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渡过:我的知与行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337199
  • 作      者:
    张进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药物和心理治疗都是"术",而价值重建、自我实现才是"道"。

  人的最高境界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其要义是与自己和解,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世界。

  全彩精装,内含作者多幅精妙摄影作品,充满人文气息。

  首次提出对抑郁症的完整认知框架,开创抑郁症治疗与救助的革命性新路。


展开
作者简介

  196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学硕士。

  媒体从业三十年,专注于突发事件、公共政策、"三农"问题等报道。曾供职于《工人日报》、《财经》杂志、财新传媒,是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

  2012年突发抑郁,病愈后转向精神健康领域,陆续出版《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渡过2》、《渡过3》。2015年创办"渡过"公众号,致力于传播知识,探索新型心理健康之路。

  2018年2月,张进获"2017年中国心理学z具影响力50人"。

  2019年2月,张进被评为"2018年中国z具口碑心理咨询师TOP50"。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作者历时八年的抗郁心得精髓,提出了对抑郁的完整认知框架,充满真知灼见,令人耳目一新,将对深受煎熬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心理救助起到积极作用。

  全书分三个部分:

  思维现场--独特深邃的抗郁总结;

  观察现场--和抑郁症患者零距离接触;

  生活现场--不为人知的人生历程通过镜头建立对世界的信任。


展开
精彩书评

  老师,这是我看过的对抑郁z准确的分析和描述,实在太感动了!抑郁症患者用尽了所有力气在维持日常生活和工作,真的很累,却很少有人理解。谢谢你懂我们。--书僮

  这是我看过的z贴近抑郁本质的文章,真实朴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寒春木棉

  全面透彻,受益匪浅。心理治疗是一个瓷器活,需要耐心细致的倾听、理解、沟通,让内心的冲突一点点化解,这常常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家人也是一个考验。--捷

  我是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以后,才慢慢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的。谢谢张老师的总结。

  --王峰

  文章温暖而理性,给了抑郁患者很多的启发,也为病症患者提供了多种自救解决途径。

  --符合


展开
精彩书摘

  抑郁是人体对于耗竭的消极自我调整

  什么是抑郁?

  从不同语境、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美学,都可以作出描述和解释,且皆有其合理性。也因为此,人们对抑郁的认知,往往是片段的、含混的、各执一词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这并非名词之争,无足轻重。认知决定行为,对抑郁的不同理解,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治疗思路,最后放大为治疗路径的歧异,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抑郁,绝非小事,人们不可不察。

  让我们从抑郁最表层的现象--症状说起吧。


  (一)抑郁的核心症状是疲劳

  任何疾病都是令人不愉快的。这个"不愉快"的感受,就是症状。所谓"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抓住症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抑郁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其症状有哪些?教科书及患者或许会列举很多,诸如失眠、情绪低落、兴趣狭窄、快感缺失、情感淡漠……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但我认为,这些症状并不是平行排列的,一定会有原发症状、继发症状、关联症状等,只有找到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抑郁。

  结合我的个人体验,以及对许许多多患者的观察,我想大胆提出一个观点:抑郁的核心症状是疲劳。

  这些年,我接触过许许多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患者,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容易累。

  一位母亲告诉我,近几个月,她发现以前生龙活虎的儿子,逐渐变得萎靡不振。一开始是不能学习,一做题就喊累;后来不能出门,和家人走路总落在最后;再往后,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愿打理,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当她责怪儿子"懒"的时候,儿子委屈地说:"妈妈,你知道我有多累吗?"--也正因为此,最后做父母的不得不承认,儿子是病了。

  还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能吃能玩能打游戏,玩得高兴了还哈哈大笑,就是不能学习。为此他们经常责骂孩子"好吃懒做"。其实,这也是抑郁了。在既往岁月,他们的生命能量被消耗殆尽,剩余的精力只够打游戏,不能学习,毕竟学习是要消耗更多能量的。想一想:有几个年轻人是甘愿放弃青春和学业,打打游戏就心满意足的?

