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深谋者.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427229
  • 作      者:
    黄晓阳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 畅销书作家重磅作品——@二号首长黄晓阳,《二号首长》后继写谋略版谍战悬疑传奇。

  ★ 五面间谍智闯十面埋伏——主角以世界情报shi上wei一一个五面间谍为原型,主角的故事堪称是一个五面间谍的续命之路,步步惊心。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又该如何应变,才能在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开创出颇具个性特点的一方天地呢?

  ★ 谍战舞台上的中国情报史:作者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上,演绎了更多情报细节,以自己的解读为历史的骨骼丰满出血肉。故事中随处可见的谋局、布局、设局、破局、套路、反套路……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各方势力逐一登场,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面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是敌我势力的反复较量,更是主角螺旋式成长的传奇。

  ★ 掌阅文学2018年开年重磅作品推荐。

  ★ 王跃文、小桥老树、肖仁福等名家盛赞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晓阳,畅销书作家,湖北大冶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职于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著有长篇小说《二号首长》《阳谋高手》《高手过招》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九一八”事变后,沪上暗杀活动四起,多方势力怀着各自的目的参与其中,上海滩一时间风云变幻;

  远东政局动荡,一个大时代下的博弈游戏初见端倪。胜负之下,是非之中,暗藏玄机;

  与此同时,苏航的党内单线联系人身份暴露,并在围捕战斗中受伤自杀,苏航也因此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刚逃过帮派追杀,又陷身份危机,且看第二季中五重伪装者如何谋略升级!


展开
精彩书评

 黄晓阳利用五年的时间将十余年构思精心打磨,最终完成了《深谋者》。这本小说继承了黄晓阳谋略小说的一贯风格,对精微细节的高超处理,对权谋之道的绝妙解读,无不令读者击节叹赏。除此之外,黄晓阳还赋予故事内涵以人生哲理,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拘泥于谋略故事本身,而这正是《深谋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凤凰网文化频道


《深谋者》zui da的特点是在谍战背景下对人物谋略的深层解读,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命运都与其谋略选择息息相关。

——新华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惊天大案


  1


  朱衡一被吴品三安排的几个行动股成员拖着远离了会场,扔在大街上。朱衡一显然不甘心,立即翻了个身,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又要往会场冲去。

  那几个行动股成员扔了他,便准备离开,还要去赶苏航的开业宴呢,哪能在这里耗时间?可他们并没有走远,防着朱衡一再回去捣乱。见朱衡一真的想再冲回去,这几个人便恼了。其中一个行动股成员立即冲上去,对准朱衡一就是一脚。朱衡一还没有完全站稳,也无法躲避,被踢了个正着,身体失去重心,又一次倒在地上。这个行动股成员还不满意,又扑过去,对朱衡一拳打脚踢。

  袁正华恰好经过这里,见状大喝,你们干什么!大白天的,还有王法吗?!

  另一个行动股成员没料到会冒出个管闲事的,当即冲到袁正华面前,质问,你想干什么!

  朱衡一见有人替自己出头,便大喊,他们是特务,特务打人啊!

  在上海,或者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两种人最令市民们痛恨,一种是帮会成员,一种是特务。帮会成员之所以令人痛恨,是因为帮会是一个另类世界,他们内部有自己的规矩秩序,但对于社会的规矩秩序却可以无视。这种无视,使他们拥有一种极其特殊的权力。特务之所以令人痛恨,是因为他们凌驾于规矩秩序之上,成为特权阶层。

  人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如果受到规矩秩序的约束,就会更加文明,更讲究修养。相反,若是没有了规矩秩序的观念,人性中的恶,便会极大地膨胀,甚至完全失去善良。帮会成员和特务这两个阶层,便是人性向丑恶转化的典型,在这类人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兽性。

  一般情形下,若是遇到这类人,上海市民往往会同仇敌忾。这也是朱衡一在情急之中,喊出他们是特务的原因,自然也是周娅蒙以及后来吕子矜得知苏航加入了特务组织,立即对他恨之入骨的原因。

  朱衡一喊出这帮人的特务身份,自然是为了自保。那几个人,见朱衡一喊明了他们的身份,也担心引起众怒,手脚便不再凶狠。

  不再凶狠,并不等于这些人就怕了几个市民,双方的对峙,仍然在持续,只是行动股成员已经有所顾忌,因此并没有立即对袁正华出手。袁正华也深知这一点,立即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袁正华说,我是《新闻晨报》的记者,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大白天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人?!

