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87803
  • 作      者:
    (美)威廉·乔丹(William Chester Jordan)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威廉•乔丹(William Chester Jordan)

中世纪学者,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该校中世纪研究项目主任。他研究十字军史、英国宪政史,关注中世纪的政教关系、性别、经济、犹太人地位等问题,著有《路易十四与十字军的挑战》《从奴役到自由》《法国王室与犹太人》《大饥荒:12世纪早期的北欧》《从英格兰到法兰西:中世纪盛期的重罪与流放》等多部著作,其中《大饥荒》获得哈斯金斯奖。


展开
内容介绍

11世纪之初,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农民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为领主耕作,罗马式的圆拱教堂零星矗立在大地上。教会对普通人还没有什么控制力,许多王国也尚未成形。

到了14世纪中期,欧洲人口已然翻番,城镇涌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遍布各地。教皇与国王争斗不休。十字军发起了九次远征,圣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通俗骑士文学成为从贵族到平民的消遣,大学建立,古典文化复兴,政治结构在各方势力的消长中悄然改变。为这一切希望、变革、成就、扩张画上句点的,是突如其来的饥荒、瘟疫与战祸。在那之后,欧洲再不是从前的那个欧洲了。

在王权和教权、王国与王国的缠斗中,限制权力的机构得以创制。为理解信仰,经院哲学家构筑了理性的大厦。在国家与教会的危机中,蕴含着革新和复兴的转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欧洲,就在中世纪盛期里孕育醇化。


展开
精彩书评

★“企鹅欧洲史”系列堪称当代出版界的巨制。

——《新政治家》

 

★一等的著作,“企鹅欧洲史”系列中的恢宏作品。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全景和细节,就在乔丹的笔下浮现。

——《科克斯评论》

 

★在乔丹笔下,中世纪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既有哥特式教堂、传奇文学、大学和学院,又有王权和教权的争斗、十字军的远征、饥荒瘟疫的侵扰……以1000—1350年发生在欧洲的众多事件为线,乔丹织成了一幅壮美的壁毯。

——《出版人周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 章 地中海地区的欧洲(节选)

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景色让人久久难忘:蓝天明净,盐沼地上的草浪随风起伏;空气温暖潮湿,水鸟或成群成双,或形单影只,翱翔于天际,直到循着潟湖找到捕鱼与休憩之处,方才歇息落脚。波浪拍击着海岸,不远处是广袤的绿色原野,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其上耕作。在遥远的高地上,橡树和冷杉组成了大片林地。村庄中,葡萄藤和繁花盛开的果树散发出晚春和夏季特有的芬芳气味。

地中海没有明显的潮汐现象,这片海域及其欧洲腹地为中世纪的捕鸟者、渔民和水手提供了丰厚的机遇。当地狩猎盛行,贵族鹰猎者喜欢在苍鹭筑巢之地打猎,乡民们则每年捕获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的候鸟。据估计,每年约有500 亿只候鸟离开位于非洲的冬季庇护所,迁徙到欧洲的夏季栖息地,而地中海北岸的歇脚处便成了它们的丧命之处。此外,海中也能找到食物,不过地中海盐度较高,鱼群密度不及北欧海洋。来自不同民族、信仰和文化的信使、商人和奴隶出现在港口,这给地中海的居民提供了许多交流接触的机会。

然而,地中海这个伙伴有时也信不过。冬季可能会有狂风暴雨,水手们不愿在此时出海。许多大陆港口都不适合大船停泊,部分原因是海水涨落幅度太小,冲不走平缓河流汇入海中时带去的大量淤泥。盛夏时节,潟湖中散发出恶臭,携带病菌的昆虫肆虐,当地生活变得令人生厌。强劲的海风偶尔吹过,送来新鲜的空气,将成群蚊蚋一扫而空,不过,风暴来临,不在避风处的船只也会因此损毁。

