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人的活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546460
  • 作      者:
    徐静波著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2015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了徐静波的《静观日本》。这本书一年的时间加印5次,并被引进香港。徐静波在香港版的《静观日本》(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上写了一个序言,*后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中国如今也实行了改革开放,努力向世界学习,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可以表扬美国,可以欣赏欧洲,甚至可以赞美非洲,但是我们不敢喊出‘向日本学习’,因为我们放不下心中的那份怨恨,也放不下那份大国的架子,内心还没有我们自己说得那么强大。在亚洲各国中,将西方的文化融入东方文明做得*为成功的一个国家,是日本,它不仅保留了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科技与文化。我们与其舍近求远,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去研究这个讨厌的邻居。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周恩来甚至邓小平都曾这样努力过。我一直主张,对于日本,应少一点批判,多一点研究,把日本实行改革开放和固守传统的经验与教训,把日本发展社会与经济的做法搬回中国,摊在我们的桌子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加快我们的发展步伐。”


展开
作者简介

  徐静波,亚洲通讯社社长。创办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从1997年开始,连续20年采访了“中国两会”和中国共产党党代会,曾采访过中日两国多位领导人。是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的时政评论员,中日问题专家。从2012年起,连续3年获新浪网、凤凰网十大博客博主荣誉。著有中文著作《静观日本》,日文著作《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的中国》等,译有《一胜九败》《不死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日本生活与旅行,无论是欣赏和服、品味茶道,还是追逐艺伎、漫步古街,甚至看到离开旅馆后依然远远挥手相送的人们和用双手把零钱放到我们手心的店家老太,无不感受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美丽与温暖。我们也曾经有过,只是我们丢失的太多。从《日本人的活法》中捡回我们曾经丢失的东西,抱着一种探求真实的心态去冷静地观察这个曾经侵略过我们,却又保留了我们诸多文化传统的国家,寻找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展开
精彩书摘