  那几个行动股成员自然不敢亮明身份,听到袁正华是记者,也担心事情闹到报上,给自己惹下麻烦。其中一个便说,我们是保安,我们单位开业时,他跑去闹事。

  袁正华知道对方忌惮记者的身份,胆气更足了,说,不管你们是什么人,你们都没有权力随便打人。

  那几个行动股成员见袁正华准备管这闲事,不想再纠缠,指着朱衡一说,你再敢回去,看我们不整死你!说过之后,转身走了。

  朱衡一爬起来,还想再回去,却被袁正华一把拉住说,衡一兄,算了,这些人是特务,你惹不起的。

  朱衡一一愣,问道,你认识我?

  袁正华说,我们是同行,见面的机会不少。我记得你,你可能不记得我了。

  朱衡一认真地看着袁正华,确实有些面善,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袁正华说,你忘了?海棠村挖出那些尸体的时候,我们都在现场。还有几次,我们也见过面,只是没有说过话。

  朱衡一说,有印象。不知怎样称呼?

  袁正华说,我叫袁正华,是《新闻晨报》的记者。

  朱衡一虽然不认识袁正华,但这个名字,常常在报纸上看到,知道他是《新闻晨报》的名记者之一,当即说,原来是正华兄,谢谢你救了我。

  袁正华说,刚才我也在记者俱乐部开业现场。所有的事,我都看到了,见那几个特务把衡一兄拖出来,担心衡一兄会吃亏,所以我就跟过来了。

  朱衡一说,原来正华兄是专门来救我的,实在是太感谢了。

  袁正华向前看了看,那里有一间小餐馆。他说,要不我们去喝几杯,给衡一兄压压惊?

  朱衡一立即说,也好,我请客,答谢正华兄。

  我提议的,当然是我请客。袁正华拉了朱衡一,说,我早就知道衡一兄大名,今日有幸相见,理当我请客。衡一兄就不要和我客气了。

  两人走进那家小餐馆,叫了几样小菜,开始喝酒。

  需要特别交代的是,袁正华是一名地下党员,出席记者俱乐部开业仪式时,见朱衡一不顾自身安全,大闹会场,觉得此人一身正气,不畏强权,很对自己的脾气,同时又担心他的安全,所以就悄悄跟了过来。

  既然是对脾气的人,又是同行,袁正华有心结交他,才会主动提出一起喝酒。

  一杯酒下肚,袁正华问,我知道,衡一兄以前和苏航一起办《集纳新闻》,给我的印象是,你们是好朋友,可现在怎么翻脸了?

  提起苏航,朱衡一是一肚子的气,说,快别提这个人,提起来我就是一把火!

  袁正华说,以前你们那么好,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反目成仇吧?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误会?朱衡一说,误会才怪!以前是我眼瞎,没有看清这个人。

  接下来,朱衡一将苏航怎样利用自己办《集纳新闻》,引起社会局的关注,又怎样假借醉酒大闹社会局,以此接近吴品三的事说了。

  袁正华说,他用这样的方式接近吴大嘴?犯得着绕这么大个弯吗?

  朱衡一说,有些事,你不了解。他的父亲是吴大嘴的恩师,他清楚吴大嘴的身份,但吴大嘴不清楚他的身份。他去大闹社会局,吴大嘴自然要调查他,这一查,就查出了他是故人之子。

  袁正华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说,没想到,他的心机这么深啊!

  何止!朱衡一说,他去接近吴大嘴,是准备了大礼的。

  大礼?袁正华问,什么大礼?

  朱衡一又将海棠村案以及断指人案说了,然后说,这两份礼大不大?他把这两份大礼送给吴大嘴,吴大嘴立即就把他招进了湖北帮。

  等一等,袁正华说,苏航大闹社会局,在海棠村事件之前,还是之后?

  朱衡一想了想,说,好像差不多同时吧。也许,他是先闹社会局,接着才发生了海棠村事件。

  袁正华再问,你说接着发生了海棠村事件,是指那些尸体被挖出来的时间?

  朱衡一摇了摇头,说,那倒不是。那些尸体被挖出来时,他已经在社会局的地下室里蹲好多天了。

  袁正华说,如果是这样,那逻辑有点对不上啊!

  朱衡一说,怎么对不上?

  袁正华说,若按你这样说,海棠村那些人被杀,是他被关进社会局之后的事,他自己被关在社会局里,怎么可能知道海棠村事件?又怎么向吴大嘴送上大礼?

  朱衡一也认为袁正华的分析有理。但他又觉得苏航的行为无法解释,尤其那些传言无法解释。他说,总之,这个人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了。就算正华兄的分析有道理,可他毕竟是进社会局当了特务。他如果真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人,为什么要去当特务?这怎么解释?