盛夏也带来了干旱。欧洲南部的降水比不上北部。山脉的春季径流形成了无数小河,而到了6 月末7 月初,这些小河的下游就会变成干涸的河床。8 月时,在西班牙中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南部的部分地区,生态已经变得与沙漠相仿。曾经嫩绿的山峦丘陵变成了苍灰色,有如余烬。清晨阳光的热量令大地重现生机,让蜥蜴们愉悦不已,正午骄阳的炙烤,又使它们慵懒闲适起来,人类和家畜只能倦怠地躲在任何能找到的阴凉处所。幸运的是,那里有山脉,比如伊比利亚(Iberia)半岛的坎塔布连(Cantabrian)和比利牛斯山脉(Pyrenees)、法国南部的赛文山脉(Cevennes),以及意大利的亚平宁山脉(Apennines),靠近群山的地方湖泊常满,溪水常流,附近繁茂的草场能为成群的家畜和野兽提供充足草料,至少曾经如此。在群山中,在海岛上,在南部许多有森林覆盖的地区,土地原本的肥沃程度与人类耕耘的回报多寡因地而异,这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的共同点。在某些情况下,人类干预是关键。在巴伦西亚(Valencia),灌溉技术在穆斯林到来之前就有应用,又在穆斯林手中得到了完善。到11 世纪时,灌溉技术已经使这座城市成了花园般的尘世乐土。在其他地方,自然环境的改变并非如此彻底,却也带来了类似裨益:西西里岛(Sicily)的峡谷风景迷人,那里也是11 世纪欧洲生产力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大陆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谷地中牧草繁茂,吸引平原地区的牧人们在晚春时节长途跋涉而来,哪怕这里地势险峻,人迹罕至,在许多民间传说中,这里更适合猛兽和未开化之人居住,而非信仰基督教的文明人。

地中海南部的独特环境塑造出这里日常生活的特有形态。夏日正午的酷热使午休成为惯例。就连笃于苦修的本笃会(Benedictine)修士们也得到指令,从大斋节(Lent)直到10 月,都以阅读代替室外劳作。葡萄园无处不在,在没有宗教禁令的地方,生产葡萄酒轻而易举,成本低廉,因此南方人的饮料也不会局限于麦芽酒、苹果酒和牛奶—至少对基督徒和犹太人而言是如此。橄榄树的栽培意味着南方可以用橄榄油作为烹饪用油和制造用油,不像在北方那样只能用动物脂肪。军事和政治的历史也使南方和北方出现了差异。在语言方面,和阿兰人(Alans)、汪达尔人(Vandals)和哥特人(Goths)一波波的入侵和移民相比,罗马帝国的长期统治、拉丁文化的多年浸染更有影响力。在伊比利亚、法兰西、意大利,还有以撒丁岛(Sardinia)上萨尔多(Sardo)为代表的岛屿地区,基于拉丁语或罗曼语的各式方言固然多样,但在语言学上,这些方言依然与遥远北方的日耳曼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谈及法律时,南方人依旧认为自己处于罗马法的约束下。这话的意思是,从他们订立契约的程序和一小部分契约责任的实质中,仍能辨认出古代帝国管理者创立的原则和格式化用语。


展开
目录

“企鹅欧洲史”系列中文版总序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导读

作者序

第一部分 11 世纪的欧洲

第 1 章 1000 年的基督教世界

第 2 章 地中海地区的欧洲

第 3 章 北欧人、凯尔特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

第 4 章 法兰克/ 法兰西

第 5 章 中欧地区

第二部分 12 世纪的文艺复兴

第 6 章 主教叙任权之争

第 7 章 第一次十字军运动

第 8 章 知识界

第 9 章 12 世纪的文化创新:俗语文学与建筑

第10 章 政治势力及其环境(上)

第11 章 政治势力及其环境(下)

第三部分 13 世纪的欧洲

第12 章 社会结构

第13 章 教皇英诺森三世与第四次拉特兰会议

第14 章 学问

第15 章 北方诸王国

第16 章 波罗的海和中欧

第17 章 哥特世界

第18 章 南欧

第四部分 14 世纪早期的基督教世界

第19 章 饥荒与瘟疫

第20 章 政治与社会暴力

第21 章 危机中的教会

结语

致谢

附录

世系表

参考书目

推荐阅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