  我有一位朋友,经过几年治疗,抑郁已经好转,躯体也不难受,唯一的残余症状就是累。她现在一天有效的工作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所以她只能精打细算,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事情上。

  回忆自己,我是在2012年3月12日,无力应付一件高强度工作,临阵脱逃,才不得不休假的。后来我把这一天记为自己的"生病日"。其实,这只是"承认生病日",真正生病比这早得多。据同事观察,此前半年,我就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回避社交;再往前追溯,两三年前,我就出现一个迹象--容易累。

  我甚至能依稀回忆起,那种"累",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弥漫性的、梦境般的疲倦,它像海潮和黑夜一样,一点点泛起,逐渐淹没全身……我躺在那里,好像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全身力气被抽空了,一动也不愿动。我现在将其命名为"瘫痪性疲劳"。当时不明所以,哪知这其实是抑郁的先兆。

  总结如下:抑郁的各种症状中,疲劳往往最早出现(即"先兆症状"),最晚消失(即"残留症状"),又频繁起伏(即"反复症状")。因此,疲劳是抑郁的核心症状。


  (二)疲劳意味着生命能量被消耗

  这样的非同寻常、深刻的疲劳--"瘫痪性疲劳",究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生命能量不够了。

  一辆汽车,汽油用完了,车就开不动了;一盏油灯,油烧光了,灯就灭了;一个人,生命能量不够了,就抑郁了。

  打个比方:抑郁就是"电灯没电""汽车没油""油尽灯枯"。

  这就是我的"抑郁耗竭说"--什么是抑郁?抑郁就是生命能量被消耗,以至于不能维持日常的精神和体力活动,并由此引发各种症状。

  抑郁也是一个过程。生命能量总是一边被消耗,一边在补充。只有当消耗大于补充,长期入不敷出,才表现为抑郁。所以抑郁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对应于生命能量被消耗的程度。最深重的抑郁是"木僵"状态(表现为"空气枕头""蜡样屈曲"等),那时的生命能量处于最低点,几近于"耗竭"。


  (三)心力交瘁导致耗竭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耗竭?

  这用常识就可以回答:因为累了。身体累,心累,都会消耗能量。

  当然,每个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神经特别健全,神经网络特别发达,心智人格特别成熟,比常人更适应环境,更经得起消耗,也往往能因此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天生异禀,得益于基因和遗传。芸芸众生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他们的消耗程度和其拼搏程度是成正比的。而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小,很少有人因为身累而耗竭;相对而言,更多、更普遍、更严重的,是心力消耗。

  这些年,我结识了各式各样的抑郁患者。经验告诉我,形态各异的内心冲突,是消耗能量的罪魁祸首。在此,我以严重程度为序,大概列举一些足以消耗心力的内心冲突:早年创伤、内疚、自责、恐慌、怨恨、愤懑、委屈、压抑……

  很遗憾,我不能就此作出科学的论证,只是体会到,这些情绪对人的伤害是深重的。因为这是自我攻击而非外在攻击;因为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这种自我攻击才最具杀伤力。好比一把匕首,可以直接捅向自己最脆弱和致命的所在。

  五年前,我在《渡过1》"谁最容易得抑郁症"一节写道:"不同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性格特点。相对来说,简单、敏感、自尊、固执、要强、好胜、求全,习惯于克己、内疚、自责、自省、自罪的人,容易得抑郁症。"--这个判断,和我的"抑郁耗竭说"是吻合的。


展开
目录

  自序:知行合一

  思维现场

  一、我对抑郁的完整认知框架

  1、抑郁是人体对于耗竭的消极自我调整

  2、药物治疗是对抑郁直接、硬性的矫正

  3、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解决内心冲突

  4、社会支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组成部分

  5、走出抑郁,重在自救

  6、最深刻的治愈是人的整体提升

  二、陪伴渡过--关于"陪伴者计划"

  1、为什么需要陪伴者?

  2、陪伴者可以做什么?

  3、陪伴者和咨询师有什么不同?

  观察现场

  斯人已去,江湖两忘

  层叠创伤

  "七个好朋友,住在我的身体里"

  一个"网瘾少年"的内心世界

  笑靥

  抑郁留守妇女,她们的苦痛和无奈

  生活现场

  王平村矿的死亡

  太行山里的北京

  从塔里木到那曲

  从西宁到玉树

  失莫云记

  光与影的人生

  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后记:行者本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