  袁正华不得不承认,说,这一点,确实令人生疑。

  不是这一点,朱衡一说,他的身上,让人怀疑的事多了。现在又闹出这个什么记者俱乐部,你说,这个俱乐部,不就是吴大嘴的特务窝点吗?

  袁正华承认说,吴大嘴那么重视,亲自出席,确实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衡一端起酒杯,举在袁正华面前,说,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人了,我们喝酒。

  袁正华说,对,喝酒。现在这个社会,看不透的事、看不透的人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从此以后,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时常约在一起喝酒。


  带走游再春的那两个人来自南京财政部,他们把游再春带到下榻的宾馆,然后进行问话。

  场面有些尴尬,游再春坐在那里,竟然连一杯水都没有。

  房间里早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见到游再春,仅仅指了指面前的沙发,什么话都没说。游再春坐下来,也不说话,脸色非常难看。

  官员指了指带游再春来的两个人,说,他们向你表明身份了吧?

  游再春点了点头,说,他们说是财政部特别调查组的。

  官员说,是,财政部组建了一个特别调查组,三天前来到上海。

  游再春问,特别调查组?调查什么?

  官员说,这次长江爆发特大洪灾,八省二市受灾严重,全国各地的商会行会都组织了赈灾募捐活动。

  游再春说,是的,上海社会局由我分管这项工作。上海募捐到的善款,在全国是领先的。

  官员说,我们注意到社会局上报的数字。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据我们调查摸底,社会局上报的数字,和实际用在赈灾方面的款项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差距。

  游再春说,存在差距是正常的吧。毕竟有些费用是必要支出,比如说准备赈灾晚宴。还有,这么大的赈灾活动,需要人组织。这些组织者也要吃饭,不可能义务做事,需要给他们发工资。

  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运营费用,这个我们了解,也理解。官员说,问题是,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们就不得不怀疑。

  差距太大?游再春心里在翻江倒海,表面上还是非常平静,问,多大?

  官员说,据我们调查和掌握的情况,目前,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赈灾款用到了灾区。

  游再春显得非常吃惊,说,不到百分之二十?不可能这么低吧?

  官员说,所以,财政部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才组织了这个特别调查组。

  游再春其实已经心惊肉跳,他心里很清楚,这件案子一旦翻了盘,就是惊天大案,那是会有很多人头落地的。他一方面在想,这件事,是谁捅上去的?是不是有人在坑自己?另一方面又在想,能不能有办法过关?一定要找人,但是,找谁呢?表面上他还得硬撑着,说,会不会有些物资的分配或者款项的使用,财政部并没有掌握?

  官员说,有这种可能。

  游再春说,还有一种可能。据我所知,这些赈灾款是不会直接发往灾区的,所有募捐到的钱都将用来购买赈灾物资,然后分期分批发放给灾区。这就可能出现一种情况,比如说,物资已经买下了,但还没有发往灾区,或者还有些资金,仍然留在商会或者行会,暂时还没有使用。

  官员说,这种可能,同样是存在的。

  游再春说,赈灾这件事,非常复杂。大家完全是出于一颗爱心,一腔热情地在那里义务做事。上面如果怀疑这里面有问题,一定要慎重,否则,有可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官员说,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据我们了解,上海存在这种情况,并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募捐款的使用率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游再春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啊,这笔陈年旧账如果翻出来,那可就出大麻烦了。他装出非常吃惊的样子,问,有这样的事?

  官员问,我们想知道,你们社会局,对这些赈灾款的去向是否了解?比如说,总数是多少?使用情况如何?

  游再春说,一般来说,我们会做一些了解,但并不是硬性的。这些商会行会举办这类活动,我们不仅支持,而且会主动找他们,希望他们多关心国家的困难,多做这类善事。但更为细致具体的内容,我们人手有限,所以几乎很少过问,仅仅只是看一看他们交上来的报表。

  官员说,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情况,你并不掌握,是这样吗?

  是的。游再春说,这是我工作的失察,我没想到,会在这方面出问题。

  官员说,出没出问题,或者问题有多大,我们需要深入调查之后,才能下结论。现在,我们想知道一件事,作为负责此事的官员,据你了解,社会局有没有行政人员从中得到了好处,甚至是直接参与了此事。

  游再春说,这不可能。

  官员说,你不要急着回答我,我只是就事论事。毕竟,案件还只是开始调查阶段,财政部的意见是,如果有官员参与,只要退赔,可以不予追究。如果此时不说,等调查结果出来,显示行政人员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那将会严加处理。

  游再春问,财政部是不是怀疑有行政人员参与此事?

