法语,最后混到做改稿和定稿,直到退休。
这期间和以后,由于当年北大的师友和社科院同事的关系,常被拉去做一些翻译。与多数译者一样,译什么书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选择,而是一种"派活"。因此我的译品很杂,除了文学,也译了些学术著作,乃至通俗读物。虽是"拉郎配",碰巧也有原书颇投自己所好,于是先结婚后恋爱,很享受翻译的乐趣。即便不是自己所爱,既然"娶"了人家,自当善待,不能对不起原作者和读者。总之,敬业是对译者最基本的要求。
语言既可以是艺术,陈义高者乃认定文学翻译也是艺术。我略知此道甘苦,更愿意平实地说,文学翻译毋宁是一门手艺。译者是匠人,他加工的材料是外语,成品却是母语。理想的境界是,在"吃透"外语的前提下,译者如同那位金匠,收入本书的巴尔扎克那篇故事《坚贞的情侣》的主人公,精心打造每一件作品,务求在译文里准确传达原意,在最大程度上复制原文的精神和文字。然而,多数情况下,囿于学养、才情或其他原因,译者充其量只是接近这个理想。不成大匠,当为良匠。译文容有瑕疵,在所难免。不过,借用罗新璋先生的名言,"文学翻译"不是"文字翻译"。如果原作是文学性文本,理应要求译文在总体上也像原文一样,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
出版社希望我谈谈翻译经验,令我犯难。所谓经验,若泛泛而谈,类同正确的废话。说得太细,又成了翻译课上的案例。不得不谈的话,我贡献三条。
第一条,引申前面的说法,我倾向于"同化"而不是"异化"。翻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母语写作,但是我们在翻译时很难摆脱原文遣字造句的影响。设想我们在用母语写自己的文章,自说自话,那么表达一层意思可以有多种选择,而有写作经验的人往往能找到最佳选择。有了这种训练,即使我们在做翻译,为原作者代言,我们的思路也能打开。纵观广义的中国翻译史或狭义的文学翻译史,有名的,有建树的译家未必都是作家,但他们都能写漂亮的文章。还是罗新璋先生说得好:"译者不可无文(自己写的文章),无文的译者不是好译者。"因此,为提高母语书面表达技巧,有志于翻译者光是大量阅读好文章还不够,最好也动手写点文章:这是达到此一目的的最佳途径。
第二条:动手翻译前,先要为译文定一个调子。每个文学性文本,都具备两个基本属性。首先,它属于某种文体: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文论等等。其次,它呈现一种风格。综合起来,就是此一文本的调子。如以收入这个集子的译文为例,狄德罗的《演员怪论》用了对话体,机智俏皮。巴尔扎克的《都兰趣话》模拟拉伯雷时代的古法语,满纸滑稽,乃至谑而近虐。纪德的《乌有之旅》是小说,更是瑰丽的散文诗,而萨特的文论滔滔不绝,有一股强大的雄辩气势。阿兰的哲理随笔恰恰相反,如诉家常,娓娓道来。译文的调子应尽力符合原文。如此说来,译者好比生旦净丑,门门皆通的演员,真是难为他了。不过,能经常转换文本,转换角色,运字造句如调兵遣将,译者的乐趣亦在于此。
第三条,隔一段时间后复读。一般说,译者完成一篇译文之后,必定会从头到尾通读一遍,改正错误或进一步修饰词句。由于此时译文刚"出炉",我们往往难以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改动不多。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不妨把译文晾它几个月,然后再捡起来,等于用新的眼光察看,必定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这一段"冷藏"过程,越长越好。每篇译文发表后总会留下一些遗憾,直到若干时间后,译者因重新出版、重排译文而有机会再次复读,才得以作更多的改进。比如此次,漓江出版社就给我提供了这个可能,深致谢忱。
……
[法]狄德罗
演员悖论
[法]巴尔扎克
都兰趣话
[法]阿 兰
幸福散论
[法]纪 德
乌有之旅
[法]莫罗亚
《追忆似水年华》序
[法]加 缪
不贞的妻子
附录:施康强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