  日本人为什么不喜欢网购
  孙正义领导的日本软银集团出售阿里巴巴股权,一时成了中国社会的一大话题。有几位网友向我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日本人不热衷于网购?二是日本为什么没有阿里巴巴这样的超级企业?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关注两个数据:第一,阿里巴巴的年销售额占到了中国零售总额的16%,这么高的比例,在任何国家里面都不可能有。也就是说,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它不仅是中国网购的领头企业,也是垄断性企业。
  还有一个数据,是日本政府公布的。在2015年,日本家庭中有过网购经历的比例只有27%。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本人,这一年当中没有一次网购的记录。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网购?几位网友把理由归纳成五点:第一,网上的东西便宜,有的比实体店要便宜一半。第二,网上的商品丰富,要啥有啥。第三,便利,电脑手机上直接下单,不用去商店,东西就会直接送到家。第四,网购有一种游戏的感觉,容易让人上瘾。光棍节那天,你不上网去抢购点东西,总感觉到自己很落伍。第五,中国西部和农村地区,商业不发达,商品稀缺,这些群体成了最大的网购人群。
  根据网友们的这一说法,这五个原因促使中国网购产业的迅猛发展。我想想这也有道理,我去年在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名为《静观日本》的书,新华书店的售价是39.8元,淘宝上最便宜的居然是28元,这么巨大的差价,一定会让许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网购。
  网购解决了一大批人购物的需求,成为中国近10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但是,网购也给中国传统的商业企业带来了冲击。一些百货公司、超市、购物中心、电器商店的销售额急剧下降,一些小商店也不得不关门。网购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习惯,据说上海人现在从来不去南京路,一般跟朋友吃饭才上街,平时就窝在家里,或者开车去郊外,要买东西的话,就盯着电脑下单。这一说法,是不是真实?有待考证。
  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日本人为何不热衷于网购?他们买东西都去哪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现象,当北京的百货公司苦苦挣扎时,东京百货公司的日子却很好过,每月的营业额都在增加,而且靠的还不是店铺出租。当你走进百货公司,会发现店里是人山人海。
  日本百货店精细化和人性化的购物环境,是吸引日本人爱逛百货公司的一大原因。如果大家到过东京银座的话,一定会对银座的商业环境印象深刻。无论是三越百货公司,还是松坂百货公司,当你走进这些有二三百年历史的老店,会发现从服务员的态度到商品的摆设,从灯光的设计到通道宽度的设定,都非常人性化;各个楼层还有供顾客休息的沙发,即使有许多人,也没有大声说话的噪音,它不会让你烦躁不安,而是可以享受一种购物的快乐。
  良好的购物环境是许多日本人不爱网购、喜欢逛街的一大原因。其次是日本商店的体验式服务,譬如电器商店,像东京的必酷、淀桥电气,他们的规模都与中国的苏宁、国美相当。你走进这些电器店,贵重的商品都可以摸,可以随便试用,比如摄像机、照相机、电脑等,你想怎么试用都行。
  有朋友问我,徐先生,你感觉到压力很大的时候或者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喜欢去哪里疏解?我说,我喜欢去逛电器商店。日本每个月推出的最新的电器产品在那里都有,供人试用。同时,电器商店里还有最高级的影院音响系统,可以坐在那里静静地享受美妙的音乐,当然还有十几把高级的按摩椅,你可以躺在上面,免费享受30分钟的按摩。
  我看到过一条网络消息,说中国的消费者也逛电器商店,但大多数人是看实物看价格,然后再跑回家去网购。因为网店的价格要比实体店的价格便宜。这样一来,就变成了苏宁替阿里巴巴打工,苏宁成了阿里巴巴的商品展示中心。
  但是在日本,绝大多数的商品,网上的价格和实体店的价格是一样的,网购除了便利,没有价格的优势。这也是导致日本人很少网购的一大原因。
  那为什么网店的价格不能比实体店便宜呢?因为日本的《商业法》中,有一条公平竞争的原则,而公平竞争的核心就是价格竞争。如果你在同一款商品中通过低价来大量倾销,那就会被同行指责为“不正当竞争”,就会被告上法庭,而且弄不好还会被开除出行业协会,在商业圈子里没法混了。
  也有朋友说,日本网购不发达,主要原因是物流业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观念,日本的物流业应该是全世界最发达的。深更半夜,我在网上订购一本书,一般情况下第二天就可以送到。同时,日本的物流,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寄送。譬如过端午节,远在农村的老妈妈记挂在北京工作的儿子,于是包了粽子,烧好老母鸡,再炖上几条鱼,可以叫送货公司冷藏保鲜送到北京,一般一天时间就可以送到。像在北海道,如果要送一只帝王蟹到冲绳,2500公里相当于从吉林到海南的距离,最多两天就可以送到,运费也就100元人民币。所以,物流不是影响日本人网购的因素。
  我觉得,真正影响日本人不爱网购的原因,除了上述几个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两点,那就是居民区商业配套设施的完备,还有日本人对于物质欲望的不强烈。
  东京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有严格的城市发展规划。也就是说,商业区、商务区和生活区是严格区分的。譬如东京在东西南北有四大商业区:银座、新宿、涉谷和池袋。商业区里集中了日本著名的百货公司,也集中了世界所有的名牌商品的专卖店,当然还集中了所有天下美食店,大到各国料理,小到拉面店。如果你告诉朋友,你住在银座,估计有90%的人会认为你的神经一定出现了问题,因为商业区没有生活的环境。
  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生活环境需要哪些要素呢?第一需要有超市,第二需要有理发店美容院,第三需要有从托儿所到中学的教育设施,还需要有各类医院、洗衣店、花店、面包房,还有亲戚朋友聚会的居酒屋。而这么完善的生活要素,在银座这样的商业区里是无法拥有的。你在生活区里,可以买到绝大多数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老太太靠开一家卖香烟的店,也能活下去。
  同样,东京还有一个商务区,譬如像皇宫周边地区、大手町、日本桥等,集中了所有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企业总部,这个商务区除了有众多的餐饮店和宾馆酒店、医院相配套之外,其他的生活要素就显得多余。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每天有600万人一早从东京的郊区坐轻轨、地铁到市中心来上班,下班时候再坐地铁、轻轨回家,避免了市中心的拥挤。但是我们也发现,许多公司白领在回家之前,都会在商业区里逗留一下,逛街或者与朋友们吃饭。为什么他们会在商业区里逗留?因为东京的所有商业区都是轻轨和地铁的交通枢纽。而大多数百货公司都建在地铁车站的顶上,甚至与车站合为一体。车站既是交通中心,也是商业中心,甚至还是娱乐中心。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