  官员说,怀疑并不能代表事实。既然游局长是主管此事的官员,我们希望你向所有行政人员打个招呼,若涉及此案,就应该主动说出来,争取从轻处理。

  等等,游再春说,你们是不是怀疑我也参与了此案?

  官员说,我们现在不怀疑任何人,同时也怀疑任何人。但怀疑并不等于事实,最终是需要事实说话的。

  游再春说,我怎么感觉,你们把我当成了嫌疑犯?我只是社会局的分管领导,跟这些商会行会并没有更深的关系。

  官员说,你有情绪,我能理解。但这件案子,毕竟是财政部立案的,特别调查组只是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游再春说,请放心,我一定会配合财政部的调查。

  那就好。官员说,我们希望,社会局其他负责这项工作的人,也能是这样的态度。


  下午,汪峰仁没有去参加记者俱乐部的开业仪式,下班后,直接回了自己的别院。汪峰仁还有另外一家室,是他地位很低时建立的,夫妻感情一般。相反,赵小丽既年轻又漂亮,汪峰仁自然是全副身心地投入。不过,赵小丽希望汪峰仁给自己一条出路,尽快结束这种外室的日子,汪峰仁却有点不知如何应对。

  汪峰仁的妻子很彪悍,他知道,如果向妻子提起此事,可能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赵小丽的这个要求,他只能一再敷衍。

  赵小丽将饭菜端上桌,叫汪峰仁吃饭。汪峰仁走过去,看一眼桌上的菜,心中顿时冒出一把火,说,怎么又是老三样?市场上那么多菜,你不能换一换吗?

  赵小丽这几天心里也憋屈。以前心里不爽的时候,常常和姐妹们来一个小聚会,喝点小酒,闹一闹,就过去了。自从杨希娟去了南京,失去了一个领头人,这种聚会也少了。前几天和汪峰仁争吵了几句,到现在这口气还没有顺过来。她说,换别的菜,我不会做。叫你请个保姆,你又说没钱。

  汪峰仁是那种很小气的男人,让他花钱,那和要他的命差不多。特别是现在需要养两个家,开销一下子增加了不少,能省的方面,他就更加省了。他说,房子就这么大,你一个人在家又没什么事,请什么保姆?不是花冤枉钱吗?

  赵小丽也不想和他闹得太不愉快。毕竟,这个男人对自己还是一心一意的,比游再春那个老滑头实诚多了。赵小丽不想因为这些小事,搞得三天大吵两天小吵,便说,那我明天买点别的菜试试,不好吃你可别嫌。

  酒呢?汪峰仁自然不想争吵,自己回到这里,是来过舒服日子的,谁愿意找不痛快?

  赵小丽从一旁柜子里拿出酒,放在桌上。汪峰仁拿过酒瓶,坐下来,往杯子里倒满酒,喝了一口。

  这些天,你们几个姐妹怎么没有聚会了?汪峰仁问。

  赵小丽说,以前是因为杨希娟,她老公在南京,她一个人在上海,每天找我们陪她。她这一走,其他人个个都有一堆烦心事,谁还有兴趣?

  汪峰仁说,那个宋曼卿呢?她最近在忙些什么?

  汪峰仁曾要求赵小丽盯着宋曼卿,因为他怀疑李时君宋曼卿夫妇和共产党还有联系。赵小丽当时便一口回绝了他。现在,汪峰仁又一次提起,赵小丽就刺激他,说,你是不是打着曼卿的主意?

  说什么呢。汪峰仁说,我只打你的主意,我还打谁的主意?

  赵小丽说,我只有这几个好朋友,我不想做对不起朋友的事。这件事,今后你不要再问我。

  汪峰仁说,今天你怎么了?好像吃了枪药一样。

  赵小丽说,知道就好,最好别惹我。

  门铃声在此时响起来,赵小丽坐在那里吃饭,没动。

  汪峰仁说,去看看,谁来了?

  赵小丽说,除了他,还能是谁!

  汪峰仁说,你怎么变得连他都反感了?

  赵小丽很想说,你是猪啊!你难道没看出来,他表面上把我送给了你,暗地里,其实一有机会就往这里跑。你如果是个男人,这种事,不应该忍吧。可这种话,她绝对不能说,说出的,却是另一番话。她说,我现在是你的人,又不是他的人,当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你希望我还对他好?或者还仍然和他上床?

  越说越难听了。汪峰仁说罢站起来,过去打开门,果然是游再春。

  游再春的情绪不是太好,脸色很难看,甚至看都不看汪峰仁,迈开步子,直接跨了进来。

  汪峰仁说,游局,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快请进。话还没说完,见游再春自己进来了,便说,快,快请坐。

  游再春一言不发,直接走到桌前,见上面摆着一杯酒,也不顾是不是汪峰仁喝过的,端起来,一饮而尽。

  汪峰仁对赵小丽说,快,去给游局拿碗筷来。

  赵小丽起身进入后面的厨房。汪峰仁已经感觉到游再春的表情有异,走到他身边,坐下来,问,出了什么事?

  游再春拿过酒瓶,自己倒了一杯喝,随后将酒杯放下,说,财政部派了个特别调查组下来。

  特别调查组?汪峰仁有些吃惊,问,查什么?

  游再春说,我们搞慈善捐款的事,不知谁捅到南京去了。

  吃饱了撑的吧?这事他们也管?这件事,游再春是今年才让汪峰仁接手的,对于其中很多名堂,汪峰仁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汪峰仁有些不以为然,说了这么一番话。

  游再春却说,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赵小丽端着碗出来,摆在游再春面前。汪峰仁说,游局来了,就这么点菜怎么行?你去看看,能不能再弄点什么上来,炒个鸡蛋也好。有花生米有咸菜的话,也搞点来。

  赵小丽一言未发,转身再次进入厨房。

  汪峰仁转向游再春,问,您刚才说不简单?很严重吗?

  游再春说,这件事,你是今年才接手的,你应该知道,每年总能募捐到一两千万元善款,用在慈善上面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

  汪峰仁暗暗吃了一惊,说,这岂不是说,这件案子的案值有上千万元?

  游再春说,何止?你知道的只是今年的情况,这事已经搞了四五年了。

  汪峰仁的嘴一下子张大了。他迅速算了一笔账:每年搞两到三场,一场下来,就有几百上千万元,一年总有两千万元上下。所以,他说,四五年时间,岂不是上亿元了?这句话由他口里说出来,声音已经有些变了。

  游再春说,是啊,惊天大案。

  听了这话,汪峰仁吓坏了,整个脸就变了,再说话的时候,声音有些发抖。他说,那会不会……他想多说点,可是,似乎身上没一点力气了,就是这么几个字,也是发着抖说出来的。

  游再春倒是非常平静,说,你想问什么,直接问吧。

  汪峰仁暗暗做了几次深呼吸,又想,自己毕竟只是今年才接手这件事,就算是大案,自己受到的牵连,不可能太大吧。于是,他的情绪稍稍稳定,说,我是说,财政部在这时候抓这样一件大案,不是憋着什么坏吧?

  游再春说,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我必须去一趟南京。

  经过最初的惊骇,现在,汪峰仁平静了许多,他马上联想到,这件事既然搞了四五年,以前一直没事,现在却被上峰追查,这里面似乎有什么问题,他问,这件事,会不会跟吴大嘴有关?

  吴大嘴?游再春盯着汪峰仁,问,你为什么想到吴大嘴?

  汪峰仁说,这个事,已经搞了好几年,一直没问题,怎么他一来就出事?而且,我们最近一连搞了几次事,都是针对他的,他会不会已经知道了?

  游再春说,是啊,确实很可疑。现在,我们只能两条腿走路。

  两条腿走路?汪峰仁问,怎么走?

  游再春说,赈灾款的事,不管是不是吴大嘴闹出来的,我们和吴大嘴之间,都有可能没有退路了。所以,对付吴大嘴,我们还得加把劲儿。

  汪峰仁说,蒋百里的事,他是不是怀疑我们了?

  他又不蠢,游再春说,杨正熊把郑家臣往南京一送,明显有撇清自己的意思。现在又闹出个蒋百里事件,他不怀疑是不可能的。

  汪峰仁说,这件事,真的就这样被他化解了?

  游再春说,是他策划的还是赶了巧,我也说不准。如果真是他策划的,我还真有些佩服他。四两拨千斤,确实是高招。听说蒋主席看到这篇文章,连说了两个好。

  汪峰仁问,周天罡那边,能搞出什么动作吗?

  周天罡那边不能抱太大指望,游再春说,一来,这个人十分滑头,和政府官员明刀明枪地干,他没这个胆;二来,他和吴大嘴其实是有些渊源的,要他和吴大嘴翻脸,这么点小事,起不了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惊天大案

第二章     绝命追杀

第三章     致命绝招

第四章     第二战场

第五章     紧急情报

第六章     情变祸生

第七章     龙虎暗斗

第八章     日僧事件

第九章     战地采访

第十章     命悬一线

第十一章   失去组织

第十二章   民族英雄

第十三章   沦陷生活

第十四章   杀机再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